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 燕
(寶武集團鄂鋼公司,湖北 鄂州 436000)
寶武集團鄂鋼公司軋材廠棒二車間加熱爐原來為通道式加熱爐,于2003年開始運行,2008年進行了一次改造。改造后是一座燃料為高、焦混合煤氣的雙蓄熱、步進梁式加熱爐,有效尺寸24m*9.8m,改造后運行已達10年,存在較高的安全、設備風險運行。在2018年的環保督查過程中,被點名批評煙氣無組織排放,定為環保重點整改項目,且加熱爐爐壓高、爐體冒火對爐外設備損傷大、能耗高,煙氣外泄安全風險大。
隨著國家環境保護政策要求的提升,鄂鋼面臨著巨大的環保壓力。棒二加熱爐作為鄂鋼主軋線的龍頭設備,因增產需要,長期超負荷運行,燃燒能力不能夠滿足鄂鋼的效益需求,同時也不能滿足能源節約及環保指標的要求,在目前“節能環保、降本增效”的大環境下,存在巨大的成本和環保劣勢,燃燒系統改造升級,迫在眉睫。
2019年,軋材廠對棒二加熱爐進行了全面改造升級,改造后加熱爐實現了煤氣零泄漏、能耗低、操作方便、加熱質量好、產量高等目標。
棒二加熱爐在2008年的爐體大修中,燒嘴磚為直接和爐墻一體澆筑,蓄熱式再在外面和爐墻鋼板進行焊接,此處焊接在結構上沒有密封。在生產過程中,煤氣會從此焊接縫隙處竄出,形成微爆或者冒火現象,存在安全風險。
另外爐墻內裂紋較多,局部爐墻有翹曲的情況,存在剝落、垮塌的風險。爐體密封性差,加熱段爐墻外皮溫度超過200℃、爐頂表面溫度超過350℃、爐底鋼板溫度150℃左右,爐膛熱損失大。
蓄熱箱體積小,導致蓄熱體容量小,蓄熱能力不足。空、煤氣預熱溫度降低,排煙溫度升高,經常出現超溫報警現象。
由于加熱能力不足,存在鋼坯在爐時和強化加熱現象,從而造成鋼坯加熱質量下降,鋼坯坯斷面溫差大,氧化燒損嚴重等缺陷。
原燃燒系統采用集中換向,每換向一次有3秒鐘煤氣向大氣直排,屬于重大安全及環保隱患。且燃燒狀態和排煙狀態切換時不可避免地存在煤氣短路泄漏,造成煤氣浪費。
爐壓、爐溫不能自動控制,人工操作滯后且隨意性較大,操作精度低,操作頻繁,勞動強度大,且爐溫、爐壓控制不穩,波動大。
棒二加熱爐水梁及水封槽屬于超期服役,已經疲勞、碳化嚴重,多處漏水,存在較大運行風險。
加熱爐升級改造標準:技術先進、操作可靠、各項指標先進,節能、環保。
(1)加熱爐砌體全部拆除,重新施工。砌體重新設計,對爐墻的兩側墻進行重新砌筑,通過改變爐墻鋼結構立柱的分布,加熱爐內寬(9800mm)不變,將棒二的爐墻厚度由現在的1000 mm降低為500 mm。
(2)對現有加熱爐侵蝕較嚴重的爐頂進行拆除,將爐頂抬高200mm,增加上部爐膛空間。
(3)重新設計爐底砌體,爐底減薄,增加下部爐膛空間100mm。增大整個加熱爐的燃燒空間。
原爐體尺寸:
加熱爐砌體全長------------25648mm。
加熱爐有效長--------------24060mm。
爐子砌體外寬---------------11800 mm。
爐子內寬-------------------9800 mm(爐墻厚度1000mm)。
加熱段上爐膛高度-----------1400 mm。
均熱段下爐膛高度-----------1800 mm。
原燃燒空間:24.06×9.8×3.2=754.5216m3。
改造后加熱爐主要尺寸:
加熱爐砌體全長--------------25648mm。
加熱爐有效長----------------24060mm。
加熱爐砌體寬-----------------10800mm。
加熱爐內寬-------------------9800mm。
上部爐膛高度-------------------1600mm。
下部爐膛高度-------------------1900mm。
改造后燃燒空間:24.06×9.8×3.5=825.258m3。
燃燒空間在原基礎上增大了9.38%。
通過爐墻減薄內縮的方式,將節省下來的空間用來加大蓄熱箱,蓄熱燒嘴由原來的內嵌式改為外拉式蓄熱燒嘴,將擋磚及蓄熱體的安裝位置全部移到爐墻以外的蓄熱箱箱體內,爐墻內只留下燒嘴噴口,在保證爐墻穩定的情況下可以將蓄熱箱做得更大,安裝更多的蜂窩體,提高加熱爐的供熱蓄熱能力。同時蓄熱箱噴口改為剛玉質的預制燒嘴磚,耐侵蝕、耐沖刷。提高了爐體使用壽命,極大程度地降低了煤氣泄漏風險,提高了燃燒系統安全性。
換向閥乃蓄熱式加熱爐的關鍵設備,因其動作頻率高,必須保證其可靠性。改造后全部采用雙執行器二位三通換向閥。原煤氣三通換向閥閥板動作由兩個垂直排列的限位器檢測,閥板在任一位置,都會形成氣體通路,故障率高,且安全系數低,維修工作量和備件費用較高。現將原三通閥改為性能優越的雙關式三通閥,采用立式雙列布置,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區別為閥板動作是通過兩個氣缸分別驅動,并且分別由兩個電磁閥進行控制。該閥能實現先關后開,作為煤氣換向閥使用時,能有效避免煤氣與煙氣互竄現象,使用更安全。且在斷電及排煙溫度超高時,該閥可以實現雙關,使系統運行更安全,也有利于加熱爐檢修及加熱溫度控制。
燃燒控制系統的PLC軟硬件全部更換,爐頂煤氣管道重新布置,將原來的集中換向方式改為分散換向。系統根據人工設定的溫度目標,在燃燒中及時迅速地自動調節空氣和煤氣的流量,可以精確修正空燃比,確保爐膛溫度的穩定性。解決了因現場操作人工監控不足導致的爐壓波動較大,能耗高、加熱不均等問題。
加熱爐實現智能燃燒后,可適應煤氣熱值及壓力的大范圍波動干擾,維持合理空燃比例,提高了燃燒的效率,節能降耗。同時,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生產效率更高、生產成本更低,燃燒控制系統運行更加安全穩定可靠,設備運轉更安全。
(1)爐內所有水梁、水梁立柱及水封槽全部更換。
(2)排煙系統原有引風機3臺,2用1備。設計上倒換不方便,基本失去了備用的實際功能,同時原排煙風機能力不足,供大于排,導致爐壓高,此次改造,拆除備用風機,2臺利舊風機作為備用風機,新增2臺引風機(200KW)作為主風機。
(3)各段煤氣流量檢測和氣動調節閥均重新設計采購安裝,煤氣流量采用圓缺孔板流量計,空氣及煤氣調節閥均采用氣動調節閥。所有熱電偶及熱電阻全部換新。為燃燒系統實現自動控制提供必要條件。
加熱爐改造前后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對比如下:

表1 改造前后技術經濟指標對比表
加熱爐升級改造完成后,加熱能力得到了提升,冷坯加熱能力達到了137t/h,滿足軋線提產增效的需求。同時鋼坯加熱質量得到了提升,鋼坯斷面和長度方向溫差減小。
升級改造后,爐壓降至30Pa以下,爐子絕熱效果加強,煙溫下降明顯,爐周溫度降至70℃以下,蓄熱損失和散熱損失大大減小,爐周環境大為改善。加熱爐周圍實測煤氣泄漏量為零。
加熱爐燃燒系統升級后,實現了三段爐溫自動控制、三段空燃比自動控制、爐壓自動控制等功能,控制精度和水平大大提高,消除了人工操作的不利因素。工人勞動強度降低,操作環境得到改善。
新的外拉式蓄熱箱增大了蜂窩體安裝體積,增大燃燒系統的蓄熱能力,降低排煙溫度,增加預熱溫度,從而降低煤氣消耗量,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時,燃燒系統升級后,實現了爐溫和能源消耗的優化控制。在滿足軋線產量和加熱質量的條件下,使坯料出爐溫度最準、斷面溫差最小,坯料表面脫碳最少,燃耗最低。
雙執行器兩位三通換向閥的應用,大大提高了加熱爐的本質安全水平。
寶武集團鄂鋼公司棒二車間蓄熱式加熱爐升級改造后,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得到了大幅度提升,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棒二生產線的安全、高產、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