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默
南北兩極覆蓋著廣袤的冰川,它們是由持續多年的降雪壓縮而成的。在重力的作用下,這些巨大的冰塊會緩緩從高處滑向低處,乃至發生斷裂滑進海里,這些滑進海里的部分就是冰山。冰川儲存著地球上69%的淡水,作為冰川的碎片,冰山也不容小覷,個個都是移動的超級水庫。
隨著全球變暖,每年估計有超過1.2萬億噸的冰山融化,大量淡水流進了海洋中。但在陸地上,許多地區常年缺水,連洗澡都是一種奢侈。住在南非開普敦的海洋打撈專家尼克·斯隆就坐不住了,打算拖一座冰山回家。多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團隊,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尋找最佳冰山
南極洲附近的高夫島離開普敦只有約2500千米的距離,在這里,團隊會利用衛星尋找一座合適的冰山。
確定目標后,他們會用聲納和雷達掃描冰山,確定其準確尺寸,檢查是否有裂縫等缺陷。如果一切順利,一張由特殊纖維材料制成的大網會把冰山裹住,減緩它的融化速度。接著,兩艘超級油輪會帶著冰山緩慢向前航行。
搭乘洋流的順風車
冰山重量驚人、體型龐大,船只無法拖著它快速航行,因此需要借助洋流的力量。南極洲環流是地球上最強勁的洋流,斯隆團隊打算讓船和冰山順著南極洲環流向東前進,然后在高夫島附近,像火車變軌一樣轉移到本格拉洋流中,這股洋流將載著冰山抵達南非西海岸。
在冰山上鉆井
靠近海岸后,冰山擱淺,人們會登上冰山,用特殊的設備在冰山上鑿出淺池或水井,被開采出的淡水會通過管道送入開普敦的水庫中。
不過,要是找錯了洋流,就意味著搭錯車,連山帶船可能會一起漂到澳大利亞。那樣的話,斯隆團隊就只能問問澳大利亞人想不想買一座冰山了。恰好澳大利亞也淡水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