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蓉
【摘 要】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要豐富課程資源,而筆者卻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發現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現狀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從非連續性文本的概念、小學階段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意義等方面出發,結合課堂落實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實踐,進行了探討與反思。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外閱讀 非連續性文本 閱讀教學
語言學習需要大量地輸入,要創造性地開發和利用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筆者在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中引入繪本、報刊等閱讀材料,卻發現其中的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現狀并不理想。比如:教師未能真正理解非連續性文本的含義與教學價值;課內教材與課外閱讀中的非連續性文本聯系較少,導致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缺乏基本的認識;學生在閱讀中把握不清閱讀材料的重點,捕捉不到關鍵信息;等等。
一、小學階段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張祖慶在《非連續性文本教學與測評》一書中指出:非連續性文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呈現,圖文互補,圖是對文本直觀、形象的補充,包括一切圖畫、圖形、數字、視頻、列表等;另一類則是指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某一主題,而選擇不同材料的純文本信息組合。這些不同來源的文本可以彼此獨立,甚至可以相互矛盾,需要讀者對來自不同材料的文本進行綜合分析和整合,全面闡述自己的觀點。那么,小學階段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意義何在?
(一)實現閱讀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平時的英語教學中,很多學生不喜歡長篇的連續性文本的英語閱讀,感到枯燥乏味,常常會讀不下去。而非連續性文本的特殊呈現方式,如圖標、簡短文字、曲線圖,視覺上更簡潔明了,對于學生而言更新穎,更有吸引力,學生也能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信息量,接觸到更多的觀點。因此,非連續性文本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實現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小學課外閱讀所接觸的非連續性文本的內容素材涵蓋旅游攻略、購物清單、城市地圖、動車或飛機票、派對邀請函、藥品說明書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非連續性文本在現代社會運用廣泛,學生閱讀此類文本,會特別有親切感。如此看來,閱讀不單純是學科能力上檢驗學生能認識多少詞句,而是要與生活緊密聯系,融入學生生活,教會學生運用英語解決問題。學生在閱讀中既掌握了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促進了思維的發展,也豐富了生活經歷,有效地實現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三)實現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的雙提升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學生接觸到的非連續性文本,大都是非邏輯性的,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能找出有用的信息,具備一定的信息提取能力。其次,因為非連續性文本常常是由很多不同的材料構成的,學生還需要提高整理信息的能力。再者,面對整合的信息還要有分辨不同材料之間異同的能力。最后,形成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樣一系列的過程實現了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語言能力與學習能力的雙提升。
二、落實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的實踐
非連續性文本的呈現方式多樣,學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且非連續性文本很多信息之間是沒有關聯性的,都是一些零碎的信息,這就需要學生自身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那么,教師該如何落實英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教學呢?
(一)深入發掘現有教材,實現非連續性文本與連續性文本閱讀之間的自由切換
譯林版英語教材中的素材大多以連續性文本為主,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情況,創建非連續性文本資源,強化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教學,同時以輔助教學的方式增強連續性文本教學的效果;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指導學生按照連續性文本體現出的邏輯關系、人物關系等,創建簡要的概括性圖表或思維導圖等非連續文本,將連續性文本的內容簡要地表現出來,并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在對比中發現原來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去表達同一個意思,并且體會到非連續性文本在表達方式上的便捷與準確。
1. 切換為圖表類非連續性文本
素材介紹:譯林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 5 Signs Story time。Mike與朋友在購物中心看到了很多公共標志。他們相互提醒,避免了危險,阻止了不當行為。
文本切換:表格類非連續性文本。
Place Sign Name It means...
shopping centre Wet floor. The floor is wet.
juice shop No littering. We cant litter.
bookshop No eating or drinking. We cant eat or drink.
restaurant No smoking. We cant smoke.
學生閱讀課文后,再使用表格內容進行學習比較,便于整體把握課文基本框架,簡明扼要。圖表對比四種標志的各自特征,使其背后的含義也深深印入學生腦海,這種切換將長篇課文簡潔化、明了化。
2. 切換為名片類非連續性文本
素材介紹: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6 My e-friend? Story time。Wang Bing正在給自己的英國網友Peter發電子郵件,Liu Tao詢問了Peter的國籍、年齡、學校課程和興趣愛好等。
文本切換:名片類非連續性文本。
名片中的短語概括出課文中人物基本信息,也是課文的重點所在,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課文時完成Peter的名片。將課文的連續性文本切換為名片這樣的非連續性文本,既是對課文的梳理概括,也是對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3. 切換為圖示類非連續性文本
素材介紹: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 3 Asking the way Story time。Yang Ling想去Su Hai家,Su Hai在電話里具體告知Yang Ling來的路線。
文本切換:圖示類非連續性文本。
本課對話篇幅較長,其中出現了大量有關問路的交際用語,學生理解起來較為抽象。教師畫出地圖將路線直觀形象化,最大程度將文本內容可視化,使課文的連續性文本與地圖這樣的非連續性文本優勢互補。
通過這樣的轉化訓練,課文內容一目了然。學生實現了在同一話題下連續性文本和非連續性文本的自由切換,促進了思維的發展。
(二)靈活運用多種技巧,提高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實效
1.圖文結合,整合信息
圖表類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最大的技巧就是要做到圖文結合。學生一定要仔細閱讀圖表的內容,包括標題和各個組成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厘清各組成部分之間的信息關聯,而后形成理解和認識。
例一:Train Schedule(文本選自《時代英語報》2018第46期)
Train Schedule
Train From To Departure Time Arrival Time
K1301 Beijing Shenyang 10:15 22:11
D1902 Chengdu Taiyuan 07:12 15:18
D1901 Taiyuan Chengdu 07:20 14:59
G8912 Tianjin Beijing 07:30 08:08
這是一份信息量較大的閱讀材料,教師應引導學生首先去了解這張圖表的主題,即Train Schedule。 既然是列車班次表,指導學生觀察表格中包含的信息:列車車次、出發地、目的地、發車時間和抵達時間,這是對表格內容的整體把握。接下來,可以把以上信息分成三部分,即:列車車次、地點(出發地和目的地)、時間(發車時間和抵達時間),這是對信息的整合,以便學生理解。最后,鼓勵學生查找細節,可提問: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from Beijing to Shenyang? If you want to go to Chengdu from Taiyuan, which train can you take? How long does the train take from Tianjin to Beijing?等。
2. 選讀材料,提取信息
廣告、游客須知類文本提供的信息常常是碎片化的,那么教師就要提醒學生整合信息的時候不必面面俱到,只需在對文本整體把握的基礎上,提取關鍵、有效的信息即可。因而,教師還需適時指導學生如何分辨、提取和整合有價值的信息。
例二:Have fun & Learn in Little Rabbit(選自《時代英語報》2019第1期)
這是有關課外托管班的廣告宣傳,其涵蓋了其機構簡介、開設課程、服務對象、服務時間、地點、聯系方式和宣傳口號等基本信息。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可以分兩步開展:一是瀏覽,在快速閱讀過程中,弄清楚文本介紹了哪些內容;二是選擇有價值的信息閱讀,如本材料中的服務時間、服務對象、開設課程,讓學生細讀這些重點。
3. 對比探究,歸納總結
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會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基礎上做出簡單總結。對于學生來說,推理和探究只是停留在表面,還應該能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比較,采用同中求異和異中求同的方法,做出簡單的判斷和歸納概括。
例三:Wise ways to spend money(選自《二十一世紀學生英文報·小學》 2018-2019學年38-40期)
Can you find the best deal?
You need Store As price Store Bs price Which store has the better deal? How much would you save?
A racket(球拍) and balls for your sister Racket and balls set for ¥78 Racket for ¥69
Balls for ¥16 Store:
Money saved:
A doll for your best friend ¥35 1—2 of the regular price of? ¥58 Store:
Money saved:
Two scarves for your parents ¥40 each Buy one scarf of ¥82 and get another one free Store:
Money saved:
例三文本的主題是the best deal,要求找出最經濟的消費方式。學生首要做的是提取有關price的所有信息,緊扣主題,不斷地比較Store A與Store B消費的價格差,最后聯系自己的數學知識計算得出哪一種才是更經濟的交易,并且計算出節省了多少錢。
(三)合理結合寫作訓練,提升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深度
英語課程標準提出:語言技能是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時,可以通過讀寫結合的方式,強化學生對非連續性文本的習作意識,有助于學生自主構建文本,從而提升綜合閱讀能力。如在教學完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8 At Christmas這一單元后,教師可要求學生仿寫介紹萬圣節。在學生寫作之前,教師可示范給學生看如何以非連續性文本的形式進行資源的搜集,如下所示:
教師可引導學生合作閱讀,收集萬圣節文字資料、圖片等;而后讓學生在班級里匯報,豐富自己的資料卡;再通過閱讀和提煉信息等方式選出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進行寫作,讓學生切身體會到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與信息提煉的重要性。
三、結語
總之,非連續性文本的閱讀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提高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教師,更應該對非連續性文本閱讀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認真落實非連續性文本閱讀的實踐與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小麗.小學生非連續性文本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6).
[2]鄧志琴.“非連續性文本”在小學英語單元教學中的實踐路徑[J].小學教學設計,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