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宇寧
有人說“閱讀的邊界,就是認知世界的邊界”,心跟著眼睛去腳所不能及的地方游歷,從而抵達腳所無法抵達的地方。從甲骨文、竹帛、羊皮、紙張等有形閱讀,到現代的網絡閱讀、有聲閱讀、手機閱讀,閱讀的形式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世界的邊界似乎也在無限延伸。
閱讀有邊界嗎?當然有。對于大多數人來說,特別是碎片化閱讀時代,讀書的價值取向更偏重實用。莘莘學子,孜孜以求,大多會選擇讀一些與考試相關的書籍,畢竟分數才是硬道理;年輕人更傾向于成功勵志,繁重的課業和工作,內心深處的渴慕,傾向于成功也無可厚非;喜歡養生的,自然會讀一些健康保健類書籍,以求解決些實際問題;喜歡旅游的,會讀一些旅游類書籍,腳步無法抵達,眼睛過過癮也是好的。大多數人都是因習慣而閱讀,因興趣而閱讀,在舒適區里慢慢游弋。
讀書也有舒適區嗎?當然有。在熟悉的區域,讀一些相對感興趣的內容,詼諧的筆法,養眼的圖畫,追求輕松愉悅的感受,追求視覺上的享受,不用思考,更無所謂得失,是“殺”時間的一種方式,卻沒有提升自己的空間,或提升的空間相對很小,無法拉動上升的曲線,收獲寥寥。
閱讀無邊界,可以讀的書實在太多了,需要讀的書也太多了,豐富的種類會帶給人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只是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生命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選擇一本值得閱讀的書,是一門學問。
對于會讀書的人來說,經典具有永恒的魅力,只有經過時間的淘洗,經過生活的檢驗,遺落在歲月沙灘上的珍珠,才具有不朽的光芒。閱讀傳世之作,在書香中檢閱自我,豐富閱歷,提升品位,構筑自己的人生坐標。閱讀經典,開闊眼界,滋養人生,豐盈靈魂,構筑自己的精神世界。
輕松的讀物或許會引人入勝,但卻很難有更多的收獲。難“啃”的書籍,如果堅持“啃”下來,一定會受益匪淺,帶著探索的精神,一點點打開閱讀的邊界。還有一種書,高深而專業,即使再用力也推不開這扇門,如果真的推開了,你會發現一個奇妙的世界展現在眼前,別具洞天,驚喜連連。
喜歡讀書的人,會在瑣碎繁雜的事務中擠出時間,去體驗閱讀的快感。多讀一本書,就能多一個角度看世界,多一個角度就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量的積累會有質的變化,會不斷地提高認知層面,只有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俯瞰人生,縱觀全局。
有一句話說得好:“健身和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健身是自己的事兒,讀書也是自己的事兒,花一點時間成本或一點經濟成本,就能進入一個嶄新的世界。拓寬閱讀的邊界,才能拓寬人生的廣度與高度,跟著作者的視角去體驗未知的領域、未知的空間、未知的事物、未知的世界,在書的海洋里遨游。讀書,是人生最大的捷徑,多讀書,讀好書,讀有價值的書,汲取精華,吸收養分,就是為自己攢下最大的一筆財富。
英國作家伍爾芙說:“一個人使自己成為自己,比什么都重要。”閱讀是抵達遠方的方法和路徑,拓寬閱讀的邊界,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人生的視野,在非舒適區探索、積累、思考,挑戰自己的閱讀邊界,從而抵達更廣闊的世界。
閱讀的美好,在于更加有效地打開自己,學會接納、包容和原諒,使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使閱讀成為人生的一部分,使精神世界更加深邃而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