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永 程安全
近日,走進位于夏邑縣開發區工業路的江西桂柳集團,廠區內一片繁忙景象,10余臺大型貨車正在裝卸飼料,孵化車間的鴨苗即將上市。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原河南金晶生化有限公司因市場較小,始終不能滿負荷生產,通過夏邑縣政府實施“騰籠換鳥”,桂柳集團入駐后,增資擴建了年產18萬噸的飼料加工廠,新建日孵化100萬只的鴨苗孵化廠,成為全國單產規模最大的鴨苗孵化基地,利潤相當可觀。
近年來,為突破土地制約發展瓶頸,夏邑縣委、縣政府立足高質量發展目標,在盤活存量土地上做文章,搶抓新機遇,探索新路子,通過“騰籠換鳥”先后盤活停產、半停產企業及死滯項目18家、土地近2000畝,有力推動了夏邑縣開發區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
精心組織? ?扎實推進
經過10余年發展,夏邑縣開發區面臨由“創建”到“創新”轉變的新起點,面臨由“粗放型”向“高質量”跨越的新挑戰,一些企業因為技術含量低、產品附加值低和轉型升級滯后,成為停產、半停產企業,甚至因資金鏈斷裂,變成死滯項目。
夏邑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主動作為,以開展“百園增效”行動為抓手,把解決停滯企業作為開發區發展的關鍵,通過二次招商,促使企業浴火重生、脫胎換骨。為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該縣針對每個停滯企業和項目,均成立由一名縣領導任指揮長,開發區管委會、自然資源、住建、財政、公安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閑置項目盤活指揮部,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議,專題解決項目處置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
摸清底數? ?因企施策
對開發區內低效、閑置企業,該縣全面開展排查摸底,摸清擬“騰籠換鳥”企業土地廠房和投資經營狀況等基本信息,建立檔案,并面向全縣宣傳企業存量資產信息,推介惠企政策,優先推介現有閑置資產。
對停產企業,該縣采取清資核算,實現資產重組。如原銀邦化纖有限公司因經營不善停產,通過對其進行資產評估,銀行債務并轉,招引了宏盛化纖有限公司,通過增加、改造生產設備,使項目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建成并投入生產運營。
對停產半停產企業,該縣實行股權轉讓。如河南金晶生化有限公司因市場較小,始終不能滿負荷生產,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通過招引國內大型企業江西桂柳集團,將股權全部轉讓,并收購了死滯項目雨潤食品,增資擴建年產18萬噸飼料加工廠和新建日孵化100萬只鴨苗孵化廠,成為全國單產規模最大的鴨苗孵化基地。
對死滯項目,該縣合理統一收購,依法進行資產清算,通過二次招商重新引入新的投資主體。如原均宇紡織項目工程建設階段因資金鏈斷裂無法正常施工,從浙江紹興引入世賢紡織,安裝到位經編機、定型機、加彈機等設備300余臺,并按期投入生產運營。目前,開發區內原億津化纖、雙行襪業、華騰塑材、鴻慶纖維、國智建材等一批因資金鏈斷裂造成項目停滯的企業,都已通過招商分別引進金諾服飾、鹿峰包裝、梓語服飾、仟方生物科技、東祥玻璃等項目,帶動了開發區主導產業向縱深發展。
科學規劃? ?跟蹤服務
為促進開發區發展,夏邑縣在編制開發區國土空間規劃時,按照不低于城鎮建設用地總規模25%的比例劃定工業用地保護紅線。同時,結合該縣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于打造中部紡織服裝生產基地的產業定位,高起點發展高品質印染產業,強化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形成區域配套、上下游銜接、多點支撐的紡織服裝及制鞋產業鏈,打造紡織服裝印染產業集群。
對盤活的新入駐項目,該縣還開辟“綠色通道”,明確專人跟蹤服務,協助辦理相關手續,抓好建設進度,實現項目盡快投產見效,并要求企業評估、核算資產由政府出面,解決原項目遺留的各類問題,新企業不與原企業主接觸。對通過二次招商新落地的投資項目,簽訂新的投資合同,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兌現優惠政策。
據夏邑縣自然資源局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圍繞開發區“二次創業”,妥善處置遺留問題,進一步盤活土地資產,助推縣開發區“百園增效”和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到2022年底,全面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實行新增工業用地“出讓年限不超過20年有條件續期”的土地供應政策,力爭到2025年底,開發區畝均稅收達到10萬元以上。(作者單位:夏邑縣自然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