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6月29日,馬毛姐坐在輪椅上,被抬進人民大會堂,推上“七一勛章”領獎臺。這位短發、圓臉的老太太,是聞名全國的“渡江英雄”,在渡江戰役中手臂中彈依然咬牙堅持,6次橫渡長江,運送3批解放軍成功登岸。她一生淡泊名利,默默為人民服務。
渡江戰役中的英勇女舵手
馬毛姐出生在安徽省無為縣一個貧苦的漁民家庭。1948年,無為解放了。馬毛姐第一次知道了“吃飽飯”是什么感覺。
1949年春天,解放軍部隊準備橫渡長江。馬毛姐聽人說村里貼出征集渡江民船的公告,她連蹦帶跳地回到家,找到哥哥說:“我要送解放軍過江,到南京去抓蔣介石!”那天,她和大哥瞞著父親,跑到十幾里外的鳳凰頸船舶站報了名,要在解放軍渡江時當水手。
國民黨軍隊從無為逃過長江時,把大部分木船都拖到了長江南岸,無為百姓只有把少部分船只隱蔽在港汊里,或者鑿沉到河里、塘里,才未被國民黨軍拖走。為了幫解放軍籌集到足夠運送官兵的船只,馬毛姐不僅自己和哥哥報名,還幫著解放軍和區鄉工作隊挨家挨戶地說服村民把那些沉在水里的船只撈出來。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無為縣就征集到了200多艘可運送官兵的船只。
1949年4月20日下午4點,參加渡江的船只紛紛從長江北岸的內圩、蘆葦叢中劃到了大堤邊,準備過江。下午6時左右,參加渡江的船只都到達長江岸邊,渡江突擊隊員們開始上船準備出發。4條船組成先鋒隊,馬毛姐家的船就是其中之一。
這時,人們發現了穿梭在人群中的馬毛姐,大家計議著:“她委實太小了,又是個女孩子,一會兒打仗會被嚇壞的。”于是四五個同志走上前去,一面勸說,一面將馬毛姐拉下了船。馬毛姐哭著嚷著硬要回船上去,最終還是被戰士們阻攔住了,第一批運送解放軍的船只向江對岸劃去。但馬毛姐并沒有放棄,她仍舊坐在江岸上守候,等到她哥哥駕船回來第二次載運戰士們過江的時候,她不顧別人怎樣阻止,堅持跑上船去,擔任起舵手來。就這樣,馬毛姐穿著滿是補丁的小棉襖,載著30名解放軍,從無為縣白茆洲駛離江岸。哥哥扯帆、妹妹掌舵,小船向暗黑如墨的長江南岸進發。
船到江心時,對岸槍炮聲大作,激起了一陣陣的水柱和巨浪,突擊隊有兩艘船被敵人炸飛了。在這個生死時刻,馬毛姐高聲叫道:“哥,沖過去!不能停!不然我們也會被炸沉的!”
敵人在長江南岸不斷地投放照明彈,飛機也在江面上來回飛,子彈像雨點一樣密密麻麻落下。正當馬毛姐在奮力掌舵時,一發流彈打中了她的右肘,血流了出來,浸透了她的破棉襖。她強忍疼痛,用解放軍戰士教給她的救護知識迅速給自己包扎,然后繼續掌舵。
40分鐘后,馬毛姐所駕的船到達了南岸,熟悉地形的她還帶傷引領解放軍爆破手掃除南岸敵人碉堡,為后續部隊上岸清除障礙。接著,她又趕回船上,繼續橫渡長江,運送解放軍戰士。那天晚上,她一共橫渡長江6趟,把3批解放軍運到了長江南岸。
渡江戰役結束后,無為縣召開慶功大會,馬毛姐被巢湖軍分區支前司令部授予“一等功臣”稱號。在渡江功臣中,她年齡最小,而且又是一個小姑娘,她的英雄事跡開始廣為流傳。
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1年,馬毛姐受邀赴北京參加國慶典禮。10月3日晚,毛主席和中央領導與各地代表一起看戲,馬毛姐做夢也未想到,她竟坐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中間。開演前,周總理指著馬毛姐,低聲向毛主席說:“主席,她就是您邀請來的渡江小英雄。”第二日,毛主席又派車把馬毛姐接到中南海的居處吃晚飯。席間,毛主席說:“你這么小就這么勇敢,不怕犧牲,很了不起。但不要驕傲,不要翹尾巴。”當時,組織上安排馬毛姐到炳輝烈士子女學校讀書,毛主席知道后,勉勵她要好好學習,將來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并在馬毛姐的紀念本扉頁上留下了“毛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珍貴筆跡。
1954年6月,年滿18周歲的馬毛姐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是黨給了我一切,黨叫我干啥就干啥,我要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做好革命戰爭故事的宣講員”。
全心全意做好人民的服務員
1957年,馬毛姐從巢縣速成中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她先后在合肥車站麻紡廠、針織廠、被服廠、帽廠、東風服裝廠車間工作。1990年離休前,她任原合肥市服裝鞋帽工業公司副經理。
“廠里干活搬運東西,她總是帶頭干;大家有困難,找她準能解決……”
“她一直拿的是單位里最低級別的工資,每次工資評級,她都把機會讓給他人。可以說,她一直保持著共產黨員的本色,既樸實,又能干……”
這就是老工友、老同事心中的馬毛姐。
“我們要付給她500元勞務費,但被她謝絕了。她說她是共產黨員,要講貢獻,再說了,這本就是她應該做的。”1998年10月,八一電影制片廠籌拍紀念渡江戰役勝利50周年影片,馬毛姐受邀參與拍攝,這是她留給制片人的感動一幕。
離休后,馬毛姐自己給自己安排了一項新工作:做一名宣講黨的革命歷史故事的義務宣傳員。
“回去就把我的勛章送到渡江戰役紀念館,給后面的人看看,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共產黨給的,要永遠跟著黨走。”走出“七一勛章”頒獎儀式會場,馬毛姐叮囑同行的二女兒。在馬毛姐的心中,始終有一面紅色旗幟指引著她,向前、向前,繼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