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昂

你還記得互相分享鏈接而不是火星文口令的日子嗎?還記得在網頁中搜索到自己想看的東西而不是毫不相干的內容嗎?頗為諷刺的是,以用戶體驗為先的互聯網大廠們,在十多年的劍拔弩張、流量搶奪中,創造出了最不方便用戶的互聯網生態。
經過多年發展,騰訊和阿里形成了兩大陣營,小巨頭們各選山頭,獲得流量、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字節跳動憑借短視頻和算法推薦技術快速崛起,成為足以對抗兩大寡頭的新勢力,卻一面苦求騰訊流量而不得,一面又轉向構建自己的虛擬王國……
近日,互聯網巨頭們在打造了多年的虛擬壁壘之后,終于打開了一個小口。9月18日,按照工信部“嚴防系統封閉,確保生態開放共享”要求,平臺慢慢公布了互相試探的第一步,但此舉是下定決心還是做戲,仍需觀察。

微信邁出謹慎一步

抖音屏蔽第三方鏈接公告
強監管之下,平臺反壟斷已行至深水區。9月9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開了“屏蔽網址鏈接問題行政指導會”,要求參會的企業,包括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陌陌等多家互聯網企業,在9月17日前要按標準解除對網址鏈接的屏蔽。
“開放鏈接”被多位市場人士視為打破巨頭們在各領域,既做運動員又做守門員的一次嘗試。雖然各大平臺都對此次整改做出回應,但實際情況又是如何?
率先回應的是最受矚目的騰訊,當日就發布用詞謹慎的聲明:堅決擁護工信部的決策,在以安全為底線的前提下,分階段分步驟地實施。繼QQ有限度對淘寶和抖音開放后,9月17日晚,微信正式發布調整聲明:用戶升級最新版本微信后,可以在一對一聊天場景中訪問外部鏈接,但群聊場景暫不支持。
阿里巴巴和字節跳動也紛紛在指導會后發布聲明,支持外鏈開放。阿里巴巴稱:“互聯是互聯網的初心,開放是數字生態的基礎。阿里巴巴將按照工信部相關要求,與其他平臺一起面向未來,相向而行。”
同樣坐擁短視頻巨大流量的字節也很“積極”,發布的聲明又意有所指:我們呼吁所有互聯網平臺行動起來,不找借口,明確時間表,積極落實,給用戶提供安全、可靠、便利的網絡空間,讓用戶真正享受到互聯互通的便利。
而對于搜索引擎百度來說,這當然是好事,“公司不存在相關問題。長期以來,百度始終堅持和呼吁開源開放、互聯互通,著力構建開放的互聯網生態。”畢竟它更希望的是各平臺能允許其進行爬蟲抓取,豐富其內容儲備。
在三大巨頭都表態之后,“破墻行動”如何落地也就成為重點。從對企業的影響以及各平臺反應來看,此次生態開放對擁有兩大國民級APP的騰訊系來說影響更大。
關注和壓力同在,這也解釋了為何騰訊是三巨頭中最先動作,邁出第一步的。當然,微信公布的部分開放訪問形式依然受到諸多限制,首先需要二次跳轉,其次也不支持轉發給好友、群聊或分享到朋友圈,
意味著騰訊真正有影響力的私域流量仍難為他人所用。但從積極的一面來看,微信已經不再徹底封殺淘寶、抖音了。
另一備受關注的短視頻APP抖音,從去年10月開始屏蔽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第三方來源的商品進入直播間購物車中,僅允許在私聊及某些個人號發布第三方鏈接。拼多多、微博等平臺,也同樣沒有任何動作,是否開放仍處于觀望狀態。
對于開放的緩慢,微信解釋是出于安全和用戶體驗考慮。微信數據顯示,2021年初至今,微信用戶對外鏈的投訴當中,77%集中在騷擾、欺詐和誘導三大類。對此,微信表示將在放開部分外鏈限制的同時,加強安全舉措,將設立外鏈投訴入口,對外鏈提供平臺的管理有效性設立信用分級,堅持用戶為本,將更多選擇權交給用戶。畢竟沒人希望開放后出現“砍一刀”滿天飛的情況。

微信不同程度的開放

視頻號可以直接訪問鏈接,但快手、抖音都需要經過二次跳轉中間頁
在安全考量之外,騰訊不大情愿的重要因素還是復雜的商業競合。
微信作為即時通信工具,手握中國最大規模用戶,第二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躍用戶數12.5億,同比增長3.8%;QQ月活躍用戶數5.9億,雖同比減少8.8%,仍是少有月活上億的APP。消費互聯網流量紅利見頂,也使平臺間面臨更激烈的商業競爭。無論是阿里巴巴還是字節跳動,對于讓騰訊放開生態限制、分享流量紅利的訴求始終不減。
截至發稿前,我們實測發現,現階段微信的互聯互通不僅進度緩慢,局限于某一個場景、某一項功能,而且開放模式還根據與騰訊關系的親疏遠近有所不同。說到底,這次開放實質是與騰訊系公司實現互聯互通,而與非騰訊系公司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