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梓杰



書法結構是對一個字里各筆畫以及字的外形的安排,又稱“結字”或“結體”。或許有同學會問,學結構有什么用呢?練字不就是練好一撇一捺,組合在一起就行了嗎?事實上,一個字的結構直接影響到字的美觀,特別是在硬筆書法中,結構對字美觀程度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同時,結構也是學習書法過程中的難點。初學者往往因為沒理解結字的規(guī)律而盲目練習,從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那我們應該怎樣學好字的結構呢?下面這些經驗也許能夠幫助到你。
每個字都有它的特點,我們是不是要學習每個字的結構呢?其實不然。字形結構是有規(guī)律的,不論字的形態(tài)和風格如何變化,在字的外形上有一些規(guī)律是不變的,比如字的外圍點畫有一定的規(guī)律,這個規(guī)律包括點畫形成一條直線或者曲線。只要我們掌握了這些規(guī)律,就能舉一反三。
剛開始學結構,先要從“平正”入手,做到平穩(wěn)端正,有一定基礎后,再追求復雜的字勢。那要怎么“平正”呢?我們以楷書為例,列舉一些結構的規(guī)律。
一、字的外圍筆畫可以形成弧線規(guī)律
例如“高”字(例字來自《顏家廟碑》),字的外圍筆畫用圓圈標示,其所形成的規(guī)律用線條表示(下同),觀察可見,左邊:點的左側、橫的左端、豎的頭部形成一道弧線;右邊:點的頭部、橫的右端、橫折鉤的折處和下面的豎鉤也形成弧線。這樣處理讓“高”字顯得外形端莊飽滿,變化中不失規(guī)矩,體現了漢字書法協(xié)調、和諧的藝術特點。
二、字的外圍筆畫可以形成斜線規(guī)律(不能是水平線或豎直線)
漢字中一般形成斜線,較少形成水平線或豎直線的規(guī)律。下面是錯誤例子。
有些同學在練習寫“照”字時,字的右邊兩個橫折處和第四點形成了豎直線,如右圖。這是不對的。
此外,“照”字的頂部也幾乎形成水平線,如下圖。同樣不對。
字的外圍筆畫形成水平線或豎直線的情況,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這樣處理容易導致整個字的外形不夠飽滿圓融,缺乏美感。所以,我們在處理書法結字時應該盡量避免上面這兩種情況。
下面是正確的示范(例字來自《多寶塔碑》)。
例字中的上部外圍筆畫形成了一條向右上角傾斜的斜線,而右側上部形成向右下角傾斜的斜線,右側下部則形成向左下角傾斜的斜線。這樣處理使得“照”字既不呆板,又不雜亂,顯得端莊而靈動。
又如有些同學練習時寫的“清”字。
右半部第一橫和第二橫的開頭和結尾均形成了豎直線,這樣處理顯得呆板,缺乏靈動感。
下面是正確示范(例字來自《顏家廟碑》)。
例字中的第一橫和第二橫左端形成了一定的坡度,是斜線;第一橫和第三橫左端也形成了斜線。同時,第一、第二和第三橫右端形成了明顯的斜線。這樣處理使得“清”字筆畫之間的排列規(guī)律富有藝術性,而不是機械地堆疊,產生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從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字的外圍是很重要的,我們在寫字的過程中應該盡量遵循上面說的這些規(guī)律,讓外圍筆畫形成斜線或者弧線,盡量避免形成水平線或者豎直線,從而讓自己的作品更飽滿、靈動,具有美感。
三、字的外形需要飽滿,并盡可能接近圓形
以上圖中的“歸”字為例(例字來自《顏家廟碑》)。例字的左側形成了弧線,右側也遵循弧線規(guī)律,整個字形顯得飽滿圓融。
又如下圖中的“歸”字(例字來自《智永真草千字文》)。
例字的左邊、右邊分別形成了弧線,上部和下部分別形成了斜線,字形顯得飽滿、美觀。
如果不注意這一字形規(guī)律,我們極有可能出現下圖中的問題。
在這一例子中,字左側的筆畫形成了豎直線,導致字形結構顯得不夠飽滿。
對字形的處理還有一種誤區(qū),就是字的外形直線過多,缺少曲線,導致字形呆板,如下圖中的“明”字。
該字左邊的豎、右邊的豎鉤都是豎直線,上部、下部的外圍筆畫也連成一條直線。雖然上部外圍筆畫形成的直線微微傾斜,不是水平線,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由于字的外形直線過多,最終還是導致字形呆板。
正確的示范如下。
上圖中的“明”字,左邊的豎和右邊的豎鉤都不是豎直的,它們都有一定弧度。這樣一來,整個字形外圍更接近于圓形,從而獲得一種飽滿的效果。
以上就是書法結構中,對字的外形進行處理的一些規(guī)律:字的外圍筆畫需要形成一定的直線或弧線,但不能是水平線或豎直線,并且讓外形盡可能地接近于圓形。規(guī)律雖然簡單,但是由于漢字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和包圍結構等,所以需要同學們十分熟悉并能靈活運用各種結字規(guī)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處理。總之,我們需要在學習過程中認真讀帖,多體會經典字帖中的處理方法,先理解再練習,這樣學習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們欣賞了幾個例字,并在對比中發(fā)現,書法家在處理漢字外形的時候,是有規(guī)矩的。這個規(guī)矩在書法中叫“法度”。當然,書法的規(guī)矩不只有這次介紹的字的外形的規(guī)矩,還有其他很多如筆法、字內部的規(guī)矩、字之間的規(guī)矩,等等。以后咱們再一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