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玲
摘? ? 要: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現階段,玉米作物已經成為集工業原料、飼料、糧食為一體的經濟作物,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擁有難以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探究了玉米作物的栽培密度價值,分析了玉米栽培密度對玉米品質與產量的影響,闡述了我國玉米種植密度的確定方法及策略,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升我國玉米產量,增強玉米作物的附加價值,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建設開辟出全新的發展方向,使我國逐漸成為影響世界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業強國。
關鍵詞:玉米;栽培;密度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16-012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513? ? ? ?文獻標志碼: A
我國玉米生產質量僅為5 000 kg/hm2,相當于西方發達國家的56.34%。隨著玉米在我國工業、食品及醫療生產中地位的日漸提高,人們對玉米作物的經濟要求也日漸提升。
1? ?玉米的概述及栽培密度價值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作物,又名珍珠米、玉蜀黍、苞米棒子、苞谷等,原產于南美洲和中美洲,廣泛分布于巴西、中國、美國等國家。該作物擁有較強的耐寒性、耐旱性及抗貧瘠性,營養價值、經濟價值較高。作為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玉米被廣泛應用在養殖業、畜牧業、醫療衛生、化工業及食品工業等領域,可以為現代經濟社會的平穩發展提供支持。在品種分布上,我國各地都有栽培玉米,并且廣泛分布在世界溫帶和熱帶地區,有爆粒種、加工種、菜用種、飼用種等類型,其中菜用種包括玉米筍型、甜質型、糯質型,加工種包括玉米筍、甜玉米等類型。玉米作為較常見且十分重要的經濟作物,能夠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力量。
玉米的栽培密度是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因素,關系到玉米種植與培養的整體質量。主要原因在于玉米栽培密度影響著玉米植株對土壤養分、光照及水分的吸收。比如,栽培密度能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更好地提升玉米植株的光合強度,使玉米受到更多的陽光照射,提高玉米產量及土地的利用質量。合理的栽培密度可以提高玉米的品質和產量,使玉米作物能夠切實解決我國嚴峻的糧食問題,成為提高我國糧食總產量的關鍵,進而推動我國玉米在國際糧食進出口領域的地位,從而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國際化發展[1]。
2? ?玉米栽培密度對玉米品質與產量的影響
2.1? ?栽培密度對玉米接受光照、降雨的影響
栽培密度對玉米產量擁有較為鮮明的影響,但實質是土壤、水、溫度、光照等環境變量的結果。其中降水、溫度、光照等氣象條件與玉米產量性狀、生長發育的關系較為密切,且難以控制。
通過科學調整,可以使各類氣象條件得到有效的協調。比如,降水量是玉米產量的重要影響因素,是玉米植株獲得高產量的基本條件,因為降水量的多少能影響到玉米植株的癟粒數、禿尖量,影響玉米的粒深和行粒數。當玉米密度過大時,單位玉米植株受雨水影響的程度較低,難以獲取更多的水分和養分;當密度較小時,單位玉米植株所需的降水量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可以切實降低玉米的癟粒數、禿尖量,提高玉米的粒深與行粒數。而在溫度層面上,良好的光照環境,能夠滿足玉米植株生長發育所需的積溫條件,但與此同時也會面臨高溫脅迫的風險。
合理控制玉米栽培密度,能夠切實降低高溫脅迫對玉米生長的影響,提高玉米植株的整體產量。在光合作用上,當玉米植株的種植密度較高時,單株葉面的光照率較低,玉米在吐絲期后,葉面光照條件會持續下降,嚴重影響到玉米光合作用的質量和效率。而當密度較小時,葉面積會逐漸增加,光合效能較強,特別是生育后期,葉面積增強將會提高玉米群體的生長質量,但與此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到土地的有效利用率。因此,合理劃分玉米栽培密度有利于玉米進行光合作用,提高玉米的產量[2]。
2.2? ?栽培密度對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穗重的影響
與其他農作物不同,玉米產量主要指玉米粒的產量,因此,在產量研究的過程中,應從玉米粒生長性狀及品質的角度分析,而非玉米植株的整體產量。玉米粒的產量主要受百粒重、單穗粒數、單位面積穗數等因素影響,當栽培密度較小時,玉米穗粒數多、果穗大,產量高、百粒重較高。當植株密度較大時,則會出現百粒重較低、穗粒少、果穗小、產量低。
玉米的栽培密度與百粒重、單位穗數及穗粒重存在緊密的關系。通過深入分析,發現在玉米密度持續增大的過程中,單穗粒重的下降趨勢較為明顯,而百粒重的變化程度則較為緩慢。因此,在后續的栽培密度計算時,需要明確三者之間的變化規律,探究出合理的栽培密度。此外,玉米穗部性狀是影響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穗重的重要因素,主要由穗粗、穗長、禿尖長度等因素構成,當種植密度逐漸加大后,穗粗和穗長會降低,而禿尖率會持續上升,反之禿尖率下降,穗粗和穗長都能夠得到明顯的提升。
2.3? ?栽培密度對玉米抗倒伏與病蟲害的影響
玉米的抗逆性主要指玉米植株適應不利環境的能力,具體包括抗倒伏與抗病蟲害兩種。
2.3.1? ?抗倒伏
當玉米栽培密度逐漸增大后,玉米群體的倒伏率會不斷攀升,而當玉米栽培密度降低時,玉米的倒伏率則會逐漸下降。其中高稈玉米的倒伏率最高,矮稈玉米的倒伏率較低。
2.3.2? ?抗病蟲害
玉米螟是影響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能為害玉米植株不同部位的生長,減少玉米的單穗產量,影響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當玉米密度持續增大時,玉米螟的發病率則呈上升趨勢,如果從玉米自身抗逆性的角度分析,影響玉米植株抗逆性的因素主要有根系強度、土壤水分等。其中,根系強度主要與植株生長程度有關,即光合作用性能越強,根系強度越高。而土壤水分則與單位植株的面積有關,即當種植面積越大時,植株的土壤水分吸收越充分[3]。
2.4? ?栽培密度對灌漿品質的影響
通過分析栽培密度對光照、降雨、抗逆性以及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粒重的影響,能夠明確玉米植株密度對玉米產量所造成的具體影響,而探究栽培密度對灌漿品質的影響,能夠為我國農業工作人員更好地改進并調整玉米播種密度、提高玉米品質奠定基礎。通常來講,玉米灌漿質量是影響玉米品質的重要因素,能夠為玉米作物的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條件。其中灌漿速率是決定玉米粒重及其產量的關鍵要素,即當玉米灌漿率高時,玉米的百粒重與單位穗重便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反之則呈逐步下降趨勢。因此需要通過其他手段,提高玉米品質。比如,通過降低玉米栽培密度的方式,使玉米植株獲得更好的生長,以此提高淀粉、蛋白質及脂肪的累積含量,提高玉米的整體品質。
3? ?玉米種植密度的確定方法及策略
通過明確玉米栽培密度對玉米產量與品質的影響,能夠提高人們對栽培密度的重視程度,使人們在農業研究與實踐過程中,明確栽培技術的改進方向和手段,使我國農業經濟得到更好、更快速的發展[4]。
在栽培密度計算與栽培方案確定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首先,充分考慮玉米植株的光合性能及受光照、降水的影響情況,確定玉米植株密度。比如,用“總面積/株數×行距”,能獲得相應的種植密度。在這個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明確每行玉米所受光照、降水及高溫的影響,通過確定行距的方式,明確合理的栽培密度,還需確定玉米的布局方向,降低自然氣候因素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其次,通過株距獲取玉米的栽培密度。在應用該方法確定玉米種植密度時,從玉米“百粒重” “單穗粒重”“單位穗重”等角度出發,通過明確三者之間的關系,確定相應的株距,從而求得相應的種植密度。通過試驗探究的方式,明確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穗重在栽培密度改變的過程中出現的變化,取三者呈最佳數值時的玉米株數,確定相應的密度,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種植方案。
最后,在提高玉米植株抗逆性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或技術人員需要通過試驗探究的方式,確定容易出現倒伏的種植密度,并根據其他密度數值,調整玉米植株的實際栽培密度,使其在確保產量與品質的情況下,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逆性。在玉米品質提升的過程中,由于種植密度對灌漿品質的影響呈負相關關系,即密度越小,灌漿程度越高,可以將此問題納入到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穗重及光照、降水等問題進行考慮。
4? ?結語
玉米栽培密度對玉米的光合性能、百粒重、單穗粒重“單位穗重及抗逆性的影響較為鮮明,決定了玉米植株的產量和品質。因此,在實際的玉米栽培中,需要提高對栽培密度的重視程度,明確栽培密度對玉米生長的具體影響,進而通過合理計算栽培密度的方式,提高玉米的產量和品質,增強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質量,使我國逐漸成為玉米生產大國。
參考文獻:
[ 1 ] 姚美.恩施地區玉米栽培中密度控制及施肥的重要性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6,36(24):86.
[ 2 ] 姜斌.淺析我國玉米高產栽培農藝措施研究進展[J].農業與技術,2016,36(19):113-114.
[ 3 ] 林建新,陳山虎,盧和頂,等.閩東高山反季節糯玉米栽培密度對主要性狀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33):156-160.
[ 4 ] 何文彪,潘年華.掖單13號玉米栽培密度、播期及施肥優化的數學模型及應用[J].貴州農業科學,1994(5):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