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民
賞讀山東畫家劉成生的系列山水畫作品,可以看到他致力于把傳統與現代、自然與理想融合,在中國畫的精神內涵與形式語言上都獨辟蹊徑,創造了一種可以稱為“水墨樂章”的視覺圖式。這種圖式既有別于傳統的隱逸山水,也有別于當代的新文人和實驗水墨,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貌,體現了21世紀中國畫從傳統文人畫向現代水墨畫發展的必然趨勢。

《暗香》 劉成生/作
劉成生的山水畫之所以與古人“不下堂筵,坐窮林泉”的傳統山水審美觀有很大距離,禪詩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禪詩的清凈澄明、洞徹通達,成為他超度自我生命和繪畫表達的契機,從而擺脫了從傳統到當代的各種程式的影響,別創了他自己的“水墨樂章”。
我喜歡劉成生作品的內斂蘊藉、以心造境。他近期的作品,以“虛、靜”為追求, 運用干濕濃淡的變化,力求線、面結合,筆墨追求蒼潤,體現了山水畫的大美神韻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山水畫創作原則。他講究以神造型,在有節奏意味的筆墨中尋求自由心境的表現,與長安畫派石魯的藝術理念一脈相承。他創造了一種超越國界的、與大自然相和諧的主觀式的畫風。
日月交替、煙云往復,展讀劉成生的山水畫新作,孰空?孰有?孰妙?山水混沌中隱然有靈明覺心的躍動。他的水墨樂章遂能一一抖落浮華。這種幻異的夢境與今天畫壇上許多繪畫是那樣的不同,樹雖然在恣意地伸展著,云雖然在低垂著要接近大地,但一切都有了生命的靈光。
此外,劉成生的山水畫是有意境的,他畫中的“境”因心而造,故與人不同,別有一番中國式的超現實之境,是禪詩與自然造化的交融,是物理山水與心理山水的物我合一。在這一點上,體現了畫家在藝術上對自我意識的確信,也是有獨立人格和獨立審美追求的藝術家應有的一種品格。劉成生在山水畫中要通過水墨“造境”而與大自然碰撞,由“境”的營造通往大自然“界”的確立。因此他的畫力求追述心意、抵達心境,實現空靈與澄明的境界。
劉成生也擅長花鳥畫,他的花鳥畫富有野逸之氣,遵循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創作原則,作品形神兼備、不纖不霸,他追求的并非形質的逼真,他更看重的是作品的氣勢、氣韻和氣質。他注重在萬千變化的詩意生活中體悟造化之道,以藝術家的情懷去表現自然之美。從其作品看出,他巧妙地引入水墨寫意之境,在畫面中,畫家的筆墨表現功能、傳情功能、形式美功能,三者兼而有之,融為一體。加之以書入畫,故他的用筆疾徐得法、沉實蒼勁,與章法布局結為一體,從而使其作品流露出奇崛清麗之風神,讀來如同詩歌散文,畫中藏意境,畫外有余音,洋溢著濃郁的文學氣息,耐人細品。他追求筆墨情趣且格調清純,他的作品遠觀氣象高古、筆墨精致,近看豐滿充實、嚴謹精當,使觀者能感受到傳統水墨的無窮魅力。

《綠梅》 劉成生/作
劉成生從生活中走來,吸收著古往今來眾多繪畫大師留下來的藝術養分,并不斷地轉化為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獨特感受,通過他近期的作品可看出,他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寫出畫家的胸中萬象,在藝術的道路上,劉成生是一位永不止步的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