王雅波
摘要:現階段,我國水利工程項目的數量越來越多,為了保證水利工程堤防建設質量,使水利工程充分發揮作用,必須對堤防的防滲施工技術進行合理利用,確保水利工程后期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與穩定性。相關工作人員對水利工程堤防的防滲技術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應根據水利工程堤防的具體 施工需求,對防滲施工技術進行科學選擇。
關鍵詞:水利工程;堤防滲漏;防滲技術
不同類型水利工程的使用功能是不同的,主要有防洪抗旱、節水灌溉、水力發電等功能,但是無論哪種水利工程,其建設的流程都基本相似,并且也會在一定的使用周期內發生滲漏問題。滲漏不僅會降低水利工程自身的使用質量,還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應不斷加強對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技術的研究,切實做好堤防工程防滲施工,提高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質量。
1分析防滲施工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意義
水利工程的構建,不僅需要滿足穩定性的要求,更要具備相應的抗震 能力,而滲漏性問題也始終是學術界和實務界關注的重點。但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滲漏性的問題是避無可避的,并且發生的概率也相對較高,如果處理不夠及時,或者是處理的方式不夠妥當,那么,就會給水利工程的正常運行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造成嚴重的安全事故,降低工程項目建設 的質量。并且,造成水利工程滲漏問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不僅牽涉地 基自身的強度,同時,也與混凝土接縫的處置存在聯系,這就意味著施工人員要選擇不同的方法,執行防滲任務,以保證防滲指標符合工程的實際 需求。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需要在施工階段做好防滲設計和規劃。
2水利工程滲水原因分析
2.1施工方式不合理
水利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和高度系統化的工程,涉及的建設單位和專業領域相對較多。為保證工程進度,經常需要多個分項工程同步進行。由于不同分項工程的施工標準不同,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難以形成統一的規范和標準,相關施工階段的銜接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導致水利工程的防 滲能力不足。施工過程中如果不充分研究、分析地質和土壤條件,所選擇的防滲施工技術將無法適應實際情況;施工時未能嚴格按照規范和質量標準進行,都會造成滲漏問題,影響水利工程的安全穩定性。
2.2工程結構發生改變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如果不能控制現有施工材料的質量 和施工技術的水平,則會導致工程結構在施工過程中發生改變,例如,連接部位出現裂縫,將會造成大量滲水。在水利工程的運行過程中,維修保養不到位、不及時處理小裂縫等原因,也會造成水利工程內部結構的改變, 造成滲漏問題。
2.3防滲質量監督管理體制不完善
在水利工程堤防施工過程中,防滲施工質量監督體制并不完善,施工 管理方為了加快施工效率,會忽視一些隱蔽工程的監督和管理工作,沒有 根據具體的施工規范制定科學的施工監督管理體制。此外,施工管理團隊對施工內容的重視度不足,沒有設立專門的防滲質量監管小組對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效果進行管理。
3水利工程防滲施工技術
3.1高壓灌漿防滲施工技術
高壓灌漿防滲施工技術需要利用高壓灌漿設備的壓力沖積土層,直接將漿液注射到土層的內部,提高土層顆粒的融合性,土層內部顆粒凝結固 化后,達到防滲的作用。在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應用過程中,必須對灌 漿孔位置進行科學選擇,利用灌鉆孔機在水利施工的部位完成造孔作業。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在所造的孔內放人灌漿管,可以利用漿液壓力直接將噴頭噴射到土層內,確保漿液與土層能夠有效融合。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施工技術的操作過程比較簡單、方便,可以對漿液量進行科學控制。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施工地形對施工方式進行靈活調整,適應性較強,在目 前的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施工過程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但需要注意,在高壓噴射灌漿防水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比較高, 應保證施工人員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能夠充分掌握高壓噴射灌漿施工技術的操作規范,確保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施工質量。
3.2帷幕灌漿施工技術
帷幕灌漿技術的施工工序需要循環進行,將鉆孔、洗孔及灌漿等技術不間斷地應用于施工中。封孔是最后一道施工工序,其孔間的距離應保持在 1.5m 左右,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鉆孔的數量應≥ 120 個。鉆孔放樣是在整個帷幕灌漿技術實施之前進行的,需要結合相應的設計圖紙,按照設 計圖紙的要求對施工技術進行詳細分析,并對帷幕灌漿施工的邊線進行有效的測量,再利用鋼尺將灌漿孔的位置預留出來,測出對應鉆孔的高程。 在整個鉆孔施工過程中,選用的設備機械最常見的為回轉式鉆孔機,其作 業效率高,且不易損壞。在灌漿技術實施之前,按照設計的灌注孔位置及 相應的孔位進行灌漿,灌漿過程需要實時進行觀測,保證整個灌漿位置的 穩定,不能發生偏離。采用壓力水沖洗鉆孔沖,直到相應回水清澈穩定時 停止沖洗,沖洗壓力應結合具體工程適當選取,對整個鉆孔內的異物進行 有效的清洗。
3.3土壩壩體劈裂灌漿技術
這一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壩體自身的嚴密性和封閉性,在防滲施 工中所發揮的作用是尤為明顯的。在具體使用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首先應 對水利工程的地層進行探究,計算出壩體的應力,然后分析壩體應力分布的區域,整理調查結果,按照壩體自身的軸線,用灌漿的壓力完成布孔工作, 然后在孔內注人漿液,對出現漏洞或者是裂縫的部位進行填堵,這樣可以有效調節壩體應力的分布情況,確保應力分散的均勻和平衡,以此實現防滲的目的,加固水利工程的壩體。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施工人員在運用土壩壩體劈裂灌漿技術的過程中,要結合實際大體的基本條件,還要分析裂縫的情況。如果僅僅是水利工程的部分區域出現了裂縫,那么只需要針 對這一裂縫存在的部位應用相關技術即可。如果整個壩體的完工質量都有所欠缺,裂縫現象在多個區域都能被觀測到,那么施工人員就應當采用全線劈裂灌漿的方法,處理不同區域的問題,要按照計劃好的方向和路線, 劈裂壩體,然后再向其中注人適量的泥漿,形成防滲泥墻。
3.4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是當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用比較普遍的防滲施工技術類型。這種施工技術可以在滲水的地基中連續打孔,并利用泥漿對墻壁進行穩定,將混凝土灌注人孔內,形成墻形防滲建筑物,具有較強的防滲效果。一般情況下,在地基出現滲水問題的水工建筑物中對該防滲墻施工技術進行應用。例如閘壩出現滲水現象時,可以利用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提高大壩的整體穩定性與防滲性能。在實際施工時,為了保證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效果,需要利用分段的方式完成防滲墻建造工作,將混 凝土注人槽孔或者圓孔內,形成一個墻段,將大量的墻段進行連接,可以形成防滲墻。混凝土防滲墻的底部必須與閘壩進行連接,兩端需要與岸邊的防滲設施進行連接。將底部深人不透水的地層中,可以減少地基出現地下水滲透的情況,還可以提升地基的整體穩定性,確保水利工程安全穩定 運行。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利工程堤防滲漏現象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施工的重難點, 因此要加強重視,施工中選擇科學合理的防滲漏施工技術,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文章重點闡述了水利工程堤防防滲漏施工技術內容,并進行 了簡要的對比分析,希望能夠給同領域施工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理論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小聰.關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 .2018(5).
[2]艷董.關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滲技術的應用分析[J].水電水利 .2020.4(2).
[3]蘇鵬.朱培.淺析水利工程防滲處理施工技術的主要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 .2015(25):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