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鳳
大革命失敗后,中國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在血的教訓中認識到,只有用革命的武裝反對反革命的武裝,才能奪取革命的最后勝利。黨的“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為處于白色恐怖中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指明了繼續前進的方向。英雄的閩西蘇區軍民,在黨的領導下,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軍工報國、不怕犧牲,人民軍工與人民軍隊的建設風雨同舟,日夜兼程,閩西成為人民軍工的孕育地、人民軍隊的定型地、軍民融合的重要策源地和人民軍工精神的發祥地。閩西軍工人把一切獻給黨,為閩西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鞏固,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為全國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為黨和軍隊的建設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貢獻。閩西軍工人身上體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軍工報國、不怕犧牲”精神為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和人民軍隊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的精神滋養。
2014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和領導下,在古田召開的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確立了政治工作的時代方略和時代主題,重塑了軍魂,習近平帶領人民軍隊從古田再出發,古田又一次開啟了人民軍隊新的啟航點,成為我黨我軍新的里程碑。
在人民軍工迎來90周年誕辰之際,我們追尋紅色軍工的足跡,依然可以感觸到當年燎原火種的軍工熱度,依然可以感觸到紅土地上魚水情深的軍民融合溫度,依然可以感觸到十萬閩西革命兒女構成的“銅墻鐵壁”厚度,依然可以感觸到“第一等工作”的亮度!
90年來閩西人民軍工發展的歷史,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堅持黨指揮槍、建設自己的人民軍隊,是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人民軍隊是人民利益的保護神。毛澤東指出:“沒有一個人民的軍隊,便沒有人民的一切”正是基于這個認識,毛澤東積極建設人民軍隊并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的人民軍隊建設之路,特別強調人民軍隊的革命化——政治建軍。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標志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這一原則與制度是人民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1929年12月在龍巖上杭召開的彪炳史冊的古田會議,確立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基本原則和制度,確立了政治建軍的根本原則,奠定了紅軍政治工作的基礎,系統地解決了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如何建設成無產階級領導的新型人民軍隊這個根本性問題。“古田是我們黨確立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的地方,是我軍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方。”1944年,毛澤東在一份關于軍隊政治工作的報告中指出:“共產黨領導的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軍隊的生命線。”這是人民軍隊之所以區別于中國歷史上所有軍隊的奧秘,是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能夠以弱勝強的秘密武器。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各種思潮泛濫,一些人開始鼓吹西方的普世價值,鼓吹“軍隊國家化”“軍隊非政治化”,妄圖以此否定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領導,以此動搖人民軍隊的軍魂,我們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新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以更強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軍隊政治工作的時代主題是,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歷史早已昭示了“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的鐵律,那么什么才是戰爭中真正的“銅墻鐵壁”呢?列寧指出:“誰的后備多,誰的兵源足,誰的群眾基礎厚,誰更能持久,誰就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無數的軍工人或在后方、或在前線一心一意支持革命事業,讓革命有了成功的堅實基礎。毛澤東感嘆道:“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是“什么力量都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真正的銅墻鐵壁”。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毛澤東在抗戰時期總結指出:“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人民主體論,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終堅持黨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始終把能否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作為衡量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否正確的最高標準。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中,毛澤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概括為中國共產黨的宗旨和黨性。在贛南閩西創建中央蘇區時期,毛澤東樹立了“要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的群眾觀念;提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光輝思想;在贛南、閩西深入接觸群眾時撰寫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輝篇章。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體現了黨的理想信念、性質宗旨、初心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根本動力,也是對黨的奮斗歷程和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根基與血脈,是黨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昔日百姓支持革命軍隊打江山,在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人民軍隊必須始終“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牢記為人民扛槍、為人民打仗的神圣職責,堅決保衛人民和平勞動和生活。發揚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保持同人民群眾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關系,永遠做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積極參加和支援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勇于承擔急難險重任務,以實際行動為人民造福興利。”我們要始終牢記:“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大背景下,我們要“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更好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為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不斷鞏固軍民團結,凝聚起全體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激發出全社會的創造活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穩,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頭。”人民軍工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中的重要一環,與偉大建黨精神是一脈相承的關系。“偉大的建黨精神,就是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在偉大建黨精神指引下的閩西蘇區,誕生了古田會議精神、才溪鄉調查精神、蘇區精神等,閩西蘇區,也是長征精神、人民軍工精神形成的重要發源地。
閩西軍工人身上體現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軍工報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既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軍工報國、甘于奉獻、為國爭光、勇攀高峰”的24字人民軍工精神的雛形,也是各個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的主要內容。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作為自己的鮮明作風,我們黨帶領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史。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是共產黨人的優良作風,也是一種創業精神,一種獻身精神。共產黨人從來都不靠救世主,也不相信什么神仙皇帝,而是依靠自己,依靠人民。毛澤東同志說:“干部中一切不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流血流汗,而依靠意外便利,僥幸取勝的心理,必須掃除干凈。”正是靠著這種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開天辟地的偉大成就。
甘于奉獻,勇于創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篳路藍縷的奮斗歷程,承載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擔當。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從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只能造茶碗、茶壺,到衛星上天、制造大飛機,再到復興號高鐵疾馳在祖國大江南北、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珠港澳大橋建成通車、探月工程等重大項目的不斷突破,折射著中國由富到強的鏗鏘步伐。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光輝歷程書寫了一部甘于奉獻,勇于創新從而實現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英雄史詩。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紅色基因和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不斷傳承發展,成為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政治優勢。大力弘揚奮斗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新時代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完成歷史使命、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這是黨的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的根本。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讓我們珍惜光榮歷史,傳承奮斗在人民軍工事業戰線上的革命先輩們鑄就的以“把一切獻給黨”為核心的人民軍工精神,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干事初心,保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昂揚斗志,在面對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改革發展等大考時要主動參與其中,擔當作為,貢獻力量。艱苦奮斗、甘于奉獻、勇于創新,為建設一支世界一流軍隊、為實現國防科技工業現代化貢獻力量!賡續紅色血脈,不懈奮斗創造,加快老區蘇區振興崛起,持續推進有溫度的幸福龍巖建設;無愧使命擔當,續寫新的輝煌,為實現閩西革命老區的現代化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龍巖學院)
[ 1 ] h t t p : / / w w w . g o v . c n / x i n w e n / 2 0 2 1 - 0 7 / 0 1 / content_5621847.htm
[2]《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89頁。
[3]習近平:《古田會議奠基的我軍政治工作對我軍生存發展起到了決定性作用》(201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96頁。
[4]《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 14 冊,第 1 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第207頁。
[5]習近平.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 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而奮斗[N].人民日報,2014-11-02(1)。
[6]《列寧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頁。
[7]《毛澤東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頁。
[8]《毛澤東選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頁。
[9]習近平:《.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北京:人民日報,2017-8-2(1)。
[10]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 卷,外文出版社,2017 年,第53、55 頁。
[11]習近平:《革命精神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