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光 金建鋒
寧波市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 寧波 315000
隨著市政橋梁、地鐵隧道等項目的不斷開展,經常會遇到原建筑密集區、老橋橋樁等舊樁基的情況,若采用常規方法進行拔除,可能影響周邊管線及建筑物,甚至影響周邊企業及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1]。目前每年的拔樁數量正以50%以上的速度遞增,針對深部地下障礙物,尤其是舊樁的清除技術,已成為巖土工程施工方面一項新興的技術,清除地下障礙物的施工機械及施工工藝也隨著行業發展而推陳出新[2]。為降低拔樁清障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合理利用公司現有的機械資源,結合地質勘察報告,對現有的機械進行改裝以更好地用于拔樁清障施工,將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自20世紀80年代初起,沉管灌注樁已成為寧波市多層建筑基礎工程主要的樁型,鋼筋混凝土預制方樁也成為了高層建筑的樁基礎[3]。
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土建工程TJ3216標段駱駝北站施工過程中,舊城區改造未將原工程樁拔除,原工程樁主要分布在主體車站及盾構施工區間(圖1、圖2)。經統計,影響主體車站地下連續墻施工的主要樁型為φ377 mm沉管灌注樁及400 mm×400 mm預制方樁。其中盾構施工區域樁型主要為沉管灌注樁,共220根,樁長13~15 m;地下連續墻施工范圍內共有35根沉管灌注樁,3根樁長30 m的預制方樁。

圖1 拔樁位置與盾構區間平面關系

圖2 拔樁位置與地下連續墻平面關系
遺留樁基區域土層由上至下依次為:①1b碎石填土,①1c素填土,①1d淤泥質填土,①2層黏土,①3淤泥質黏土,①夾泥炭質土,②2淤泥質粉質黏土,③1a淤泥質粉質黏土,③1b粉砂夾淤泥質粉質黏土,④1淤泥質粉質黏土,④1a粉砂夾淤泥質粉質黏土。本工程拔樁范圍內土層以淤泥質土層為主,但因樁位分布不同,土質變化差異較大。
步履式拔樁機雙套筒拔樁作業過程中,通過動力頭產生的向下壓力以及扭矩進而使得雙鋼套筒旋轉,使其進入廢樁樁底,利用刀頭作為底托托住廢樁,先將外套筒與內套筒的鎖扣脫離,再將內套筒與廢樁同時鉆出,將外套筒留在土體內。廢樁取出后將內套筒再次鉆進土體中,與外套筒鎖扣鎖緊,邊回填邊將內外套筒鉆出。
2.2.1 機械改造
本工程利用步履式拔樁機(型號BZ-70)中的動力設備進行施工,該設備主要由2個110 kW電機通過變速箱傳遞到一根軸上,為套管360°回轉以及刀頭切割障礙物提供動力。BZ-70樁機在機械改造過程中需將長螺旋鉆桿拆除,更換成鋼套筒。拔樁清障主要利用動力設備產生的下壓力及扭矩,驅動鋼套筒轉動將套筒鉆入地下。套管由內外2個套筒組成,兩者通過鎖扣連接,直徑分別為600、800 mm,鋼套筒壁厚為15 mm,套筒高度最長不得超過39 m,同時根據需要鉆進的深度確定。鋼套筒主要有兩方面功能:一是在淤泥質土層的鉆進及拔除過程中支護孔壁,防止坍塌;二是在管口布置刀頭和注漿水頭,便于鋼套筒的快速鉆進。
2.2.2 整體拔除
舊樁特別是方樁及沉管灌注樁,因當時施工工藝限制以及自身配筋率較低,存在斷裂及破碎等質量問題。如采用傳統的單套筒拔樁施工,在拔除過程中樁身易發生斷裂破損,不能將廢樁一次性拔除。采用雙套筒,即將內套筒與舊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拔除,可保證樁身的完整性,便于一次性完成拔樁清障工作,同時外套筒作為護壁,防止土方坍塌,采用該工藝大大提高了拔樁清障質量、工作效率,也確保了施工安全。
2.2.3 設計鋼套筒回填裝置
拔樁過程中一次性回填砂會導致套筒拔除困難,通過設計鋼套筒回填裝置,即設計1節長1.5 m與外套筒等直徑、同材質的鋼套筒,在其側壁開孔作為灌料口,通過法蘭與鋼套筒連接。該裝置與拔樁機可實現拔樁過程中的邊回填邊拔樁,提高施工效率(圖3、圖4)。

圖3 裝填料斗

圖4 屋架下弦桿端部加固大樣

圖4 改裝鋼套筒容器
本工程拔除400 mm×400 mm方樁及φ377 mm沉管灌注樁均選用雙套筒,外鋼套管直徑為800 mm,內鋼套管直徑為600 mm,鋼套筒長度分別為35、16 m。
本次施工采用一次性鉆入雙鋼套,外側套筒通過鎖扣與內側套筒進行連接,保證鉆入時能將雙鋼套筒與老樁同心邊旋轉邊壓入。如切到樁體,則適當移動鋼套筒位置,直到能完全套住老樁為止。由于鋼套筒是360°全回轉鉆進的,故可通過觀測操作系統相關儀表的讀數來確定負荷是否過載,確保刀頭的負荷在最合適的范圍內安全運轉。鉆機在鉆進過程中根據地質和障礙物情況,可任意調節套筒的回轉扭矩、回轉速度、壓入力,以進行安全高效施工。
在施工過程中,鋼套筒鉆進15 m后,同鉆進方向相反方向轉動套筒,通過步履式拔樁機上操作系統相關儀表的讀數確定負荷是否過載,進而判斷是否達到樁底。若步履式樁架上的相關儀表盤突然間出現一個增長,且持續時間較長,表明碰到障礙物,需繼續往下鉆進。當鋼套筒達到樁底后,利用與鉆進方向相反轉動的動力打開套筒內的托盤,從而達到兜住廢樁的目的。通過步履式拔樁機的動力頭將外套筒從鎖扣處脫出,將外套筒保留在土體內。提升內套筒連同廢樁一起至地面標高,當內套筒完全離開地面后,繼續采用與鉆進方向相同的動力打開內套筒托盤,慢慢放出廢樁并截斷,然后通過樁機再次拔除外套筒,最后進行樁洞回填。廢樁吊出后,采用掏渣器清除套筒內的渣土,檢查無誤后繼續下一步工序的施工。
為防止后續施工出現坍孔,拔樁后的樁孔須填充加固,樁孔填充直接影響到周邊土體后期的沉降和后續盾構頂進施工。樁全部清除后,在鋼套筒內采用不低于標號M5水泥粉煤灰砂漿回填,砂漿28 d強度為5 MPa。邊回填邊拔除鋼套筒,盾構管片上、下2 m范圍內采用黃砂進行回填,其管片上2 m至地面標高位置采用M5水泥粉煤灰砂漿進行回填,在樁拔除后向套管內回填水泥土,邊回填邊夯實。為避免坍孔等情況的發生,先進行回填作業,回填標高與改裝的鋼套筒容器齊平,然后將套筒進行鉆出。當鋼套筒全部拔除、機械移位后,將孔洞填至與地面齊平。
步履式拔樁機進行拔樁時,機械施工對土體擾動小;在進行清障拔樁及回填施工時對地下原狀土不破壞或破壞小,對地下土體不產生擾動或產生很小的擾動。由于鋼套管外套筒對孔壁的支撐,在鋼套管周邊的土體應力尚未釋放時,就已經將障礙物清除并及時回填,同時外套筒在反方向轉動時,使回填物更加密實,對周邊的道路及管線基本無影響。
BZ-70樁架利用下部4個步履進行前后左右的行走,且步履行走穩定性能良好,故非常適合樁基清障非常密集的區域施工。對本工程存在的預制小方樁、沉管灌注樁等,均能快速完成清障工作。在施工過程中,12 h清除廢樁可達到4~5根,效率非常高。
利用該機械可拔除深度最深為39 m的樁,基本上能一次性完整拔除原樁基,若不能完全拔除,在套筒提升時將套筒中的合金刀頭打開,達到切割廢樁的目的,確保進入鋼套管內的斷樁或障礙物被抓出,確保清障徹底。該施工方法節能環保、優質高效,在拔樁過程中不會產生任何泥漿,施工設備噪聲小,施工速度快并能保證施工質量。
BZ-70全液壓步履式樁架還可以應用于車站后期施工的三軸地基加固施工,只需將套筒改為三軸施工的長螺旋鉆桿,便可進行施工,節約成本。
BZ-70步履式拔樁機本身自重大,對其站位時的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故在拔樁施工前需進行地基承載力驗算,地基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需進行換填作業,或者在步履式拔樁機下側增設鋼墊箱,確保步履式拔樁機在施工過程中的穩定性。
步履式拔樁機雙套筒拔樁工藝是一種適合在城市采用的環保、安全型工藝技術,通過在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土建工程TJ3216標段駱駝北站的成功應用,解決了城區環境條件較為復雜的地下障礙物清障難題,不僅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拔樁施工效率,也有效避免了因地層復雜而對鄰近建筑物基礎和地層的擾動和破壞,節省費用約5萬元,為同類型工程的拔樁施工提供了參考。

[1] 史艾嘉,趙昔生.CD全回轉鉆機拔樁工法及其工程應用[J].山西建筑,2015,41(31):120-121.
[2] 楊石飛,顧國榮,王福林.深層清障技術縱論[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8(2):387-391.
[3] 沈昌魯,孔清華,桂淞莉.寧波巖土工程技術新進展(二)[J].巖土工程技術,1997(2):6-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