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勤 周學才 杜鵬舉 劉杰
(長江大學附屬仙桃市第一人民醫院 1.腎病內科;2.心血管內科,湖北 仙桃 433000)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發癥,是導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DN的特征是:腎小球硬化、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增多、間質纖維化[1-2],ECM和上皮細胞-間充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與腎間質纖維化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3]。轉化生長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是促纖維化因子,TGF-β1可以誘導DN的ECM沉積和腎小管上皮細胞的EMT發生[4]。Smad是TGF-β1下游基因,抑制TGF-β1/Smad信號通路可以抑制EMT和腎間質纖維化[5]。Runt相關轉錄因子3(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屬于矮結構域家族,在腎細胞癌中RUNX3可以靶向miR-6780a-5p /E-cadherin /EMT信號轉導軸,抑制腎癌細胞的遷移和侵襲[6]。目前關于DN中TGF-β/Smad/RUNX3通路發揮作用的報道較少,本研究通過觀察在DN大鼠中TGF-β、Smad、RUNX3表達變化,探究TGF-β/Smad/RUNX3通路在DN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EMT中的作用。
1.1 實驗動物 選取6周齡SPF級Wistar雄性健康大鼠45只,體重120 g左右,由本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本實驗對大鼠的處理符合動物倫理要求,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主要試劑及儀器 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D)(貨號:53179-13-8)購自上海邁瑞爾化學技術有限公司;鏈脲佐菌素(貨號:V900890-1G)購自SIGMA公司;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ELISA試劑盒(貨號:ml06313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ELISA試劑盒(貨號:ml02828)購自上海酶聯生物科技公司;兔單克隆α-平滑肌肌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抗體(貨號:SAB5500002)、E-鈣黏著蛋白(E-cadherin)、兔多克隆TGF-β1抗體(貨號:SAB4503751)、Smad3抗體(貨號:SAB4300564)、Smad4抗體(貨號:HPA019154)、RUNX3抗體(貨號:SAB2107939)購自德國Merck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HRP)的山羊抗兔二抗(貨號:BHR101)購自北京博爾西科技有限公司;酶聯免疫分析儀(型號:EVO75)購自澳大利亞Techan公司;超低溫冰箱(型號:MDF-U32V)購自美國Thermo公司;生物顯微鏡(型號:Eclipse E200)購自日本尼康公司;凝膠成像系統(型號:GelDoc EZ)購自美國伯樂公司。
1.3 方法
1.3.1 DN大鼠模型構建及分組 將45只Wistar雄性大鼠隨機分成三組:對照組、模型組和實驗組,每組各15只。實驗組和模型組參考文獻[7]構建DN大鼠模型,大鼠用高脂高糖飼料飼養1個月,造模前禁食12 h后,腹腔注射鏈脲佐菌素45 mg/kg,72 h后采集大鼠尾靜脈血,血糖值>16.6 mmol /L,尿蛋白含量>30 mg/24 h,則DN大鼠模型構建成功。實驗組大鼠用TGF-β抑制劑PFD(250 mg/kg/d)灌胃,對照組和模型組大鼠灌胃等量生理鹽水,連續灌胃6周。
1.3.2 標本采集 末次給藥后,留取24 h尿液,稱取其體積后備用;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采集腹主動脈血10 mL,一部分用于測血糖含量,一部分離心后分離血清備用;處死各組大鼠,取其腎臟組織,剪取約0.5 g用于提取組織蛋白,儲存在-80 ℃冰箱中備用,剩余腎臟組織用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做常規石蠟切片,備用。
1.3.3 各組大鼠生化指標檢測 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各組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含量,血糖儀檢測其血糖含量。
1.3.4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病理變化觀察 將腎臟組織切片脫蠟至水化,過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和天狼星紅(Sirius Red,SR)染色,脫水,透明,封片,鏡下觀察腎臟組織病理形態學變化。SR染色檢測腎間質沉積物平均光密度,可反映腎間質纖維化程度。
1.3.5 各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檢測 取血清,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法分別檢測IL-1β、IL-6表達水平,具體操作步驟參考試劑盒說明書。
1.3.6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E-cadherin、TGF-β1、Smad3、Smad4、RUNX3蛋白表達水平檢測 提取腎臟組織蛋白,BCA法檢測蛋白濃度,調整上樣蛋白至50 μg,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SDS-PAGE)電泳,轉膜,加一抗(α-SMA、E-cadherin、TGF-β1、Smad3、Smad4、RUNX3、GAPDH,1∶1000),4 ℃孵育過夜,次日,加二抗(1∶5000)室溫孵育2 h,洗膜,加ECL發光液,用Bio-Rad成像系統檢測蛋白灰度信號,以GAPDH為內參照,Image J軟件定量分析蛋白表達情況。
2.1 各組大鼠生化指標檢測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濃度顯著升高 (P<0.05);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濃度顯著降低 (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生化指標檢測結果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2.2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病理變化 PAS染色結果顯示,對照組大鼠腎小球、腎小管結構完整無顯著病理變化;模型組大鼠腎小管及上皮結構損傷、腎小管肥大增生,腎間質有炎癥細胞的浸潤現象;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腎小管肥大減輕,炎癥細胞減少。SR染色結果顯示,對照組大鼠腎組織無膠原纖維沉積;模型組較對照組大鼠腎組織有大量膠原纖維沉積 (P<0.05);實驗組較模型組大鼠腎組織膠原纖維沉積顯著減少 (P<0.05)。見圖1、表2。
表2 各組大鼠腎組織膠原纖維沉積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collagen fiber deposition in kidney tissue of rats in each group
圖1 各組大鼠腎組織PAS、SR染色(標尺50 μm)Figure 1 PAS and SR staining diagrams of rat kidney tissues in each group
2.3 各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檢測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表達量顯著升高 (P<0.05);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表達量顯著降低 (P<0.05)。見表3。
表3 各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表達量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expression levels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IL-1β and IL-6 in serum of rats in each group
2.4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E-cadherin蛋白表達水平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 (P<0.05),E-cadherin蛋白表達顯著降低 (P<0.05);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 (P<0.05),E-cadherin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見圖2、表4。
表4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E-cadherin蛋白表達水平比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α-SMA and E-cadherin proteins in the kidney tissu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圖2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E-cadherin蛋白表達Figure 2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and E-cadherin protein in kidney tissues of rats in each group
2.5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RUNX3蛋白表達水平 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 (P<0.05),RUNX3蛋白表達顯著降低 (P<0.05);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 (P<0.05),RUNX3蛋白表達顯著升高P<0.05)。見圖3、表5。
圖3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RUNX3蛋白表達Figure 3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TGF-β1,Smad3,Smad4,and RUNX3 in rat kidney tissues of each group
表5 各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RUNX3蛋白表達水平比較Table 5 Comparison of TGF-β1,Smad3,Smad4 and RUNX3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in rat kidney tissues of each group
DN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重要原因,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對人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危害,DN主要病理變化是腎小球硬化增大、基底膜增厚、腎間質纖維化等[8-9]。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腎小管及上皮結構損傷、腎小管肥大增生,腎間質有炎癥細胞的浸潤和大量膠原纖維的沉積,大鼠24 h尿量、24 h尿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濃度顯著升高,與吳建波等[10]研究結果一致,表明DN大鼠模型構建成功,DN發生引起腎功能損傷。TGF-β是促纖維化因子,有TGF-β1、TGF-β2、TGF-β3三種亞型,其中TGF-β1主要在腎臟中表達,其對腎臟功能和結構穩定有重要作用,PFD是TGF-β抑制劑[11]。本研究發現,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腎小管肥大減輕,炎癥細胞減少,腎組織膠原纖維沉積顯著減少、24 h尿量、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濃度顯著降低,與謝菲菲等[12]研究結果一致,提示抑制TGF-β表達可以減少腎纖維化,改善DN大鼠腎功能。
大量研究表明,隨著DN進程的發展,炎癥是影響腎功能衰退的重要因素[13-14]。IL-1β主要由被激活的單核巨噬細胞合成和分泌,IL-6是一種多功能的炎性因子。何春蘭等[15]研究顯示,DN大鼠體內IL-1β、IL-6等炎性因子釋放增加,抑制其釋放對DN大鼠有保護作用。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表達量顯著升高,提示DN發生引起機體炎性因子分泌紊亂。Zhang等[16]研究顯示,抑制TGF-β1、TNF-α和IL-1β過表達,可以減少炎癥,改善腎纖維化和腎臟的病理變化。本研究發現,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IL-1β、IL-6表達量顯著降低,提示抑制TGF-β表達可以減輕機體炎癥反應。
EMT是腎小管上皮細胞向成肌纖維細胞轉分化的過程,主要發生在腎臟的近端區,是導致腎間質纖維化、腎功能喪失的關鍵因素[17]。E-cadherin、α-SMA是EMT的標志物,在維持腎小管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中發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大鼠腎臟組織α-SMA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E-cadherin蛋白表達顯著降低,與張亞等[18]研究結果一致,提示DN發生促進EMT和腎間質纖維化進程。Wang等[19]研究顯示,TGF-β1誘導的腎小管上皮細胞EMT在DN的腎纖維化發生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抑制TGF-β1可以抑制TGF-β1誘導的EMT和纖維生成。本研究發現,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腎組織α-SMA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E-cadherin蛋白表達顯著升高,提示抑制TGF-β表達可影響DN中EMT和纖維生成。
Smads蛋白的作用主要是將信號從胞膜受體中轉移至核內,TGF-β及其受體和Smads蛋白構成了TGF-β/Smad經典的信號通路,TGF-β1與腎小管上皮細胞受體結合,使下游Smad3磷酸化后與Smad4形成復合物作用靶基因,參與EMT和腎纖維化進程[20]。RUNX3通過調控EMT與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鄭傳銘等[21]研究顯示,RUNX3可以抑制人腺樣囊性癌細胞的EMT,抑制腺樣囊性癌細胞侵襲與轉移。Gou等[22]研究顯示,RUNX3通過靶向miR-186 /E-cadherin /EMT途徑抑制肝癌細胞遷移和侵襲,為肝癌患者的有效預后指標和治療靶標。本研究發現,與模型組相比,實驗組大鼠腎臟組織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RUNX3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提示DN大鼠中抑制TGF-β1表達可影響Smad3、Smad4、RUNX3蛋白表達,推測TGF-β抑制劑可能通過抑制TGF-β/Smad通路激活,促進RUNX3蛋白表達,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EMT和腎間質纖維生成。
在DN大鼠腎小管上皮細胞EMT過程中,TGF-β抑制劑可通過抑制TGF-β/Smad通路激活促進RUNX3表達,減少DN大鼠腎間質纖維化、促炎因子分泌,抑制腎小管上皮細胞EMT發展,改善DN病理癥狀,但TGF-β/Smad對RUNX3基因的具體作用機制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