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九如
高德華先生腹笥豐贍,才華橫溢,詩詞、書法、繪畫無一不熟,是享譽浠水文壇的多面手。近日,我品讀了他的一組山水田園詩。這些作品,描農村山水之景,展田園風光之美,寫閑居故里之趣,字里行間,蘊含古代田園詩人之遺韻,洋溢今日鄉村泥土之氣息,格調清新,意境雋永,耐人咀嚼,沁人心脾,充分展示了作者筆底生花的才華、淳樸淡泊的心境和心系故鄉的情懷。
高德華先生胸懷曠達,性情平和,喜愛清幽寧靜的居住環境,向往隨意自在的農家生活。因此,他從縣教育局局長的崗位上退下來后,就束典整籍,負篋攜筆,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老家——浠水縣團陂鎮毛畈村居住起來,過上了春誦夏弦、躬耕壟畝的退休生活。如《幽居遣懷》之一:“豈因老病解征衣,為沐清風顧采薇。蘿徑平蕪憐草茂,蓬門遠市喜車稀。案頭幾卷詩書雅,嶺上半園瓜果肥。獨酌山堂沉醉起,長歌一曲樂忘機”。首聯申述自己的志趣和去向。沒有因為年老體弱而意志消沉,忘記戰士本色。為了與清風明月相伴,離開工作崗位后,回鄉過上了采菊東籬、寄情山水的生活?!柏M因”是反問,作者雖未直接作答,但答案自在問中,思想感情亦從問話中流露出來。“采薇”源自《詩經·小雅》一詩名,也指“首陽采薇”這一典故,分別表達了戍卒的思歸之情和義士的隱居之舉。作者用于此處,意味深長,耐人尋繹。二、三兩聯寫居住之地的周邊環境和閑居后的日常生活。鄉間小路旁藤蘿懸垂,平曠原野草木叢生,遠離鬧市的簡陋住宅前車輛稀少。這種草木茂盛、閑適清靜的環境是多么令人喜愛。作者幽居故里,并未蹉跎歲月,始終堅持與詩文為伴,或徜徉于詩苑詞林,或專注于書法創作,或沉醉于潑墨丹青,享受著恬淡文雅的生活。同時,在房前屋后植樹養花,栽瓜種豆,灑下勞動的汗水,收獲滿園的果實。尾聯收束全篇,暢懷遣興。忙碌一天后,坐在居所中舉杯獨飲,自娛自樂,酒酣興起,放聲長歌,頓時忘卻世俗煩庸、功利機巧。全詩語言清新,情思深遠,在描寫閑靜清雅的生活中,帶有生趣與活力,表明作者在崇尚簡樸、向往閑適、追求超塵脫俗生活的同時,仍然保持著青年時代投筆從戎的軍人豪氣和工作期間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由于堅持筆耕不輟,故終有所獲。其詩詞作品經常見諸《湖北詩詞》《東坡赤壁詩詞》等專業刊物和互聯網平臺。書法作品在由黃岡市委宣傳部、黃岡市文聯、黃岡市書法家協會舉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書法篆刻展”中,被評為入展作品。詩詞、美術、書法作品,均在由浠水縣委統戰部、縣總工會主辦,縣文聯協辦的“紀念建黨100周年書畫攝影征文大賽”中獲獎。
高德華先生博覽群書,學養深厚,加之為人低調,待人誠懇,有仁者氣度、雅士風范,故許多文朋詩友,愿與之交往。他閑居故里后,經常有志趣相投、愛好相近的故交新知登門造訪,“才薄無妨多雅客,三川勝友識吾樓”(《幽居遣懷》之三)。先生與訪客或雅集于書齋,品詩論詞,吟山詠水,“滿室書香薰客座,一筐黃橘引沉吟”(《田府作客》);或暢飲于席間,推杯換盞,敘舊話今,“入席不辭陶令酒,推觴漫話醉翁情”(《杏壇退休諸友歡聚》);或同游于名山,觀光覽勝,馳目騁懷,“山明霽色鳥鳴林,偕友秋游擷彩云”(《秋游桂峰步原玉和八旬詩家龔振興同志》)。更多的則是引著他們上山崗、下田畈,觀賞鄉村新貌、田園景物,向他們描述家鄉的春光夏景、秋色冬韻。如他的《故園秋色》:“故園秋景勝春天,翡翠半川金半川。九曲清溪巴水后,千重紅樹桂峰前。鐵牛逐畈收霜穗,鮮果連岡染夕煙。油路輕車頻過往,時雍歲稔樂蹁躚”。作者家鄉毛畈村境內,既有綿延不絕的小山,也有一馬平川的大畈,連接兩座小型水庫的一條河流穿村而過,95%以上的農田均可自流灌溉,農業生產條件得天獨厚,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此詩首聯開門見山,直奔詩題,為“故園秋色”勾畫了一個大的背景。秋天到了,故鄉的山川原野綠黃相間、美麗無比。這絢麗多彩的秋色,遠勝于春天的風光。頷聯輕筆淡墨,具體描繪故鄉的自然景色:幾條清澈的小溪,從彎彎曲曲的山間緩緩而出,共同匯入碧波蕩漾的巴水河。華桂山脈,逶迤起伏,層林盡染,萬樹紅遍。這兩句對仗工整,一句寫水色,一句寫山景,把一幅層次清晰、色彩清麗的山水畫卷,歷歷在目地呈現在讀者面前。頸聯由描山水風光轉為寫豐收景象:收割機馳騁在稻浪翻滾的田野上,忙碌不停地收獲飽滿的稻穗。蜿蜒起伏的山岡上,果樹成林,樹枝上掛滿了累累碩果,在暮靄晚風中搖曳生姿。尾聯即目見事,觸景生情。穿村過戶的車輛,川流不息地行駛在鄉間柏油路上。這河清海晏的時世、五谷豐登的年成、欣欣向榮的景象,怎不令人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呢?全詩布局精當,意境清新,起承轉合,自然流暢;故園秋色,次第呈現,對家鄉山水田園的摯愛之意,對偉大時代的贊美之情,洋溢于字里行間。
高德華先生雖居住在偏僻清靜的農村老家,但日常生活并不孤寂。他除了經常在家中接待一些登門造訪的朋友外,還不時地應邀外出,參加一些詩詞創作采風活動,用中華詩詞描繪鄉村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反映農家熱情淳樸的待客之道。且看《深山作客農家樂》:“農家做客亦宜人,風景風情真且純。遠看秋山晴帶雨,細觀庭院凈無塵。迎賓讓座敬香茗,置酒燃鞭上八珍。誰說深山寒至早,農家樂里暖如春”。2018年11月17日,浠水縣綠楊鄉人民政府在亂石河村,舉辦以“金秋好時節,綠楊看楓葉”為主題的大型戶外活動啟動儀式,高德華先生與縣詩詞學會部分理事,應邀參加采風活動。是日,天氣時晴時雨,亂石河村境內的千山萬壑,也隨著天氣的變化,一會兒色彩明麗,一會兒煙雨迷蒙,呈現出千姿百態、美不勝收的景色?;顒咏Y束后,采風人員應邀到山中農家做客。這首詩寫的就是作客農家的所見所感。此詩起句即切入詩題,表明采風人員非常樂意到農家做客?!帮L景風情真且純”,借景起興,引人入勝,為啟轉下聯做了鋪墊。站在農家樂門前放眼遠望,只見剛被雨水清洗過的群山,在藍天麗日的映照下,顯得更加嫵媚動人。走進農家庭院,近觀細視,發現院落寬敞明亮,潔凈無塵,讓人賞心悅目。頸聯用明白如話的語言,將農家慷慨大方、熱情待客的情形,栩栩如生地展現了出來。“八珍”是指八道綠色農家菜。尾聯采用設問的手法,自問自答,更加凸顯了農家樂里溫馨和諧、暖意融融的氛圍。這首詩語言通俗易懂,寫景敘事平和曉暢,但構思立意獨具匠心,表面是寫作客農家之事,實際是通過作者在農家樂里的親眼所見,反映山區人民立足本地資源,開發旅游項目,吸引四方游客的生動實踐,展現山區人民脫貧致富、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高德華先生居住故里近十年,親身經歷了家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親睹了家鄉蒸蒸日上的發展景象。當他盤桓于鱗次櫛比、新穎別致的農家新居旁,流連于稻花飄香、碩果滿園的田疇山岡間,漫步于連塆接戶、四通八達的鄉間公路時,往往文思涌動,詩心激蕩,情不自禁地寫景記事,抒懷展襟。請看《故鄉巨變有懷》:“今日鄉間景色妍,東風解凍百花鮮。樓臺鱗次迎朝日,渠塹縱橫繞稻田??妥虞p舟游水上,小車油路達山前。村頭律動廣場舞,老嫗踏歌堯舜天”。首聯是說,溫暖的春風吹拂大地,江河解凍,百花競艷,鄉間景色格外美麗?!皷|風解凍”,一語雙關,字面意思是說,春天來了,冰雪消融,萬物復蘇,實際暗喻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沉睡的鄉村。黨的扶貧開發政策,給農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中間兩聯寫故鄉新貌。清晨,一棟棟排列有序,密密層層的嶄新樓房,敞開大門迎接初升的太陽。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長渠短塹,縱橫交錯,稻田實現了自流灌溉。旅居他鄉的游子紛紛返鄉,乘著小船劃過波光瀲滟的水庫,駕著轎車沿著油路,到達竹茂林豐的山前,盡情地欣賞家鄉的美景秀色。尾聯借事抒懷,寄情于景。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鄉村文化活動也方興未艾,豐富多彩。村姑老嫗通過載歌載舞的形式,贊美這偉大的時代?!疤じ琛背鲎运未醢彩肚锱d有感》:“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句,原意是頌揚年豐人樂、政和民安的景象?!皥蛩刺臁笔侵腹攀穫髡f中的兩位部落聯盟首領堯和舜,因治理有方,使當時的社會呈現出安寧祥和的局面。作者在這里,用“踏歌堯舜天”形容村民以有節奏的合唱贊頌如今的太平盛世,是十分恰當的,充分表達了脫貧致富后的農民,感恩新時代的真實情感。此詩融寫景、敘事、抒情為一體,前面寫故鄉巨變之景,后面通過敘事寄寓感想。這種由客觀景象與主觀感情有機結合所營造的意境,把作者看到家鄉巨變后的喜悅之情,酣暢淋漓地展現了出來。
高德華先生熱愛農村的山川田園,熟悉農業的春種秋收,關注農民的喜怒哀樂。從他的田園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農村生機勃勃的發展景象、農業結構調整的艱辛探索、農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我們相信,憑著對故鄉土地的摯愛,對農村生活的深入體驗,先生一定會寫出更多反映農村新面貌,展示農業新成果,體現農民新生活,給人以思想啟迪和藝術感染的新作品。
(作者系黃岡市詩詞學會常務理事、浠水縣詩詞學會會長、清泉詩社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