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是人類的一種本能。面對別人的優(yōu)秀和成功,他們獲得的鮮花和掌聲,作為臺下的觀眾,我們常常會低頭羨慕,更有甚者,還會有一些所謂的嫉妒和恨。畢竟,幸福是比較出來的,他人的光環(huán)往往會讓我們覺得毫無成就感,生命的道路上頓覺黯然無光。這樣的負面情緒,宛如陰霾,既影響心情,也對健康不利。
其實,細想之下,很多的羨慕大可不必。每個人來到世間,本身的天賦能力不同,后天的環(huán)境機遇也各不一樣。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只能基于他最初的出發(fā)點來看待,即便是一個小小的進步,也是值得肯定的。一朵鮮花的綻放固然亮麗,而荒野路邊的野草,也會在春天,用一抹綠色展示自己的精彩。
不羨慕,是一種智慧,一種生活態(tài)度。年少輕狂,壯志凌云欲仗劍天涯,及至告別懵懂驀然長大,才幡然醒悟,原來這世間的一切早已有定數(shù)。一個人的努力固然沒有上限,但也應(yīng)該明白,所有的追求都有界限。你可能不是最好的,但也絕不是最差的,每個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
人到中年,要學會不羨慕。中年人,生命的馬拉松已經(jīng)過半,不急于沖刺,一切恬淡從容。沒有了血氣方剛,沒有了孜孜以求,放下欲望的包袱,得到大度和寧靜。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工作又要贍養(yǎng)老人養(yǎng)育孩子,是家庭的頂梁柱、單位的骨干精英,要抵御各種誘惑,多學會做減法,拋卻冗繁,回歸簡約人生。
(摘自《聯(lián)誼報》 馬從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