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內容簡介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講述了一個名叫圣地亞哥的男孩尋夢的故事。圣地亞哥是一個牧羊人,他連續做了兩個相同的夢。夢里一個小女孩告訴他,埃及金字塔有一批財寶。為此,他找了一個吉普賽女人為他解夢,但他并沒有理解。就在他決定忘了這個夢的時候,他在一個廣場上遇見了撒冷王。撒冷王給了他指引,還讓他理解了“天命”對人有多重要。之后男孩便開始了他的尋夢之旅。
在旅途中,他穿越海峽,來到非洲,又橫穿撒哈拉沙漠。途中他遇到了一個騙走他所有錢財的騙子,一個糖果商人,一個水晶商人,一個尋找煉金術的英國人,還有他的真愛法蒂瑪,以及最終指引他找到金字塔的煉金術士。
在這個過程中,圣地亞哥一步步成長,“認識到了他做牧羊人時根本不可能會認識的東西”,他開始理解“預兆”和“天命”的重要性,領會“maktub”(命中注定)的真正含義,知道法蒂瑪是他天命的一部分,等等。在找到金字塔之前,他用“心靈”的語言與沙漠、風、太陽以及寫就一切的手對話并且變成了一會兒風。
最后,他找到了金字塔,那個“會讓他流淚的地方”,但他并沒有在那里挖到財寶。最終他從幾個難民的話里得知,那批財寶就在他當初做夢的那個教堂的地下……
這本書并不僅僅是一部象征主義的小說,更是一本告訴我們該如何看待夢想,如何看待人生,如何看待世界的哲理書。你還記得你曾經做過的夢嗎?哪怕只是一瞬間的念頭。堅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吧,那是你的天命。“當你真心渴望某種東西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協同起來幫助你實現愿望。”
2.推薦理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象征性作品,旨在啟示人們實現夢想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勇氣、智慧、執著和經受考驗。小說通過圣地亞哥在尋夢途中學到的許多教導,展示了精神追求與現實沖突的一種融合。
不僅書中的許多細節和每一個小的故事都經過作家的精心設計,帶有強烈的象征色彩,而且整個故事的結局也有其深刻的象征意義:你的財寶其實就在你的身邊,但只有經歷過一番艱難險阻之后,你才會發現它。
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寓言故事,蘊涵著無盡的人生智慧,幾乎每一句話、每一個細節都令人回味不已,給人多方面的人生啟示,教你如何領悟人生,如何煉得人生真金。它們不僅可以作為青少年的人生向導,也是所有追求理想的成年人的人生向導。
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柯艾略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煉金術士”。西方評論家把本書譽為影響讀者心靈一輩子的現代經典。
3.經典書摘
男孩隨便岔開了話題,沒有回答。他確信這個問題女孩永遠無法理解。他繼續講述路上的經歷。女孩那雙酷似摩爾人的小眼睛一會兒因害怕而瞪得渾圓,一會兒因驚奇而瞇成一條縫。時間流逝,男孩開始期盼這一天永遠不要結束,期盼女孩的父親一直忙碌下去,可以讓他在此等上好幾天。他感覺自己正生起一種過去從未有過的沖動:永遠定居在這個鎮子。他感覺,和這個黑頭發女孩在一起,每天都會是新的一天。
然而那個商人最終還是來了。他讓圣地亞哥剪下四只羊的毛,然后付了相應的錢,讓男孩隔年再來。
四天后就要再次去那個鎮子。圣地亞哥既興奮又忐忑:也許那個少女已經把他忘了。有很多賣羊毛的牧羊人去那個商店。
“沒關系。”男孩對他的羊群說,“我在其他村鎮也認識別的女孩子。”
但是,他內心深處明白,這對他很重要。不管是牧羊人、海員,還是推銷員,總會有一個地方令他們魂牽夢縈,那里會有一個人讓他們忘記自由自在周游世界的快樂。
天剛破曉,圣地亞哥便趕著羊群朝日出的方向走去。這些羊永遠不需要拿什么主意。他想:也許這就是它們一直跟在我身邊的原因。羊唯一需要的就是食物和水。只要他了解安達盧西亞最好的草場,羊群就將永遠跟隨他。即使日復一日在日出日落之間苦熬,即使在其短暫的一生中從未讀過一本書,也不懂人的語言,聽不懂人們講述的新鮮事,只要有水和食物,它們就心滿意足。作為回報,它們慷慨地奉獻出羊毛,心甘情愿地陪伴著牧人,時不時還奉獻出自己的肉。
如果我變成魔鬼,決定把它們一只接一只殺死,它們也只在整個羊群幾乎被殺光的時候才會有所察覺,男孩想。
因為它們相信我,而忘記了它們自己的本能。這只是因為我能引領它們找到食物。
男孩對自己的這些念頭感到驚訝。也許是因為那座里面長著無花果樹的教堂太殘破不堪,他又做了一個與以前一樣的夢,他開始嫌棄忠誠地陪伴他左右的羊群。他喝了一口酒——這是昨天吃晚飯時剩下的,然后裹緊外衣。他知道,再過幾個小時,太陽就會升到頭頂,那時酷熱難熬,他就不能領著羊群在曠野趕路了。夏季是整個西班牙睡午覺的季節。酷熱會一直持續到入夜。而在酷熱降臨之前,他不得不一直披著外衣。然而,每當他想抱怨外衣沉重時,總會想起多虧這件衣服,才不會在清晨感到寒冷。
必須隨時準備應對天氣的突然變化,圣地亞哥想,并對外衣的厚重心存感激。
外衣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而男孩亦有其生活的道理。兩年間,他走遍了安達盧西亞的平原大川,把所有的村鎮都記在了腦子里,這就是他生活的最大動力。他盤算著,這一次要告訴那個女孩,為什么他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牧羊人會讀書識字:他在一所神學院里待到十六歲。父母希望他成為神甫,成為一個普通農家的驕傲,而他們一生只為吃喝忙碌,就像圣地亞哥的羊群。他學過拉丁文、西班牙文和神學。但是,從孩提時代起,他就夢想著了解世界,認為這遠比了解上帝以及人類的罪孽來得重要。一天下午,回去探望家人的時候,圣地亞哥鼓足勇氣告訴父親,他不想當神甫,他要云游四方。
“孩子,世界各地的人都到過這個村莊。”父親說,“他們為追求新奇而來,但是他們沒有差別。他們爬到山丘上去看城堡,認為城堡今不如昔。他們或是一頭金發,或是皮膚黝黑,但他們和咱們村里的人沒啥兩樣。”
“但是我沒見過他們家鄉的城堡。”男孩反駁說。
“那些人一旦了解了我們的田園和我們的女人,就會說他們愿意永遠留在這里生活。”父親說。
“我希望了解他們生活的地方和他們那兒的女人,因為從來沒有人留在這里。”男孩說。
“那些人來時,口袋里裝滿了錢,”父親又說,“而我們這里,只有牧羊人才四處游走。”
“那我就去當牧羊人。”
父親沒再說什么。第二天,父親給了男孩一個錢袋,里面有三枚古老的西班牙金幣。
“有一天我在地里發現了它們。原本想因為你進修道院而獻給教會。拿去買一群羊,云游四方吧。總有一天,你會懂得,我們的家園才最有價值,我們這兒的女人才最漂亮。”
父親祝福了他。從父親的目光中,男孩看出,父親也想云游四方。這個愿望一直存在,盡管幾十年來他一直將這個愿望深埋心底,為吃喝而操勞,夜夜在同一個地方睡覺。
地平線被染成一片殷紅,太陽露出臉來。男孩回想起同父親的談話,心情愉快。他已經到過許多城堡,見過許多女人(但沒有一個能與那個等了他兩天的女孩相比)。他有一群羊、一件外衣和一本書,用這本書可以換來另一本書。不過,最重要的是,他每天都在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夢想:云游四方。一旦厭倦了安達盧西亞的田野,他就可以賣掉羊群,去當海員。等厭倦了海洋,他早已到過許多國家,見過許多女人,經歷過許多幸福時刻。
此時,圣地亞哥望著冉冉升起的太陽想:不知道神學院的人是如何尋找上帝的。只要有可能,他總要找一條新路走走。以前他多次路過這一帶,但從未到過那座教堂。世界廣袤無垠,如果他讓羊群引領自己走上一段時間,一定會發現更多有趣的事情。問題是羊群不會察覺它們每天都在走新路,不會發現草場在變化、四季有區別。因為它們一門心思想著喝水吃草。
也許我們大家全都如此。圣地亞哥心想,我就是這樣,自從認識那個商人的女兒,我就再沒想過別的女人。他看了看天空,估計午飯前會抵達塔里法。可以在那里用自己手上的書換一本更厚的書,把酒囊灌滿葡萄酒,還可以刮刮胡子、理理發。他得準備好去見那個女孩,有一種想法讓他覺得恐懼:另一個牧羊人在他之前,趕著更多的羊去向那個女孩求婚。
“恰恰是實現夢想的可能性,才使生活變得有趣。”男孩一邊思索一邊抬頭看了看天,加快了腳步。他突然想起一位住在塔里法的老婦人,她會解夢。而頭天夜里,他做了一個曾經做過的夢。
4.精彩書評
以夢為馬
一只胖球球
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當你真心渴望某樣東西時,整個宇宙都會來幫忙。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海子曾說:我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的短暫情人/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萬人都要將火熄滅我一人獨將此火高高舉起/此火為大開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國/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男孩叫圣地亞哥,他的旅程是從一個奇妙的夢開始的。夢很簡單,他看到自己在金字塔下面找到寶藏。多么平淡無奇的夢,也許有一天我也會夢到滿樹的金蘋果,但一覺醒來,內心不會悸動,呵呵一笑后,再次睡過去。男孩卻不是這樣,他收拾起行囊,拿上干糧,真的向金字塔的方向走去。其實男孩不僅一次動搖了想法——也許這就是一個夢,就是老天給我的片刻歡愉而已,我為何不找個安靜的地方,找個我愛的人,養一群羊,生兩個孩子,然后度過一生?男孩真的這么想了,他遇到了一個商人的女兒,他想向她告白,想和她結婚。但那個夢,讓他搖擺不定,他去找了一個女巫,女巫勸誡他:“你要去找到那個寶藏。”接著他又遇到了另一個重要的人——撒冷王。撒冷王預測到了他的夢,并跟他說要追求那個夢。
這兩個人很重要。在你對未來搖擺不定,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的時候,一份鼓勵顯得尤為重要。倘若不是這兩個人,圣地亞哥可能就真的放棄了尋找寶藏的夢。但實際上,在我們真實的世界里,沒有人會去關心你是否想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因為每個人都忙于自己的事,有人理解你就是最好的鼓勵了。
所以男孩放棄了羊群,再次踏上了前往金字塔之路。期間,男孩被騙了個精光,一個賣水晶的老板收留了他。被騙了錢以后,他低落了一個晚上,他懊惱自己因為一個夢而賣掉所有的羊,他可憐自己的遭遇。而水晶店的老板需要男孩的銷售手段,因為水晶的銷量大增,另一方面老板需要攢錢,他想去圣城麥加。男孩本可以像那個老板一樣,終此一生安頓在這里,用一句話一直欺騙自己——自己還有夢想,只是我需要物質的支持。這句話說對也對,現實生活中,哪有夢想不依托于經濟基礎?也有可能圣地亞哥被店老板的事驚醒,也許圣地亞哥內心真的渴望那份寶藏,反正他再次起航了。
追逐夢想的過程永遠不是孤獨一人,男孩辭別水晶店老板后遇到了另一個旅人——英國的冒險家。他夢想著穿越沙漠,去找尋一個煉金術士(也是為了錢),一路上他不斷鉆研練習,終于找到了一個術士。術士告訴他,想要成為煉金術士就要一直鉆研下去。其實說了等于沒說,不過反正英國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英國人不這么想,他想要的是一種魔法,一種化學方式,可以點石成金,化黃沙為黃金。男孩或許和英國人一樣,在真正實現了夢想,到達了夢想之地的時候發現,原來一切只是徒勞,那份珍貴的寶藏只不過是一種美好的祝愿。辛苦付出得到的可能是兩手空空,又一個難題擺在了男孩的面前,是不是賣羊是錯誤的?這種追求是否只是一時興起?他到底該不該付出這么重的代價去追求一個連他自己都沒有把握的“寶藏”?
男孩又遇到了另一個可愛的女孩——一個煉金術士。他渴望得到法蒂瑪的吻,希望和她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貌似情節又回到了前面。女孩同樣和他說“你應該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如果我們能在一起,你注定會回到我身邊……”而煉金術士教會了他關于世界的理論和方法,他也可以像那個煉金術士一樣,從此以此為生。忙忙碌碌,反反復復,男孩一路上遇到了太多的人,他本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人,可以安穩、美好地度過這一生。但圣地亞哥還是走到了夢想朝圣之地——金字塔,真的發現了寶藏。在他挖掘財寶的時候,被一幫青年混混搶劫了全身的錢物,當他說出自己為了夢中的財寶而來的時候,小混混中的一個頭領過來對他說“我不會那么笨,為了一個夢就跋涉千里穿越沙漠”。
男孩的逐夢和很多人一樣,我們在追求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但不可否認的是,大部分人在途中停下腳步,成為過路者。少數人到達了夢想的彼岸。他們沒有成為任何人,就是自己。也許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氛圍都會有不同的感覺。男孩經歷了常人沒有的經歷,到達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男孩明白:以夢為馬,必將成功。
5.關于作者
保羅·柯艾略,著名作家,1947年出生于巴西里約熱內盧,被譽為“上帝身邊的偉大作家”。少年時代,因叛逆,他被視為患有精神疾病,受到三次電擊治療;青年時代,因反對政治獨裁,被投進監獄;1986年,38歲的他踏上去往圣城圣地亞哥之路,心靈頓悟。
從1987年的《朝圣》開始,他的18部作品以68種文字出版、655個版本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銷售總量超過1億冊,榮獲國際大獎無數,被譽為“唯一能夠與馬爾克斯比肩,擁有最多讀者的拉美作家”。
柯艾略以博大悲憫的心胸、奇絕獨特的視角、清澈如水的文字,將哲學沉思、宗教奇跡、童話寓言融為一體,感動了全球上至各國政要、國際巨星,下至平民百姓、販夫走卒在內的數以億計的讀者。甚至目不識丁的人,也對他的文字世界無限神往。2007年,由于其作品的深遠影響力,聯合國聘請他為聯合國和平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