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要:在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下,我國的社會經濟制度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背景下,我國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也在不斷處于加速推進中, 這加速了城市大規模建筑的開發和建設。近年來在很我國很多一二線的城市擴建和發展中,大型建筑設施應用而生,同時建筑設計理念發生了重要轉變,對我國建筑公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給我國建筑企業的發展帶來了重大挑戰。應對新的建筑環境,建筑單位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競爭力,以更好地應對當下建筑市場的挑戰,并滿足當今人們對建筑質量的不同要求。筆者在本文中首先主要分析了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提出了讓人們關 注混凝土澆筑工作的發展,最后進行了總結,提出了不斷改進建筑本身的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水平。
關鍵詞:建筑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是現代建筑領域中最常用的材料類型,其施工質量與建筑產品 的使用安全性、結構穩固性、壽命耐久性密切相關?,F階段,隨著高層建筑、大規模建筑的日益增多,幾何尺寸在 1m 以上的大體積混凝土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施工實踐當中,并發展成為施工技術管理的重要著力點。在此背 景下,我們有必要對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展開探究 討論。
一、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基本概述
關于大體積混凝土,其指的是最小尺寸在1m 之上的混凝土結構。當前, 建筑工程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應用十分普遍。比如,工業廠房的建設、水利工程施工以及高層建筑等工程施工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都獲取了較好的運用效果 [1]。一般情況下,大體積混凝土的表面系數相對偏小,所 以在其周邊環境溫度發生改變時,混凝土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度差異會在 短時間迅速增大。此種狀況下,便會出現混凝土收縮與混凝土裂縫等情況, 十分不利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良好應用。基于此點,實際進行大體 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混凝土收縮預防、裂縫防治以及混 凝土養護管理等相關工作,如此才能收獲更加良好的混凝土澆筑效果,確保工程整體更為良好的施工質量。
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施工中應用的控制要點
在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開展建筑施工時,相關人員還需注重以下要點的實踐控制:
首先,應明確了解麻面、蜂窩、裂縫等大體積混凝土常見病害的產生 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例如,若混凝土的振搗時間過長,混凝土內部會發生離析現象,繼而導致水泥砂漿難以對碎石、鋼筋形成充分包裹 作用,引發麻面故障。所以,相關人員應在保證振搗充分的前提下,對振搗時間進行科學控制;其次,應制定出嚴格、明確的組織制度與責任制度, 為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的優質應用提供人因保障。例如,在某市中睿城10# 樓的混凝土承臺施工中,管理、施工、后勤、保衛等各方人員采取了晝夜輪換的排班制度,并堅持做到各負其責、嚴守崗位,保障了混凝土的連續、順利澆灌完成;最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所以相關人員必須要樹立起高度的安全施工意識,以免風險事故發生。例 如,在福建省建甌市閩芝中睿城 10# 樓的混凝土承臺施工中,諸如"混凝土振搗人員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防護,避免發生觸電事故"的安全施工要求被明確羅列在了施工制度中,并輔以周期性、及時性的安全教育機 制,為混凝土承臺的順利穩定建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的應用
1.澆筑技術的應用要點
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管理工作時,必須對混凝土材料有良好的掌握, 要預先做好混合材料成分和預制混合料的比例研究,以確保成品混凝土材 料的均勻性,在準備工作開展完后只需將材料直接運輸到指定的位置進行 施工,就可以節省更多的施工時間,從而達到縮短施工時間來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根據我國的總體情況建立混凝土施工標準,監測混凝土的初始 凝固過程并適當添加添加劑能更好地改善混凝土總材料的性能?;炷敛牧纤木o湊程度可以更好地滿足現場的建筑規范和標準以此來優化建筑整體的質量。調整管理水平,在固化完成之前,應及時進行抹壓和澆注施工, 以免質量有問題。保持連續運營和建設,避免安全事故并制定比較方案完 整合理的澆筑混凝土施工方案,分析并綜合考慮影響澆筑施工的各種因素,在完成澆筑施工任務之后,施工人員還需合理安排工作工作人員檢查了澆筑面的狀況,并及時記錄了內部和外部之間的溫差,以確保施施工質量。
2.優化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合理控制拆模時間
澆筑是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應用的關鍵環節,澆筑施工人員需要在澆筑過程中合理使用分層澆筑的方法,由底部不斷向上進行澆筑,在混凝 土澆筑到一定高度時移動設備,開始其他部分的澆筑。建筑施工過程中應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還需要關注的就是拆模環節,施工人員需要提 前全面監控混凝土溫度變化情況,并在決定拆模前對混凝土溫度進行有效的測量。一般情況下,在混凝土拆模過程中需要確?;炷羶韧鉁夭畈怀^ 25℃。在拆模施工之前,相關技術人員需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有效縮小混凝土的內外溫差,以確保拆模質量,加快整個拆模的速度。
3.混凝土拌合的技術工藝
在原材料準備與配合比設計全部完成后,即可將原料運輸至拌合站處 進行攪拌加工。正式開展攪拌加工之前,相關人員務必堅持"先檢驗,后進站"的工作程序要求,按照設計方案、工程標準等嚴格檢驗骨料、水泥、 外加劑等各類原材料的性能質量。在此過程中,若發現水泥無復試報告、 砂石表面有明顯泥土、砂石骨料風化嚴重、外加劑減水率不達標等情況, 應不予進場并及時上報,以確保為后續澆筑施工的成果質量把好"材料關"。確認原材料無誤進站后,可按照相關規程進行原料的攪拌處理。此時,相關人員應意識到大體積混凝土與常規混凝土的不同之處,并對攪拌時間、 攪拌量等進行適宜性控制。例如,在某市睿城 10# 樓的混凝土承臺施工中, 施工人員考慮到大體積混凝土單方水泥用量較少、外加劑用量較多等特點, 對攪拌時間進行了延長,具體時間在 2~3min 左右。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保障了混凝土拌合的充分性與均勻性,為承臺強度符合設計預期夯實了 材料基礎。
4.完善后期養護措施
加強大體積混凝土的后期維護工作是保證建筑物的結構穩定性的必要組成部分。建筑工人在對建筑物進行維修養護過程中,首先要尋找的是混凝土的外部溫度條件,維護人員必須每天測量混凝土的溫度并科學有效地控制溫度,避免混凝土表面和內部溫差太大而引起結構變形。例如,建筑工人采用定期澆水的方式、加冰以及掩蓋的方式等等,從而提高混凝土外部溫度環境的優化過程,確保混凝土澆筑過程對環境的把控。
結束語:綜上所述,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對該項技術的運用能夠加強建筑工程整體施工強度, 確保工程更加良好的安全性。然而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技術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一定不足,這是需要我們予以高度關注的問題。建筑工程混凝土澆筑 施工過程中,應確保各項操作的規范性,并做好相應的養護管理工作,采取相應的混凝土收縮和裂縫預防措施,如此才能保證工程良好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蘇志彪.關于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研究[J]. 綠色環保建材,2020(10):123-124.
[2]王開國.大體積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的應用分析[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20(17):205-207.
[3]黃建忠,羅秉乾,張健.大體積混凝土在建筑工程運用中施工質量風險控制技術[J]. 磚瓦,2020(0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