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俊名
那年,我曾讀過這樣一個故事。
某次運動會上,一直領先的小塞德爾茲在即將到達終點時,因為得意忘形,在回頭看其他的選手時,不小心摔了一跤,與唾手可得的勝利失之交臂,成績變成了倒數第一名。面對大家的嘲笑,小塞德爾茲在哭過之后,坦然接受了自己“倒數第一名”的事實,在老師的幫助下,積極尋找問題的根源,努力改正錯誤,更加刻苦地練習,在第二次運動會上,他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讀完這個故事后,我陷入了沉思:為什么小塞德爾茲會發生這樣大的轉變?那是因為他能坦然地接受失敗,并能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努力改正錯誤。人的一生中,或許會經歷許多次失敗,但是該如何面對失敗呢?“以失敗為師”,這是許多成功人士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道理。我也是這么認為的,因為我自己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五年級的時候,我參加了學校舉辦的乒乓球項目的比賽。報名時,我以為比賽就是顛球;到了正式比賽時,我才發現是對攻比賽。結果,不僅我自己輸了,還連累我們小隊也輸了好幾場比賽,比賽成績成為倒數第一名。
雖然我心里很憋屈,卻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是輸了,不但自己輸得一塌糊涂,還拖累了隊友。看到我的情緒特別低落,龔老師安慰我:“這次的失敗不要緊,你要從自身找到失敗的根源——是你沒有認真對待比賽,還是自己的體能或者技術有問題;然后努力修正,爭取下次取得好的成績。”聽了龔老師的話后, 我開始認真思索:這次乒乓球比賽失敗的原因,不僅是我錯誤地理解了比賽規則,也是自己的體能、戰術和對手相差太遠。
從此,每天上學和放學時,我都會跑步鍛煉,訓練自己的體能。課余時,只要龔老師有時間,我就向他請教比賽的規則。龔老師看到我這么努力,也針對我的情況提出了訓練建議和戰術對策,并囑咐我要好好練習。我把龔老師的話牢牢地記在心里,每天勤學苦練。不久,學校舉辦了第二次乒乓球項目的比賽。這一次,我最終如愿以償地獲得了第一名!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或許會經歷很多次“倒數第一”的窘況。但倒數第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一蹶不振,不愿意去尋找失敗的原因并想辦法改變它。我們應該像故事中的小塞德爾茲和曾經的“我”一樣,坦然地接受失敗,然后吸取經驗教訓,耐心地積蓄力量,為將來的成功做好準備。
指導老師 鐘華奇
名師點評
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小議論文,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讀后感”。其實,讀后感“引議聯想”的架構就是議論文的一種經典架構方式,這篇文章可以給讀者一些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