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作勝
上海建工七建集團有限公司 上海 200050
別墅群體項目主體結構具有幾何尺寸多變、造型復雜的特點,在外架體系選用上,傳統思維一般傾向于成型靈活多變的鋼管扣件式腳手架體系。
為證明固定模數定型化的新型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體系也能適用于三維立體多變外立面施工,在上海青浦朱家角E地塊一期E1-1地塊(除樁基)項目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通過細致分析結構圖紙后,對架體構造進行了科學合理的優化設計,以期探索使用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在多變外立面建筑項目中應用的可行性[1-4]。
青浦朱家角E地塊一期E1-1地塊(除樁基)項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地區,北至E1-2地塊,南至中國民航上海區域管制中心,西至市政道路綠湖路,東至待建E1-3地塊(圖1)。

圖1 盤扣式腳手架總平面布置
本工程總建筑面積約100 410.85 m2,主要內容由1幢地上2層商業用房、1幢地上1層物業配套用房、10幢地上6層多層住宅、23幢地上2層低層別墅、4幢變電站用房以及地下1層車庫、室外總體及配套設施等組成。多層住宅群建筑高度為19.4 m,別墅群建筑高度為7.65 m。
由于本工程為大面積住宅群、別墅群,腳手架的基底結構面由地庫頂面、回土后硬化地坪、采光井空洞、樓梯間斜板、結構高低跨、樓梯斜踏腳板等多種形式組成,因此腳手架基底標高錯綜復雜。
由于本工程住宅、別墅均為仿古建筑,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外立面外凸內凹情況較多、各層樓板結構存在大量的懸挑梁、上翻梁、懸挑板、斜板等。
針對基底如此眾多的高低錯落標高、外立面如此復雜的情況,施工前期對各單體進行詳細的圖紙剖析、有針對性的腳手架搭設設計、施工前的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現場把控及驗收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各單體的建筑、結構設計圖紙,結合施工進度以及現場條件,制定了別墅群采用落地盤扣式腳手架的施工設計。
落地腳手架整體設計:立桿橫距為0.9 m,立桿縱距為2.1 m,步距為2.0 m,連墻件為兩步兩跨設置。搭設高度為5.45~9.98 m。腳手架首層立桿相鄰位置按照2.5、1.5 m交錯布置,并用2.5 m桿接長,至封頂找平。腳手架內側在每步高度1 m處做水平防護欄桿,外側在每步高度0.5 m和1 m處做水平防護欄桿。腳手架外立面滿布安全密目網。腳手架外立面設置豎向斜桿,縱向每5跨沿高度方向連續設置1道,步距2.0 m。
外腳手架設計:沿建筑物外邊投影線外平均300 mm,從硬化地坪、地下室頂板、圍護壓頂梁、墊底18#工字鋼、地下室底板等位置,搭設雙排腳手架至屋面層。
腳手架立桿下采用可調底座,掃地桿高度≤470 mm,確保掃地桿標高A2區為+0.15 m、C1區為+0.23 m。
根據設計圖紙,先確定結構板處架體掃地桿中心標高及可調底座底標高,再根據盤扣式腳手架的立桿及可調底座設置要求,確定回土后硬化地坪、高低跨、樓梯斜板、結構空洞、樓梯踏腳板處的掃地桿中心標高及可調底座標高,確保盤扣式腳手架的安全搭設。
盤扣式腳手架搭設時,可調底座的安裝位置依照放線交點依次布置。同時,清除搭設場地雜物,平整搭設場地,并使排水暢通。
1)基底形式為回土后硬化地坪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硬化地坪上方,并且與相鄰落于地下室頂板的高跨腳手架相互連接,形成整體。同時,高差采用增加1道水平桿補強(圖2)。

圖2 腳手架基底為回土后硬化地坪的搭設示意
2)基底形式為結構高低跨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低標高結構面上方,并且與相鄰落于高標高結構面的腳手架相互連接,形成整體。同時,高差采用增加1道水平桿補強(圖3)。

圖3 腳手架基底為結構高低跨的搭設示意
3)基底形式為回土后硬化地坪與高低跨交接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硬化地坪上方,并且與相鄰落于地下室頂板的低跨腳手架相互連接,形成整體。同時,由于高差比較大,根據2 m步距的要求,采用增加數道水平桿補強(圖4)。

圖4 腳手架基底為硬化地坪與高低跨交接處的搭設示意
4)基底形式為樓梯斜板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樓梯斜板上方,砌筑素混凝土墩確保立桿立腳,并且與相鄰落于地下室頂板的低跨腳手架相互連接,形成整體。同時,高差采用增加1道水平桿補強(圖5)。

圖5 腳手架基底為樓梯斜板的搭設示意
5)基底形式為結構空洞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結構空洞上方,架設18#槽鋼,確保立桿立足、腳手架的整體穩定。
6)基底形式為樓梯踏腳板形式:局部腳手架立桿落于樓梯踏腳板上方,根據樓梯踏腳板的不同標高,確保立桿底座上方第1個圓盤均有水平桿與相互立桿連接,確保腳手架整體穩定性(圖6)。

圖6 腳手架基底為樓梯踏腳板的搭設示意
1)常規區外立面腳手架設計:根據盤扣式腳手架的構造形式,逐步由下而上進行搭設,斜拉桿加強構造同步跟上施工。
2)屋面縮板區外立面腳手架設計:根據屋面縮板的寬度尺寸,在該部位向內收縮再搭設一步架體,以滿足其上部外立面結構施工的要求。
3)二層外伸板區外立面腳手架設計:在外伸板位置立桿穿越處混凝土澆筑前設置預埋套管,用于立桿(圖7)。

圖7 二層外伸板區外立面腳手架設計示意
3.4.1 盤扣式腳手架搭設流程
施工準備(材料進場、地坪硬化、立桿平臺制作等)→定位安裝可調底座→立桿安裝→掃地桿及橫向水平桿安裝→第1步縱向、橫向水平桿安裝→第2步縱向、橫向水平桿安裝→安裝連墻件→第2步縱向、橫向水平桿安裝→立桿接長→斜桿安裝→鋪設腳手板→安裝護身欄桿、直線掛網水平桿及陰、陽角掛網構件→安裝灰色安全密目網→安裝踏腳板→依次搭設至需要的高度。
3.4.2 盤扣式腳手架搭設要求
1)腳手架基礎平整、堅實、牢固且滿足承載力要求。
2)外架立桿搭設位置按布置圖放線確定。
3)外架搭設根據立桿放置可調底座,按先立桿后水平桿再斜桿的順序搭設,形成基本的架體單元,并以此擴展搭設成整體支架體系。
4)可調底座準確放置在定位線上,保持水平。
5)在同一水平高度內相鄰立桿連接套管接頭的位置宜錯開,且錯開高度不宜小于500 mm。
6)水平桿扣接頭與連接盤的插銷采用鐵錘擊緊至規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線。
7)每搭完一步支模架后,及時校正水平桿步距,立桿的縱、橫距,立桿的垂直偏差和水平桿的水平偏差。立桿的垂直偏差不大于外架總高度的1/500,且不得大于50 mm。
8)在多層樓板上連續設置外架時,保證上下層支撐立桿在同一軸線上。
9)高度超過1.8 m需系安全帶后繼續向上搭設。
10)每一步搭設完成后,在架體外立桿外側掛密目網,綁扎在水平桿上,在密目網內側安裝擋腳板。
11)混凝土澆筑前,施工管理人員組織對搭設支架進行驗收,并確認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后再澆筑混凝土。
12)鋼梁鋪排嚴格按照方案圖紙預排的尺寸進行施工,現場局部有碰撞結構的問題,可以對其作適當調整,但調整后鋼梁間距不超過1 800 mm,陽角處超過1 800 mm的使用連梁。鋼梁在該層樓面混凝土澆筑完畢、達到要求強度并進行上層模架施工前鋪設完成。
通過施工前期對各單體進行詳細的圖紙細致分析、腳手架構造設計、施工前的技術交底、施工過程中的現場把控及驗收,本工程住宅群、別墅群的大面積盤扣式腳手架搭設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既能為整個現場的生產、文明施工提供可靠保證,又能快速有效地滿足別墅、住宅的主體結構施工需要。
本工程盤扣式腳手架的順利實施,也為類似大面積住宅別墅群項目的盤扣式腳手架使用提供了可靠的施工經驗、事實依據。
本工程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的策劃、設計、施工表明,承插型盤扣式腳手架在大面積住宅群、別墅群工程中具有搭設方便、靈活,可靠性強,用鋼量小,承載能力較大,施工效率高,工程形象良好,施工綜合成本低等諸多優點,在越來越多的別墅群體項目中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1] 穆永奎.盤扣式腳手架在地鐵施工中的應用[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7,32(6):146-147.
[2] 辛建龍,王為,郭華.新型承插型盤扣式懸挑外腳手架在商辦樓結構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施工,2017,39(2):197-199.
[3] 許尊.盤扣式腳手架在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應用[J].建筑施工,2018,40(8):1385-1386,1389.
[4] 曲騰飛,王云琪,袁陽,等.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支架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6(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