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媛
摘? ?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綠色環境、綠色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就要求設施蔬菜生產要有效采取綠色防控技術進行蔬菜病蟲害防治。闡述了設施蔬菜生物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討論了該技術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期進一步推動設施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的發展,減少環境污染,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提高蔬菜品質,推進綠色植保,促進農戶增收。
關鍵詞:設施蔬菜;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6-0074-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436.3? ? ? ?文獻標志碼: B
設施蔬菜通過人工控制和改善蔬菜種植的環境條件,滿足了人們對于蔬菜數量和品質的需求,尤其是淡季時對蔬菜的需求量。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設施蔬菜的生產面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不斷地擴大,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蔬菜品質、增加農戶收入。
設施蔬菜發展的速度和程度,也成為了衡量一個地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但是,與露地栽培相比,設施蔬菜的氣候環境較自然、更穩定,但是也有利于蔬菜病蟲害的擴張,其病害蟲的種類、發生數量與為害程度明顯不同于大田,再加上設施蔬菜的生產成本較高,且設施條件大多應用于生產經濟價值較高的蔬菜品種,因而設施蔬菜生產需要更精細化的管理和更多的投入,科學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方法更為重要。
1? ?生物防治技術的概念
生物防治技術是指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包括天敵生物、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和植物提取物等)防治病蟲害,將蔬菜病原物控制在對作物產生經濟效益影響的水平以下的方法,從而確保蔬菜綠色安全生產,不斷提升蔬菜的品質,達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收。
生物防治技術是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污染環境,對人類、牲畜及生態環境友好的特點。近年來,科研工作者篩選和利用了大量天敵、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用于溫室病蟲害的生物防治,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 ?生物防治在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2.1? ?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設施蔬菜的生產環境特點決定了其病蟲害防控有不同于大田蔬菜病蟲害防治的特點。設施蔬菜種植區內溫度和濕度較高,不僅有利于病蟲的繁殖生長,也有利于病蟲越冬,導致設施蔬菜病蟲害發生的概率較高、種類較多,害蟲的抗藥性增強。蔬菜溫室相對封閉,在高溫高濕的設施條件下,病蟲害發生之后的傳播速度非常快。設施蔬菜種植場地固定,蔬菜經年連續生產,常存在連作現象,土壤養分常被植物過度汲取,土壤性狀發生改變,使得土傳病害的發生概率大大增加。
2.2? ?天敵生物在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天敵生物資源種類非常豐富,主要有天敵昆蟲、捕食螨和昆蟲病原線蟲,如釋放草蛉、瓢蟲、食蚜癭蚊能夠防治蚜蟲,釋放麗蚜小蜂、草蛉、瓢蟲能夠防治白粉虱,釋放潛葉蠅繭蜂能夠防治斑潛蠅,釋放赤眼蜂能夠對甜椒和番茄上的棉鈴蟲、煙青蟲和小菜蛾有較好的控制效果[1],釋放東亞小花蝽能夠有效防治大棚甜椒苗上的葉螨和薊馬。
與傳統的化學農藥防治相比,釋放天敵昆蟲不僅綠色環保,還能對害蟲有持效性控制的效果,例如,在溫室釋放異色瓢蟲卵卡用于控制蚜蟲、葉螨等,能夠減少農藥用量60%以上[2];釋放麗蚜小蜂對設施番茄煙粉虱的防治效果可達90%以上[3];釋放智利小植綏螨可以持續有效地防治大棚菜豆上的二斑葉螨,且防治方法簡單[4]。
2.3? ?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將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噴灑在蔬菜上防控小型害蟲和植物病害,不僅操作簡單,而且不會造成環境負擔,更不會對蔬菜質量產生影響,是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的一種較為高效便捷的方法。
蘇云金桿菌(Bt)對鱗翅目害蟲有很強的胃毒作用,噴灑Bt乳劑、粉劑等生物藥劑可用于防治煙青蟲、菜青蟲、小夜蛾、棉鈴蟲、玉米螟、食心蟲、美洲斑潛蠅等,不僅不傷害害蟲的天敵,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害蟲也不會產生抗藥性,是一種高效的微生物殺蟲劑,在溫室蔬菜害蟲的生物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用短穩桿菌可有效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蟲,在卵孵高峰期使用甜菜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且防治效果穩定[5]。使用白僵菌可以防治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等多種蟲害。農抗120 能夠防治晚疫病、枯萎病、炭疽病及早疫病[6]。枯草芽孢桿菌對枯萎病、蠟質芽孢桿菌對青枯病有一定防效。抗生素可用于蔬菜病蟲害防治,農用鏈霉素可用于防治青枯病,瀏陽霉素可防治紅蜘蛛和茶黃螨,寧南霉素可防治病毒病。
2.4?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設施蔬菜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
利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制作的植物性農藥,不僅防病殺蟲效果好,而且原料來源廣泛、制作和使用過程簡單,不易對植物產生藥害,易于被自然界中的光照、植物或土壤微生物所分解,是一種來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的正常物質循環方式。天然植物提取物有除蟲菊素、苦皮藤素、小檗堿和蛇床子素等植物源農藥,既能控制病蟲害,又不會造成環境污染。苦參中的苦參堿可防治菜青蟲、蚜蟲、夜蟬、舟蛾等,并能抑制銹菌孢子的萌發。茶籽餅浸出液可以防治蚜蟲、蝸牛、蛞蝓等,對銹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
2.5? ?昆蟲信息素和昆蟲生長調節劑
昆蟲信息素和昆蟲生長調節劑也被劃為生物防治范圍。昆蟲信息素是引起同種昆蟲其他個體間發生覓食、棲息、求偶、產卵和自衛等行為反應的微量化學信息物質。在蔬菜害蟲防治方面,最為常見、研究最多的是昆蟲性信息素類農藥。
近年來,國內逐步開發出了針對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小菜蛾等主要蔬菜害蟲的誘芯,并通過設置誘捕器大量誘殺成蟲來控制害蟲種群數量[7]。昆蟲生長調節劑并不會直接殺死害蟲,而是干擾害蟲的發育階段,通過降低害蟲生存能力的方式達到防治害蟲的效果,如利用20%蛻皮激素類似物酰肼懸浮劑來防治甜菜夜蛾[8]。氟蟲脲具有觸殺、胃毒、拒食作用,能夠干擾昆蟲和螨類的蛻皮和變態,對葉螨屬和全爪螨屬多種害螨的幼螨控制效果較好,同時可使葉螨的天敵安全。
3? ?設施蔬菜生物防治技術存在的問題
從農業集約化生產與有害生物控制的角度看,與傳統的化學防治技術相比,生物防治技術存在一定不足,限制了其在生產上的應用推廣,具體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1)使用時間和技術要求比較嚴格,難以把握。比如生物防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操作者在害蟲零星發生、發病初期施藥或采取預防措施。而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菜農普遍文化素質較低,常依靠舊有的觀念或經驗判斷蔬菜病情,難以準確識別病蟲害,可能延誤有效利用生物防治技術的恰當時機。
(2)生物防治的作用效果往往有限,通過釋放天敵昆蟲等生物防治技術需要害蟲達到一定的數量才會起作用,并且生物防治技術殺滅害蟲作用有限,難以應對突發性病蟲害,天敵等有益生物的作用具有專一性,往往達不到同時殺死不同蟲態和不同種類害蟲的效果。
(3)由于有益生物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生物防治的防控效果可能不穩定,如麗蚜小蜂很難在高溫條件下發揮作用。
(4)目前設施蔬菜種植多為農戶自己投資建設和生產,農戶一次性投入較大,在不確定防治效果的情況下不愿意追加投資,生物防治技術也難以推廣。
此外,植物源農藥和微生物農藥雖然研究和開發的力度較大、市場上產品較多,但速效性始終是個問題,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設施蔬菜生物技術的推廣和應用[9]。
4? ?結語
利用生物防治技術進行設施蔬菜管理不僅可以有效防治病蟲害,還有利于溫室大棚周圍有益生物群體增加,使農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
生物防治技術能夠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減少環境污染,保障蔬菜質量安全、提高蔬菜品質,是有效防治設施蔬菜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十分明顯。科研人員和技術推廣人員應對生物防治技術進行不斷的研究試驗及應用探索,改進指導觀念和方法,克服設施蔬菜生物防治技術存在的弱點,為實現蔬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推進綠色植保、保障食品安全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 1 ] 畢威.我國北方設施蔬菜病蟲害的綠色防控技術[J].吉林蔬菜,2018(4):30-32.
[ 2 ] 劉剛.北京市以瓢蟲治蚜蟲取得顯著成果[J].農藥市場信息,2015(4):51.
[ 3 ] 何笙,吳曉云,鄭金竹,等.麗蚜小蜂防治設施番茄煙粉虱效果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4): 6244-6245,6248.
[ 4 ] 李麗娟,魯新,劉宏偉,等.捕食螨防治大棚蔬菜葉螨效果的初步研究[J].吉林蔬菜,2008(1):72-73.
[ 5 ] 查國賢,高會會,李俊,等.蘇州市蔬菜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及推廣建議[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102-103,105.
[ 6 ] 呂建華.蔬菜綠色病蟲害防治技術要點[J].世界熱帶農業信息,2021(4):40-41.
[ 7 ] 雷仲仁,吳圣勇,王海鴻.我國蔬菜害蟲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2016,42(1):1-6,25.
[ 8 ] 楊彬,姚安平,周小毛.20%蟲酰肼懸浮劑防治甜菜夜蛾田間藥效試驗[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5):8270-8271.
[ 9 ] 朱曉剛.物防治技術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21,39(7):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