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適在國外留學期間,有一次一位舊友初到美國,聯系上他。胡適與朋友關系很好,自然打算熱情招待,可惜那段時間胡適花費超支,有些捉襟見肘。
見面后,沒等胡適開口做安排,朋友率先提議到附近的幾家博物館參觀,表示這是他期待已久的事情。參觀完畢后,胡適本來想帶朋友去當地一家高檔的餐廳吃飯,朋友卻又搶著開了口:“咱們去吃三明治吧,嘗嘗正宗的三明治是什么味道。”胡適不好掃了朋友的興致,便同意了。一天下來,他們玩得很開心,而且只花了很少的錢。
送走朋友后,胡適的室友笑著說:“你的運氣太好了,你恰好手頭緊,而朋友恰好喜歡這些不需要花費多少的東西。”胡適嘆了口氣,搖搖頭說:“不,他只是察覺到了我的現狀。‘恰好喜歡是他為了維護我的自尊,不想讓我難堪而已。”
沒有人真正喜歡廉價和免費的東西,如果有人“恰好喜歡”,可能是對你的一種溫柔和善意,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摘自《做人與處世》 張君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