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昭安
孝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然何為“孝道”?本期分享孔子與弟子曾參談論“孝道”的一則故事,希望能給讀者帶去一些啟示。故事根據《孔子家語?六本·第十五》改編,原文為:曾子耘瓜,誤斬其根。曾晳怒,建大杖以擊其背,曾子仆地而不知人久之。有頃乃蘇,欣然而起,進于曾晳曰:“向也參得罪于大人,大人用力教參,得無疾乎。”退而就房,援琴而歌,欲令曾晳而聞之,知其體康也。孔子聞之而怒,告門弟子曰:“參來,勿內。”曾參自以為無罪,使人請于孔子。子曰:“汝不聞乎?昔瞽瞍有子曰舜,舜之事瞽瞍,欲使之,未嘗不在于側;索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故瞽瞍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烝烝之孝。今參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義,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殺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參聞之,曰:“參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謝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