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容


1925年3月12日,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帶著未竟的革命理想在北京溘然長逝。國共兩黨聯合在上海公共體育場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一位戴著眼鏡、渾身透著書卷氣、表情剛毅的青年登臺發表激奮人心的演講,字字句句皆深深打動在場的每一位聽眾。這位青年,就是聲名遠播的革命活動家、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中國青年運動的杰出領袖、中國國民黨上海執行部宣傳秘書惲代英。
惲代英(1895—1931),字子毅,祖籍江蘇武進,出生于湖北武昌,畢業于武昌中華大學,是武漢地區五四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他于1920年創辦利群書社,后又創辦共存社,傳播新思想、新文化和馬克思主義;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中共創建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1923年任上海大學教授,同年8月被選為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執委會候補委員、宣傳部部長,創辦和主編《中國青年》。在20世紀20年代,惲代英與他的同鄉瞿秋白、張太雷一道,被人譽為常州“三杰”。
惲代英在他短暫的革命生涯中,曾與周恩來并肩戰斗,結下深厚的友誼。惲代英英勇犧牲后,周恩來稱他為“中國革命青年的楷模”。
一
1926年3月20日,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之后,黃埔軍校內部的斗爭十分激烈。由于中共領導人陳獨秀的妥協退讓,中共在黃埔軍校的黨內力量受到很大的削弱和限制。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周恩來自東征結束后,實際上已調離黃埔軍校,軍校政治部的工作由政治部副主任、中共黨員熊雄負責。為了加強中國共產黨對黃埔軍校的領導,熊雄向中共廣東區委匯報,要求中共黨組織派得力的干部來軍校開展工作,周恩來當即推薦時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惲代英去黃埔軍校任職。
經中共中央批準,惲代英于1926年5月赴黃埔軍校擔任政治主任教官(政治總教官)兼中共黨團書記。惲代英到任后,堅決反對國民黨右派的反共篡權活動,沉著冷靜地與蔣介石等進行有理、有節的斗爭,利用政治教育課程和其他一切方式,教育學員要站穩革命立場,堅決貫徹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他還以安體誠、蕭楚女、張秋人等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政治教官為骨干,組成政治科,支持學員舉辦“政治研討會”,從而壯大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力量。
惲代英對周恩來創建的黃埔軍校政治工作制度和政治教育經驗極為重視。在周恩來指導下,他先后組織編寫《本黨重要宣言訓令之研究》《國民革命》《政治學概念》《政治講義大綱》等教材,撰寫《黨紀與軍紀》《軍隊中政治工作的方法》等著名論文,將周恩來關于創建新型的“為人民所用的軍隊”的思想,發展得更完善。
周恩來與惲代英在黃埔軍校創建和發展的政治工作制度及政治教育經驗,為后來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政治思想工作的建設奠定了基礎。毛澤東曾說:“1927年以后的紅軍以至今日的八路軍,是繼承了這種制度而加以發展的。”朱德也曾強調說:“研究黨的軍史時,應當從這個老根上研究起。”
二
1927年7月下旬,中共臨時中央常委會決定,成立由周恩來為書記,李立三、惲代英、澎湃、譚平山為委員的中共中央前敵委員會(以下簡稱前敵委員會),領導南昌起義。惲代英堅決支持周恩來,反對張國燾不同意舉行起義的錯誤意見,與張國燾展開激烈辯論。他義正詞嚴地對張國燾說:“如果你要繼續動搖人心,我們就把你開除出去!”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勝利的當天上午,代理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的惲代英協助周恩來召開有中國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人士參加的聯席會議,決定成立以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周恩來、惲代英都當選為主席團委員,同時發表由惲代英起草、經周恩來修改定稿的《中央委員宣言》。南昌起義引起國民黨反動勢力的極大震驚和恐慌,在帝國主義支持下,蔣介石調兵遣將,連夜發兵圍攻南昌。以周恩來為首的前敵委員會,按照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決定率起義部隊撤離南昌開赴廣東,占領海口,以便取得國際援助,恢復和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再舉北伐。
8月5日,周恩來、惲代英率革命委員會機關踏上南征的路途。周恩來負責軍事指揮,惲代英負責政治宣傳,兩人配合十分默契。
9月底,起義部隊在潮汕地區遭到強敵重創,損失慘重。恰在這時,周恩來不幸染上惡性瘧疾,連日高燒不退。惲代英十分關心周恩來,他和李立三以及中共汕頭特支書記楊石魂等同志安排葉挺、聶榮臻負責護送周恩來去香港治病。在沉著指揮其他同志陸續安全轉移后,惲代英才乘船赴抵香港。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的槍聲響了。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官教導團、警衛團一部、黃埔軍校特務營和廣州工人赤衛隊以及農民武裝,冒著敵人的炮火,奮不顧身地沖向預定地點。經激烈戰斗,起義勝利,廣州蘇維埃政府成立,惲代英擔任秘書長。
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立即成了反動派的眼中釘。英、美、法、日等帝國主義的軍艦轟擊廣州市區,海軍陸戰隊在長堤一帶登陸;市內潰散的反動軍隊重新糾合,向起義軍反撲;國民黨軍隊在英美帝國主義的兵艦掩護下,猛攻觀音山。12日黃昏,葉挺和聶榮臻看到大批敵人從觀音山壓下來,形勢十分不利,遂下令撤退。惲代英一直堅持到12月13日深夜,才隨最后一批起義戰士撤離廣州,重抵香港。
廣州起義失敗后,中共廣東省委在香港召開全體會議,總結和檢討失敗的原因。李立三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主持會議,他認為這次暴動之所以失敗,是由于領導犯了軍事投機的錯誤,簡單地撤銷了惲代英等人的中共廣東省委委員、常委職務,一時間,造成省委內部的混亂。中共中央發現后,派鄧中夏抵港,擔任省委書記,糾正李立三的錯誤做法。不久,省委機關遭到破壞,鄧中夏被捕,中共中央又派周恩來趕到香港,召開省委擴大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惲代英和其他幾位被撤職的同志得以恢復工作。
三
在1928年6月于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上,周恩來當選中央委員,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又被選為政治局委員,和向忠發、項英、蘇兆征、蔡和森一起,當選為政治局常委,周恩來分管組織工作和軍事工作。
1928年秋,惲代英奉命從香港調到上海中共中央機關,任由周恩來兼部長的中央組織部秘書長。當時,很多在莫斯科學習的干部陸續應召回國工作,他們長期在國外學習,對國內的實際情況不很熟悉,為了使這些同志能盡快了解國內情況,明確當前的工作任務,中共中央根據周恩來的建議,決定在上海舉辦干部訓練班。
干部訓練班的工作由誰來主持,周恩來首先想到的就是惲代英。惲代英接受任務后,立即投入緊張的工作,很快就將訓練班開辦起來。訓練的內容包括軍事、組織、宣傳、工運、農運等課目,惲代英親自給訓練班的學員上課,給學員講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的形勢和地下工作的種種情況,講黨的當前任務,介紹紅區、白區黨的艱苦斗爭情況。
惲代英經常請周恩來、李立三等中共領導同志來訓練班作專題報告。只要惲代英邀請,周恩來再忙也必到。一次,周恩來跟惲代英開玩笑:“你聘我當教授,可別忘了給我開薪水啊!”“先記賬,先記賬!”惲代英樂呵呵地說,“待革命勝利了,由人民銀行給你總付。”周恩來與惲代英都會心地大笑起來。在艱苦危險的地下斗爭環境中,他們總是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
1929年初,惲代英調任中共中央宣傳部秘書長,同時負責編輯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惲代英每天早上總是挾著當天公開出版發行的幾家大報,從家里開始閱讀,路上和車上邊閱讀邊思考,走進辦公室就立即動手寫稿,風雨無阻。他的機要秘書張紀恩與他并坐,他每寫一字,張紀恩就跟著在鋼板上刻一個字,每期《紅旗》的《每日宣傳要點》都是一氣呵成,不到半小時就完成,快速發送到中共中央高級干部手中。周恩來對惲代英的這項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四
1930年3月,周恩來離滬去莫斯科參加聯共(布)第16次代表大會,向共產國際匯報中國共產黨的工作。周恩來去蘇聯后不久,惲代英因反對李立三的“左”傾冒險主義而遭到錯誤打擊,被調離中共中央宣傳部,到工人集中的滬東區任行動委員會書記。5月,李立三下達命令,為了迎接“紅五月”,要發動上海全行業工人大罷工,想乘亂占領上海。
作為行動委員會書記,惲代英直接負責組織并指揮工人罷工,他的夫人沈葆英的心時刻都在懸著。她知道,惲代英是被國民黨重金懸賞緝拿的人,卻天天在敵人眼皮底下拋頭露面,這不等于自投羅網嗎?對于妻子的擔心和關心,惲代英毫不畏懼地說:“黨的事業現在處在最困難的關頭。群眾在受難,在流血。為了讓群眾盡量少流血,我不能臨陣脫逃。眼前,是蔣介石用血手制造的人間地獄。要摧毀這座地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我為此而獻身,也是死得其所!”
沈葆英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1930年5月6日下午,惲代英帶著一包傳單到楊樹浦韜明路附近的老怡和紗廠門前等待接頭、聯系工作的革命同志,突然遇上國民黨搜查。惲代英猝不及防,遭到搜身檢查。巡捕見他身著短衣,一副工人打扮,卻戴眼鏡,身上還帶有自來水筆和手表,遂起疑心,隨后又在他身旁不遠處搜到一包傳單,便將他作為共產黨嫌疑分子押到巡捕房。被捕之后,盡管遭到敵人的嚴刑逼供,但惲代英一口咬定自己叫王作林,只是個臨時工,敵人見問不出什么,便將他轉押到國民黨龍華警備司令部看守所。
1930年8月,周恩來從莫斯科返回上海,獲悉惲代英被捕,立即組織力量進行營救。不久,因查無證據,惲代英被轉押到漕河涇監獄,以“煽動集合”的罪名被判了5年徒刑。1931年2月,惲代英又被轉押到南京江東門外的國民黨中央軍人監獄。
五
經過周恩來、陳賡等人的不懈努力和四處奔走,惲代英提前被釋放一事已經有了眉目。不料,一個多月后,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為了向蔣介石邀功,把惲代英供了出來。周恩來立即指揮中共中央機關和各負責人緊急轉移,并特別指示陳賡想辦法營救惲代英。
1931年4月28日,中央軍人監獄內如臨大敵,周圍布滿軍警,看守長提著手槍,陪著國民黨軍法司司長王震南,走進關押惲代英的牢房。惲代英知道來者不善,沉著冷靜地觀察著眼前發生的一切。王震南拿著惲代英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時的戎裝照片前來認人,并告知顧順章已叛變招供的事實。惲代英此刻明白,自己已經被叛徒出賣,事已至此,便挺直身子,輕蔑而自豪地說:“我就是惲代英!”
王震南急忙向蔣介石報告,已確認獄中化名王作林的“犯人”就是惲代英。
蔣介石又驚又喜,恨不得馬上除之而后快,但轉念一想,惲代英曾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又在中國青年中很有影響力,便下令先“勸導”一番,希望說服惲代英回國民黨工作。王震南聽了蔣的旨意,立即又趕回監獄,一見惲代英的面,便裝出一副同情相,假惺惺地命令看守長給惲代英打開鐐銬,然后十分討好地“勸導”惲代英,若肯回心轉意,脫離共產黨,便可在國民黨內獲得重用。惲代英鄙夷地掃了王震南一眼,嚴詞拒絕。王震南雖已氣急敗壞,但為了完成蔣介石交給他的勸降任務,仍繼續“好言相勸”,拿出勸降書對惲代英說:“惲先生,你只要在上面簽個字,就立即自由了!”惲代英態度堅決,橫眉冷對,表示堅決不做搖尾乞憐之舉。王震南仍不死心,繼續勸道:“惲先生,你可是黨國要犯,如果再執迷不悟,后果將不堪設想。”惲代英憤怒而威嚴地答道:“大不了一死!早準備好了,你轉告蔣介石不要再枉費心機了!”惲代英果斷地拒絕了敵人的誘惑和威脅。
蔣介石聽了王震南的匯報,見勸降的陰謀失敗,惱羞成怒,當即寫下手令:著立即將惲代英就地處決。敵人當天晚上就給惲代英戴上重銬,關進重犯牢房。
六
惲代英知道自己最后的時刻即將來臨,只覺得滿腔熱血在胸中沸騰,便舉起敵人妄想讓他最后寫自首書的毛筆在牢房的墻壁上,寫下氣吞山河的千古絕句——《獄中詩》:“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在獄中,惲代英還曾說過:“我身上沒有一件值錢的東西,只有一副近視眼鏡,值幾個錢。我身上的磷,僅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發出更多的熱和光,我希望它燃燒起來,燒掉過老的中國,誕生一個新中國!”
1931年4月29日,獄中陰暗的過道里傳來沉重的腳鐐聲,難友們不約而同探頭張望,只見惲代英神色坦然,昂首挺胸,邁著堅定的步伐,唱著《國際歌》走出牢房。難友們噙著熱淚,跟著他一起唱,目送他慨然離去。
敵人把惲代英押到獄中操場一角。前來監刑的王震南色厲內荏地狂叫:“惲匪代英跪下受刑!”惲代英雙眼冒火,嚴詞拒絕:“共產黨人是從來不下跪的!”面對荷槍實彈的軍警和如狼似虎的行刑劊子手,惲代英平靜且聲音洪亮地發表最后的演講:“蔣介石走袁世凱的老路,屠殺愛國青年,獻媚帝國主義,較袁世凱有過之而無不及,必將自食惡果……”
惲代英慷慨激昂的演講傳到不遠處的牢房內,難友們聽得清清楚楚,個個握緊拳頭,敵人驚恐萬狀。王震南急令劊子手行刑,執刑者竟兩手顫抖,好久也無法扣動扳機。王震南無奈,只得臨時換上另一個劊子手開槍。
槍聲響了,青年導師、一代英豪,年僅36歲的惲代英身中數彈,可仍在呼喊“打倒蔣介石!”“中國共產黨萬歲!”直至倒在血泊中。
當陳賡把惲代英壯烈犧牲的消息報告給周恩來時,兩人許久相對無語,默默流淚。
七
惲代英犧牲后不久,周恩來離開上海赴中央蘇區擔任中共和紅軍的領導工作,之后和毛澤東一道指揮紅軍勝利地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多年來,周恩來、鄧穎超一直深切地懷念著惲代英,曾托人到處尋找烈士遺屬沈葆英母子,但一直都毫無音訊,直到1938年。
原來,惲代英犧牲后,沈葆英為了革命工作,將兒子惲希仲交給叔叔撫養,她自己則改名換姓,繼續從事黨的地下工作,直到1938年,才在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見到周恩來和鄧穎超。在周恩來、鄧穎超的安排下,沈葆英去了延安。1942年4月,叔叔帶著小希仲穿過大半個中國,步行數千里,一路流浪,于1943年8月才輾轉到達延安見到沈葆英。恰巧,周恩來、鄧穎超夫婦由重慶返延安,在惲希仲到達延安的當天下午,他們就把沈葆英母子接到家里,親切敘談,還留希仲在身邊住了一夜,向他講述他父親惲代英的斗爭故事。
后來,在周恩來、鄧穎超的關懷下,惲希仲赴蘇聯留學,專攻飛機制造業,學成歸來后在上海從事技術工作,成為新中國航空領域的專家。惲希仲一直以父親為榜樣,為黨的事業默默奮斗,從來沒有因為自己是惲代英的兒子而向黨和國家要求過什么,一生都嚴格要求自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周恩來、鄧穎超曾前往南京雨花臺憑吊惲代英的英靈,1950年,惲代英殉難19周年時,周恩來于5月6日為《中國青年》雜志題詞,高度評價惲代英的一生:“中國青年熱愛的領袖——惲代英同志犧牲已經19年了,他的無產階級意識、工作熱情、堅強意志、樸素作風、犧牲精神、群眾化的品質、感人的說服力,應永遠成為中國青年的楷模。”
1953年5月,周恩來親筆抄錄惲代英那首著名的千古絕句——《獄中詩》,進一步表達對惲代英的懷念之情。周恩來留下的蒼勁雄渾的墨寶,是他與惲代英革命友誼的又一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