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 琳

4 月6 日一大早,一個自殺“傳聞”開始在卡車司機之間發酵。
卡車司機東子接到了朋友的電話。電話那頭的聲音很氣憤,“有卡友因為‘北斗’掉線,在唐山被罰了2000 塊,接受不了,就喝藥自盡……”
東子跑了20 多年的運輸,同時也是一位短視頻博主,有50 多萬粉絲。朋友希望他拍個視頻,好好講講這件事。可一開始,東子并不相信。他聽過太多卡友的故事,“‘北斗’掉線的事兒太常見了,10 輛裝‘北斗’的車有10 輛會掉線。”
“北斗”指的是衛星定位行駛記錄儀(以下簡稱為“北斗盒子”),一個小型的黑色盒子,上面有顯示屏,內置SIM 芯片卡,數據傳輸時需要消耗運營商流量。設備需插卡才能工作,卡片與車主綁定,一人一卡。最關鍵的是,這款終端設備同時裝配有北斗衛星導航和GPS兩個系統。
換言之,區別于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這個設備只是基于這個導航技術開發的第三方產品,背后涉及的軟硬件企業多達數千家。
但很多司機弄不清區別,也說不出全名,把它叫作“北斗導航”“北斗設備”,或者“那個黑盒子”。他們都知道,北斗盒子監控著他們的行駛軌跡,記錄著他們有無疲勞駕駛、是否超速等,而交警會通過這些數據判定司機們是否違章,以及是否罰款。
北斗盒子種類繁多。2021 年2 月的車載終端質量統計表上,登記了300 多種產品的介紹。據新浪財經報道,如今的北斗盒子大多數以“北斗”相關詞匯命名,且大多是民營企業,與北斗導航系統并無關聯。這些盒子的價格從二百到四五千元不等。
而且,北斗盒子需要服務商維護,并提供云數據服務,同樣在今年2 月的道路貨運車輛動態監控服務商評價結果表上,列有2000 多家服務商公司。天津一家北斗盒子的服務商負責人吳聰介紹,在天津的北斗盒子服務商就有28 家,每一家收取的安裝費用、服務年費都有差異。
處理盒子掉線是吳聰最常面對的一項工作,也被卡車司機們視作“魔咒”——掉線意味著沒有行車數據,缺少監控依據,有可能被罰款。
東子一開始并不認為有人會因“魔咒”自殺。可是悲劇還是發生了。那天上午,視頻、遺言陸續發到了東子的手機里。新聞也出來了,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官微發布通告稱,4 月5 日中午,在豐潤區姜家營聯合治超站的例行檢查中,發生一起貨車司機突發服用農藥事件。經多方搶救無效,該司機于當日23 時死亡。
自殺的司機姓金,今年51 歲,開卡車10 年,沒掙到什么錢,還落下一身病。他留下了遺書,里面寫道:今天在豐潤區超限站被抓說我“北斗”掉線,罰款2000 元,請問我一個司機怎么會知道……所以我用我的死來喚醒領導對這個事情的重視……
看到傳聞成真,悲憤感在東子心中升起,他立馬拍了一則關于此事的視頻。畫面中,有對事件的復述,和對掉線的無奈,東子的眉頭擠在一起,后槽牙緊緊咬著,說話格外用力。事后,他有些后悔,覺得自己太激動。
最終,東子的視頻引起卡友們共鳴,獲得了2 萬多個贊。很多年來,北斗盒子頻繁掉線的魔咒就這樣,綁在司機身上。
北斗盒子的出現,初衷是為了司機和道路安全。
在我國,3000 萬卡車司機駕車行駛在960 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們像血液一般,在各條公路上流動。其中,那些12 噸以上的中重型貨車會安裝上北斗盒子。當司機連續行駛4 小時的時候,盒子就會發出警報,提醒司機注意行駛安全,并將數據記錄下來,執法人員可以查看、打印歷史數據,也以此作為判罰標準。
2014 年開始,根據相關文件的明確要求,北斗盒子成了“兩車一危一重”車輛(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危險品運輸車)的標配。
而北斗盒子的強制安裝,刺激了眾多企業進入車載終端行業。據第一財經報道,有業內人士介紹,其中絕大多數生產廠家為原生產GPS 產品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主要利用現有的北斗雙模芯片,按照交通部、公安部相關標準研制生產北斗雙模車載行駛記錄儀,多為貼牌生產,無自主知識產權,絕大多數生產型企業處于拼價格的狀態,真正有獨立產品方案且形成產品及售后服務體系的不多。”
也正是因為質量參差不齊,盒子頻繁斷網掉線,司機沒有數據被罰款甚至成為常態。
有司機看了東子的視頻后,講起自己最近一次因北斗盒子掉線被罰款2000 元的經歷。他和金師傅一樣,被罰時對掉線的事渾然不知。他打電話問設備的服務商,對方說,定位顯示車子開到了國外,盒子到國外就會掉線。
“可我根本沒有出國”,司機覺得很冤。掉線那天,他只是去了一趟云南瑞麗。車停在了口岸,挨著緬甸邊境。“也許因為靠緬甸太近,定位就設在國外,才掉線了吧。”最終,這位粉絲只能自認倒霉。
李紅英也經歷過很多次北斗盒子掉線。她是一位卡嫂,從2015年開始,就跟著丈夫在公路上“游牧”。大貨車駛入深山腹地,駛入冗長隧道,在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奔波數百遍。在這些信號微弱的區域內,盒子很容易失去信號,“掉線時也沒有什么提醒,只是屏幕上的燈會滅。但司機只管開車,哪有心思看北斗(盒子)?”李紅英說。
今年是貨車司機們格外艱難的一年,運費正在暴跌。李紅英和丈夫每年都會從山東臨沂拉蘋果去江西,去年一趟19 噸的蘋果可以掙7000 元,但今年只能掙到5300 元,因為收入不高,李紅英不再跟著丈夫跑。不過她依然時刻牽掛著丈夫,通過App 查看丈夫車上的北斗盒子是否掉線,查看他到了哪里。
一次,她的丈夫從山東臨沂拉了一車蘋果南下。發車一個多小時后,李紅英打開App 查詢丈夫的定位,顯示車還停在臨沂。她以為出了什么事,打電話聯系丈夫。可丈夫在公路上正常行駛著,距臨沂已有五六十公里遠。
這次經歷后,李紅英提醒丈夫多看看手機,關注北斗盒子的動態,但丈夫總是擺手說:“太累了,停車就只想睡覺。”李紅英沒再繼續勸。跟著丈夫跑車多年,她知道,在路上,貨車司機的生活只分開車和睡覺兩面。
北斗盒子在線時屏幕發出微弱的光,但它并不在司機們的關注范圍內。變道、轉彎、剎車……前方的路永遠是首位。
關注北斗盒子的動態成了李紅英的事。每天她拿起手機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丈夫是否在線,“一天怎么也得二十多遍吧。”她無法想象那些孤身一人的司機要如何一邊開車,一邊檢查那個小黑盒的狀態,“一個司機怎么會知道?”
李紅英看到了金師傅自殺的事。她懂得那種被罰的感受,卻替他不值。
她也曾做過努力,為了解決自己丈夫的罰款。那次,李紅英的丈夫和另一名駕駛員輪流開車從山東臨沂出發,中途另一位駕駛員突然肚子疼,她的丈夫在北斗盒子上插入了自己的駕駛員卡,坐上駕駛座。

小貨車上的北斗盒子。在大卡車上,盒子一般會安裝在司機頭頂的位置

許多卡車司機都經歷過盒子掉線(圖左),要等到盒子重新連接網絡(圖右)

李紅英丈夫開車過程中被交警檢查盒子信息
二十多分鐘后,他們遇上了交警。停車檢查中發現,北斗盒子上打出的單子上還寫著前一位駕駛員的信息,交警判斷為“人車不符”,要求罰款2000 元,并扣下車和證件。
李紅英不能接受“人車不符”這個處罰理由,北斗盒子上插的明明是自己丈夫的駕駛員卡,開車的也是自己的丈夫,只因為單子上的信息不符就要被罰2000元?第二天早上6 點,李紅英就出發去處理這樁罰款,8 點沒到,她就守在了臨沂市的交警隊門口。
一整個上午,交警隊的態度都很堅決,“按最低就是2000 塊錢的罰款”。李紅英知道,如果不交這筆錢,營運證、行駛證都會被扣下,沒法跑車,沒法上路賺錢。她在卡友群里求助,有人告訴她,可以說是北斗盒子的故障問題造成的,就只需要繳800 元。
李紅英找到開罰單的交警,磨到下午五六點,終于把罰款降到了800 元。回家路上,天色已晚,月光像冷水一樣澆在她身上,她只覺得身心俱疲。
關于北斗盒子問題的罰款是有明確規定的。根據《道路運輸車輛動態監督管理辦法》規定,使用衛星定位裝置出現故障不能保持在線的運輸車輛從事經營活動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800 元罰款。至于2000 元以上5000 元以下的罰款,根據規定,則適用于破壞衛星定位裝置以及惡意人為干擾、屏蔽衛星定位裝置信號的,偽造、篡改、刪除車輛動態監控數據的情況。
金師傅事件發生后,據紅星新聞引述專業人士的說法,如果發現設備掉線,需要執法部門提醒,拒不改正才能處罰。若發現惡意損壞,才能進行頂格處罰。
罰多少錢的界定在執行上總是模糊的。李紅英常逛車旺大卡的論壇,看到了很多“罰款2000元”的例子——有司機車開到遼寧凌海,因為北斗盒子打不出單子被罰了2000 元;有司機盒子上顯示的路線變成了直線,也被罰了2000 塊。但這些司機并不在人為干擾、破壞裝置的范疇里——他們不知如何解決北斗盒子的故障,在論壇上問,為什么會這樣?
東子也聽說,有車友在哈爾濱安裝的北斗盒子,到了湖南出現故障,掉線后連接不上,他電話撥回哈爾濱的服務商,遠程調試未果,需要返回哈爾濱服務點才能維修。結果,這位車友在湖南因為掉線被罰了2000 元。
東子并不否認北斗盒子的設計初衷,他相信這套設備一定降低了公路上事故的發生率。但當不太靈光的設備嵌入實行系統,粗暴和單一的標準,反而讓司機們無所適從。
北斗盒子帶來的恐懼就像一把利刃懸在司機們的頭頂。
徐鵬聽到盒子發出的疲勞駕駛提示音就會感到焦躁。他開貨車7 年,曾因疲勞駕駛被罰,交了200 元罰款、扣了6 分。
去年5 月中旬,他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分鐘。他從武漢去往長沙,在離長沙李家塘高速出口10 公里的地方,堵車了,車輛密密麻麻地排在路上。行駛時間到3個半小時后,車內響起了北斗盒子“疲勞駕駛”的語音提示。根據相關條例顯示,駕駛機動車不得有超過4 小時未停車休息,或者停車休息少于20 分鐘的行為。
提示語音每5 分鐘重復一次。徐鵬聽得焦躁不安,他時不時把頭伸向窗外,觀察車隊變化。腳也從未離開油門,他不想錯過任何縫隙,盡可能地把車往前挪。時間一點點流逝,徐鵬覺得自己離“交200 元、扣6 分”越來越近。
最終,在行駛到4 小時的前一分鐘,徐鵬開出高速后,立馬到路邊停車熄火。

面對堵車帶來的疲勞駕駛結果,論壇用戶的反饋
公安部曾發文稱,存在道路交通事故、交通擁堵、惡劣天氣等客觀原因,導致駕駛人長時間滯留在路上,未能及時停車休息等情形的,不認定為疲勞駕駛。即使收到了罰單,也可提出申訴。
徐鵬知道這項規定,也聽聞有卡友申訴成功過。但是一打聽,申訴得跑一周,對于貨車司機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花費一周去處理申訴,就意味著少了出車賺錢的可能。
卡車論壇上,有人詢問,“堵車造成的疲勞駕駛可以申訴嗎?”下面卡友一致評論:沒辦法的。北斗盒子的一大設計初衷是為了提醒、監測司機們的疲勞駕駛。但這套系統的嚴格執行,讓司機們走向適得其反的一面。可比起申訴,他們大多選擇了逃避,這也讓卡車司機路上的問題缺少了博弈的機制。
東子快半年沒有見過交警。幾個月前,他去內蒙古運煤,“不小心”擁有了疲勞駕駛的記錄。當時他忘記關發動機,車在裝煤時,北斗盒子一直計算著行駛時間。倒煤的聲音轟隆隆地響,蓋過了盒子的語音提示。東子發現時,已經超時一分鐘。
北斗盒子擁有半年的行駛數據,交警會隨機檢查過去48 小時內、一周內、一個月或者三個月內的記錄。東子得躲著交警半年,他加入了很多卡友群。群里的司機們實時分享著交警位置,都是他需要繞道、躲避的地方。
卡嫂李紅英也在時刻警醒著,關注著丈夫的北斗盒子情況。這一次,丈夫要從安徽到江西。手機屏幕上,G206 國道變成了一條曲線,綠色小卡車圖標在這條線上緩緩移動。
路途上的萬重山水在系統里被抹去,剩下的多是沒有見過的地名,可這時的李紅英只在意那輛綠色小卡車能否在第二天中午準時到達,又是否在某個執法點被開了罰單。
在東子和李紅英緊盯著北斗盒子的時候,4 月10 日,早晨9 時許,河北滄州泊頭市金莊村,服毒自殺的貨車司機金師傅在老家下葬。同一天上午,唐山市披露貨車司機服用農藥死亡事件調查情況,稱金師傅在自殺前,罰款尚未實施,雙方無過激言行。
而系統連接的現實世界里,黑色盒子的微光還在時斷時續地,記錄著每一段漫長的道路。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