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孝聽
畫家梵高說過:“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p>
9月初,蘇州工業園區慈善總會響應“9·9公益日”號召,積極參與上線了5大類、19個公益項目,范圍涵蓋助學、助醫、助困等板塊,用愛溫暖園區。一時間,社區、企事業單位踴躍參與,時代廣場北社區通過廣泛動員轄區內商戶、企業、社會組織、黨員、社區居民等多元主體,為社區募集公益金8000多元;新集團、中磊研發等園區愛心企業開展走訪助學活動,向多戶困難大學生家庭送去問候;由蘇州工業園區元圓健康促進服務中心針對兒童罕見病發起的“熊孩兒”救助計劃,籌到善款30000多元……
其實,在園區類似這樣的救助計劃有很多,在這里,我們選擇分享助困、助醫、助學三個已經落地的公益項目,相信愛之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
園區的這家銀行不存錢,只存糧
關鍵詞:助困
中秋佳節前夕,園區256戶低保、特困家庭都收到了每份價值410元的食物營養包,每份營養食物包包含了米面油、餅干、月餅禮盒等食物。這些營養食物包均來自于一家“銀行”,神奇的是,這家“銀行”不存錢,只存糧,它是綠洲食物銀行。今年3月,園區慈善總會與綠洲食物銀行合作,開啟“余量食物計劃”,針對園區低保戶,發放營養食物包。
記者了解到,此次是園區慈善總會與綠洲食物銀行合作的“食物營養包”項目第5次捐贈發放活動,活動開展以來,累計惠及園區困難群眾1334人次,發放食品折合價值累計近17萬元。
上海綠洲食物銀行蘇州分部負責人王潔告訴記者,Food Bank(食物銀行)其實很多國家都在推行,根據不同的國情,給予相應的補助。中國目前已基本實現脫貧,因此我們的“余量食物計劃”更多關注膳食營養。
“每年食品制造和流通領域至少造成20%的浪費,可以供3000多萬人口一年的口糧。我們生活的城市,每天都有很多的有機垃圾被銷毀,其中大部分是食物。”王潔表示,當食物被丟棄成為廚余垃圾,其腐爛以及處理過程造成大氣碳排放的同時也造成了垃圾圍城,對城市的水、土壤等環境造成污染,給氣候、水土利用和生物多樣性帶來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企業、政府以及社區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處理食物垃圾。
“所以,我們發動了‘余量食物計劃’的活動,向一些食品生產商、零售商、倉庫、企業等募集一些即將被浪費的食物,比如新鮮蔬菜、企業捐贈的食物、因故無法銷售的食品等等,我們會將這些食品收集起來,確保在保質期內、包裝無破損、無變質的同時將這些食品發放給一些需要幫助的家庭。既減少了食物浪費,又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食物需求?!?/p>
王潔介紹,目前“余量食物計劃”主要分“長保”和“短?!眱煞N,“長?!碑a品選擇剩余三分之一保質期的以食物包的形式發放,“短保”產品則以生鮮超市中淘汰下來的蔬菜與水果為主,這其中有大部分蔬果仍處于新鮮可食用的狀態,但因為過了銷售日期或外包裝損壞等原因不再售賣,所以我們希望讓這些將要被處理浪費的蔬果擁有第二次生命,重新回到人們的餐桌上。針對這類“短?!碑a品,通過社區生鮮分享點,每日發放,目前斜塘街道已開始試點,接下來將向外推廣。在滿足低保戶的情況下,如果還有余量,我們會分發給環衛、建筑工人等群體。
雖然項目才落地半年,已通過園區慈善總會募集到專項基金,用于食物包投放。王潔對園區開放創新的態度贊嘆不已,她說:“我們當初就是一拍即合,他們愿意嘗試新東西,園區速度也非常給力?!?/p>
在食品行業耕耘30多年,在王潔眼里,食物可以鏈接很多東西,未來,她計劃開設綠洲營養課堂,通過社區活動宣導平衡膳食,培養“食商”,減少浪費,又能吃得健康。
為搶救每個生命編織那張托底救助網
關鍵詞:助醫
家住唯亭街道新鎮社區的蔣元(化名)今年30歲,然而他已經和疾病抗爭13年了,自從17歲那年患上慢性可再生障礙性貧血后,一家人就踏上了漫漫求醫路。經過3年多的治療,病情終于得以控制,他開始一邊看病,一邊求學。
然而幸運并沒有眷顧這個努力的少年,2016年高考之后,剛考上蘇州大學的他病情再次惡化,不得不再次休學,前往北京接受治療。2017年5月做了造血干細胞移植手術,術后由于排異和感染又接受了將近兩年的治療。
近200萬元的醫療費用讓這個家庭早已負債累累,蔣元母親已經退休,父親也辭去了工作,一家人在北京整整待了兩年。除了每個月2200多元的租金,幾乎再無其他收入,每月還需服用抗排異和抗感染藥物,這一筆支出對這個家庭來說又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2019年8月底,病情終于穩定下來,蔣元一家回到蘇州,在唯亭街道救助管家的幫助下,成功申請到71079.34元慈善醫療救助金,緩解了這個家庭的經濟壓力,他說:“生活在不斷地磨煉我們一家,但是我們一定不能消沉,勇敢樂觀地面對,總能看得到前面的希望?!币恢币詠恚Y元特別感恩愛心人士的幫助,他想象著有一天也能反哺社會。去年,他加入了社區志愿者團隊,努力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暫時無法重返校園,他就在家自學消控和建模,他想著如果能考到消控證,就可以獲得一些收入了。
其實在園區像蔣元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據蘇州工業園區中低收入家庭情況調查顯示,因病致貧率高達56%,醫療費用支出占家庭總支出的79.2%。為了緩解困難家庭的經濟壓力,提高他們的生存質量,自2011年起,園區首創慈善醫療救助項目,從困難家庭醫療保障需求出發,探索建立了醫療救助與慈善事業的銜接機制,使慈善資源作為醫療救助的重要補充,建成了基本醫保、實時醫療救助、商業補充保險、慈救助四位一體的醫療保障體系,為困難家庭提供更全面、更充分的醫療保障服務。
園區慈善總會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的助醫項目對在扣除所有已享受政策后,自付費用超過3000元的低收入家庭率先實施慈善醫療救助。相信,為搶救每個生命編織的那張托底救助網將會越來越緊密,每個人的未來也更值得我們期待?!?/p>
記者了解到,2021年,園區慈善總會共撥付慈善醫療救助款103.50萬元,救助187名困難對象。無數家庭借此走出困境、重煥生機,回歸正常生活。
助學圓夢,全覆蓋資助普惠寒門學子
關鍵詞:助學
今年23歲的小丁家住園區婁葑街道,今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碩博連讀。在開學前收到了園區慈善助學金,小丁心里感覺暖暖的。
早在小丁初中時候,父親下崗了,母親扛起了養家的重任。每天早出晚歸,靠在蛋糕店做裱花師的微薄工資養活一家人,母親的不易讓小丁暗暗立志,一定要奮發圖強??恐@股拼勁,4年前,小丁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學,完成本科學業后,又考上了交大的碩博連讀。
本科階段,小丁接受了園區“助學圓夢”慈善項目的資助,她說:“這不僅減輕了我們家庭的經濟負擔,更是我求學路上的精神力量,激勵著我奮發向上,將來學以致用,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币恢币詠?,小丁內心都特別感謝社會上的好心人。
記者了解到,早在1998年,園區慈善總會便開展了助學活動,累計發放助學金1950余萬元,資助各類困難學生超過10000人次,所有學生均順利完成學業。
2021年,園區總工會、團工委、婦工委充分發揮群團組織作用,樹立“園公益”助學品牌,募得善款58.2萬元,共向全區116名寒門學子發放助學金37.94萬元,對低保、邊緣、低收入、低保2倍等困難家庭的高中生、大學生、研究生進行全覆蓋資助。
此外,園區慈善總會還收到中新集團、久光百貨等27家愛心企業131.48萬元善款,用于慈善助學金發放以及后續慈善助學活動。近日,園區愛心企業開展了走訪活動,將助學金親手送到受助學生手中。中新集團一行來到斜塘街道,與受助學生親切交談,詳細了解了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并為他們送去助學金;中磊研發為婁葑街道兩戶大學生家庭送去了關懷問候,鼓勵他們學有所成,回報社會。受助學生表示一定會勤奮學習,積極進取,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