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南通一名城管協管員,將一名擺攤老人從車尾部拎起摔在地上,引發輿論譴責。即便是對方長期占道經營屢勸不止,協管員也不能如此粗暴對待一名羸弱的老人。作風如此粗蠻,影響惡劣,為法不容。南通警方隨后發布通報稱,對違法行為人吳某行政拘留15日并處罰款1000元。
近年來,城管執法隊伍逐步專業化和規范化,文明執法正在逐漸確立。這次出現拎摔老人的粗暴管理現象,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即施暴者又是協管員。這類臨時聘用人員行為失范時有發生,暴露了基層治理中“協管”之困仍然有待破題。
基層治理事務繁雜、人手緊缺,需要臨時聘用大量人員從事技術要求不高,但需與居民面對面的輔助性工作。這些崗位往往入職門檻較低、工資待遇較低、能力要求較低、職業認同較低,與基層治理日益提升的高要求不匹配。
此外,“協管”越來越多,也折射出基層治理中服務外包的泛濫。有部分地方存在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名義,簡單地將治理事務外包,出現矛盾就“甩鍋”的現象。
協管員暴力對待老人,最終恐怕不能簡單歸因于個人情緒管理差、素質低,也不能簡單開除一了百了?;鶎硬块T需要正視臨時聘用人員管理不規范問題,一方面要開展針對性培訓,提升臨時聘用人員的履職能力,保障待遇,管好用好臨時聘用人員;另一方面要暢通監督渠道,讓群眾有更多監督權、參與權。比如,江蘇省有的城市就專門出臺了城管執法隊伍“六大規范”,從隊伍建設、教育培訓、自由裁量、心理干預等方面提出了執法的要求?;鶎又卫淼摹皡f管”困境,最終還要靠制度化、法治化來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