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榮,馮昊蘇,吳振忠,黃日圣,徐 濤
(安徽富凱特材有限公司,安徽 宣城 245300)
安徽富凱特材有限公司是國內大型不銹鋼特材生產基地,集不銹鋼特材冶煉、軋制、穿孔為一體。2205雙相鋼年產量20000余噸,其中60%以上需要經軋鋼生產線軋制成∮60-∮130圓棒。2205雙相鋼經軋制之后,表面裂紋率高達10%~15%,報廢率在5%以上,本文通過對2205雙相鋼圓棒表面裂紋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工藝優化,提高圓棒產品的合格率。
化學成分:
2205雙相鋼經過固溶之后材料中的鐵素體組織和奧氏體組織各占50%,實際生產中鐵素體相占比45%~55%,奧氏體相占比55%~45%。2205雙相鋼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和耐蝕性能以及良好的焊接性能,在石油、天然氣、海洋工程等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它的屈服強度是奧氏體不銹鋼的兩倍,這一特性使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可以減輕重量。由于其Cr和Mo含量都很高,因此具有良好的耐酸堿腐蝕和點腐蝕的能力。
2205雙相鋼圓棒主要生產工藝如下:
合金+返回料→35t槽式電弧爐熔化原料→35t氬氧精煉爐脫碳精煉→35tLF精煉爐二次精煉→R10米弧形連鑄機生產200*200方坯→方坯精整→天然氣加熱爐加熱→650軋機開坯→平立交替式六連軋機軋制成圓棒→矯直、平頭、檢驗、入庫。
2205圓棒裂紋主要形態示意圖如圖1、圖2所示。

圖1 沿軋制方向呈直線分布的裂紋,一般為對稱出現(裂紋代碼:L01)

圖2 在圓棒上呈無規律分布的橫向裂紋(裂紋代碼:L02)
2205圓棒軋制過程中中間方裂紋形態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裂紋分布在中間方四個角部(裂紋代碼:L03)
各種裂紋缺陷占比見表2。

表2 各種裂紋嚴重程度及占比
L01裂紋從裂紋形態上分析,主要為200*200連鑄方坯經650軋機開坯后,在左右兩個面存在高度2mm~4mm高度的耳子,進入六連軋之后,耳子被壓入基體造成。由于凸起的耳子與空氣的接觸面大,耳子部分散熱較快,溫度低于基體溫度,熱塑性與基體不一致,連軋時被壓入基體之后,會在原位置形成直線型的裂紋。同時耳子表面的氧化皮也會被壓入基體,形成圓棒次表面夾雜。
L02裂紋出現頻率最高,裂紋深度最深,造成的報廢率也最高。取裂紋處試片,用10%草酸溶液電解腐蝕,在蔡司Axio lmagre.A2m金相顯微鏡下觀察,如圖4所示,裂紋附近存在大量的二次相析出。雙相鋼析出的二次相主要為σ相,σ相屬于脆性相,會嚴重降低材料的熱加工塑性,σ相主要析出溫度區間為850℃~1000℃,因此2205雙相鋼在加熱和軋制過程中要盡量避免或者快速通過此溫度區間。

圖4 L025裂紋金相分析圖片(100X)
L03裂紋2205雙相鋼經過650軋機開坯之后出現在中間方的四個角部。2205連鑄方坯四個角的R角為8mm,連鑄坯經加熱之后進入650軋機,四個角的散熱較快,在進入650軋機時,角部溫度比面上的溫度低20℃~50℃,造成角部熱塑性和面上熱塑性不一致。另外,在650開坯過程中,角部為熱應力比較集中的區域,在熱軋過程中,出現裂紋的傾向更高。
L01裂紋主要為開坯之后產生的耳子再次壓入基體造成,經過生產實踐總結,對650軋機孔型進行適當調整,如表3所示。

表3 650軋機孔型調整前后孔型數據對比
孔型調整之后,前幾道次采用大壓下量,后續道次壓下逐漸減小,L01裂紋出現頻率降低至0.3%左右,L01裂紋得到有效解決。
L02裂紋主要形成原因為材料在850℃~1000℃溫度區間長時間停留造成二次相析出。在制定加熱爐加熱曲線的時候,需要使連鑄坯的溫度快速通過這一溫度區間,調整后的加熱曲線如圖5所示。調整之后,L02裂紋出現頻率降低至1.1%以下。

圖5 調整之后200*200連鑄坯加熱曲線
針對L03裂紋,中間方容易出現角部裂紋,對200*200連鑄坯R角進行調整,將200*200連鑄坯R角由8mm逐步提高到20mm,R角達到20mm之后,中間方角裂問題出現頻率降低到0.25%以下。
通過對2205雙相鋼圓棒生產工藝的優化和實踐,將2205雙相鋼圓棒裂紋率降低至2%以下,報廢率降低至0.3%以下。
2205雙相鋼圓棒裂紋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通過分析,裂紋主要由開坯孔型不匹配產生耳子、加熱制度不合理,材料表面出現大量脆性二次相、連鑄方坯R角不合適等。
針對以上三個主要原因,制定相應的改進優化方案,有效的降低了2205雙相鋼圓棒裂紋率,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