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婧茸
你知道嗎?1959年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時,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擺放的4盆桂花都來自于蘇州的光福;2008年北京奧運會綠化用的桂花樹,也全部出自光福。而在光福鄧尉山麓有個叫“窯上村”的地方,有一片全國最大的桂花林,是我國四大桂花基地之一。
據載,唐宋時期,窯上村便已種起了桂花,“民灶千余,阡陌交通”;明清時,窯上賞桂與鄧尉探梅一樣,形成一個“花市”,成了蘇滬地區的傳統習俗。這里家家戶戶都種著桂花樹,品種齊全,金桂、銀桂、丹桂、月桂……每年的金秋時節,駕車沿著“太湖藍”環太湖公路行駛,“千畝桂花綿延十華里”的壯麗景象便會映入你的眼簾,清風托著桂香,那種感覺,無與倫比。
所以蘇州人說,“所謂金秋,看一眼窯上村便知道了。”村中老婦人說,桂樹,是窯上人從小玩到大的玩具。孩子們會躥上枝頭,把頭埋在花里,身體晃呀晃的。也會盼著秋雨落下,細細看著地上的小星星,是不是又比昨天深了一個顏色。
窯上人,是甜的。來窯上村賞秋,除了看花,還能帶上一份秋的甜蜜回家。只要嗅著香味去,就能找到歷史悠久的窯上村蜜餞廠。秋日是腌桂花的好時候。釀桂花是個時間活,村里人會在天井里相對而坐,面前的一盤桂花,不緊不慢地挑,時光靜謐且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