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雷

“‘不見面就把整個退稅流程走完了,而且退稅款極速到賬,不但緩解了資金壓力,也讓我們對公司發展更有信心。”近日,收到一筆近600萬元退稅款的國電青山熱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羅項紅感慨道。
近年來,青山區稅務局不斷擦亮“黨員親黨、干部親稅、服務親民”“責任清晰、作風清廉、隊伍清正”3456親清黨建品牌,大力促進稅收服務提檔升級,把優化營商環境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融合推進,做細做實。
群眾辦稅“零接觸”
在青山區稅務局二樓的辦稅服務廳,A區的熙攘喧鬧與B區的冷冷清清,好似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A區是我們的‘一站式辦結辦稅服務廳,供納稅人線下辦理業務。”青山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負責人李桂平說。“B區是我們稅務局的‘非接觸式辦稅后臺處理中心,方便納稅人在線上辦理涉稅業務。”
李桂平介紹,為了避免納稅人疫情期間到廳聚集風險,青山區稅務局專門開設了“碼上辦”、電話熱線、網上審批、遠程咨詢等“非接觸式”辦稅窗口,讓政策咨詢、操作輔導、申請受理、資料審核、退稅到賬等業務全部實現線上辦理。
“除開設‘非接觸式辦稅窗口外,我們還提供稅務發票、Ukey等稅務工具的寄送服務,讓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在網上辦理涉稅業務。”青山區稅務局納稅服務科科長范珂介紹,目前稅務局開設了280個涉稅事項,其中228個事項都可以通過線上辦理。
青山區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讓暖心政策帶著溫度落地,為市場主體發展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
“我們收到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這對我們優化納稅人服務體驗有很大幫助。”范珂介紹,為持續貫徹國家稅務總局開展的“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具體要求,青山區稅務局每年定期舉辦兩次“稅務體驗師”活動,邀請轄區內納稅企業財務人員擔任“體驗師”,親身體驗精簡注銷流程、好差評等新稅收服務事項。
同時,青山區稅務局還舉辦稅、企、銀聯合宣講會,宣講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涉稅金融政策、稅收實體法、稅收程序法等共性稅務問題,并就企業關注的個性涉稅問題開展現場交流。截至目前,青山區稅務局轄區內納稅申報類稅收違法行政處罰案例數量比往年同期降低了40%,納稅人稅務工作滿意度和稅法遵從度顯著提升。
退稅跑出“加速度”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確保國家稅收政策紅利充分釋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青山區稅務局主動作為,克服困難,最大程度方便企業辦理減稅降費業務,進一步壓縮受理時限,讓退稅跑出“加速度”。
極速的退稅體驗讓武漢某房地產公司財務負責人既驚喜又激動。“留抵退稅辦理這么快,是我們沒有想到的。這筆退稅款真是及時雨,極大地緩解了我們企業的資金壓力。”該公司財務負責人歐柏生感激地說。
今年7月2日,青山區稅務局紅鋼城稅務所通過問需走訪了解到,該公司青山江灘項目資金周轉存在一定壓力。
接到紅鋼城稅務所反映的情況,青山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馬上開展涉稅數據分析,發現該公司下屬的兩家子公司符合增值稅留抵退稅條件,可以享受4561萬元的退稅政策紅利。青山區稅務局決定立即行動為該企業辦理退稅,盡快讓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盤活資金鏈。
“7月2日周五下班前,我們所管理員指導該公司財務人員通過湖北省電子稅務局網上提交了‘留抵退稅申請。收到申請后,青山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干部利用周末加班審核資料,并于7月5日周一上午向企業送達了《收入退還書》,此時距離企業提交業務申請還不到1個工作日。7月6日該公司就收到了國庫的退稅稅款。”青山區紅鋼城稅務所所長吳浩說。
青山區稅務局通過建立留抵退稅業務“隨到隨審”機制,將留抵退稅業務的辦理退稅審批時限由規定的10個工作日提速到2個工作日內完成,大大減少了退稅資金從“紙上”到“賬上”的時間成本,把稅惠“減法”轉化為企業效益的“加法”。2021年8月,青山區稅務局“留底退稅‘加速跑”的做法入選武漢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先進典型案例。
細化網格優服務
紅衛路位于青山區中心地帶,這里商圈集中、業態豐富,聚集著許多小微初創企業。青山區稅務局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主營業務相融合,主動對接轄區內孵化器企業,為小微初創企業解難題、紓其困。
“我們將工作能力強、服務態度好、辦事效率高、公眾評價好的干部作為各孵化器企業的對口聯絡員,加強與孵化器企業的溝通協調力度,為小微初創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青山區紅衛路稅務所所長李勇表示,紅衛路稅務所參考社會基層治理網格化思路,將稅管員及黨員根據管轄片區劃歸18個網格,創新稅源管理網格化服務模式,打造稅務系統的“青和居”。
“感謝稅務人員,在我們因疫情影響期間,及時提醒,避免了稅務風險!”樂創互聯董事長李超代表470多家孵化企業,向青山區稅務局表示感謝。
樂創互聯科技企業孵化器是青山區轄區內一家以電商+大數據產業為支撐的新型孵化性企業。2021年8月10日,因辦公場所發現一例紅碼,樂創互聯被臨時封閉。
紅衛路稅務所青年黨員姚小川是該區域的稅源管理網格員。他主動與孵化企業納稅人取得聯系,收集納稅人在封閉期間提出的各類問題和困難,積極聯合青山區稅務局業務部門對納稅人關注的延期申報、無盤登陸等進行了明確。當晚,470多家孵化企業就在稅管員的輔導下辦理了納稅申報,有效規避了因疫情封閉原因可能導致的逾期申報繳稅風險。
“我們有18名稅源管理網格員,共對接轄區內12000戶企業,其中單個網格員對接企業數最多達到千戶。”李勇介紹,“我們要求網格員對企業做到一日一溝通、一周一反饋、一月一走訪、一年一總結,實現服務頻率上勤溝通,服務內容上無遺漏。”
不僅如此,青山區稅務局還與轄區內銀行聯動,共享企業納稅評級信息,為納稅評級高、納稅信用好的小微初創企業提供無抵押信用貸款;積極落實稅收違法“首違不罰”,為小微初創企業在稅收政策上建立“緩沖帶”;與孵化器企業聯合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培養一批知稅法、懂稅理、會稅務的企業團隊,為一些沒有法務和會計人員的小微初創企業提供統一的稅務、財務、法務支持,實實在在地為企業解決資金、經營和業務上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