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愛峰
電焊工作環境艱苦,對體力要求高,還得全副武裝,甚至不可避免會遭遇弧光灼傷和焊花濺燙。如此情境下,女焊工更是鳳毛麟角。在偌大的鍋爐廠焊接車間,35歲的女焊工唐成鳳14年堅守著初心與匠心,在“男人堆”里斬獲了多項技能比拼佳績,也成長為了成都工匠、全國勞動模范。
一心向往漂亮“焊花”
唐成鳳出生在金堂縣一個焊工之家,小時候有時會跟著父母來到四川鍋爐廠焊接車間。看到焊工師傅們焊接過后的焊縫,以及焊條融化形成的焊花,在她心里就像美麗的煙花。“那時就覺得焊接很好玩,焊接出來的產品很漂亮。”想要成為一名焊工、焊出最美焊花的想法就這樣留在了唐成鳳的心底。
當她把自己的夢想告訴他人,有人取笑:一個女孩子,何必去學習辛苦的焊接。青春漂亮的她應該擁有一份輕松光鮮的職業……不過,唐成鳳始終堅守初心。2005年,她毫不猶豫報考了焊接專業,最終走進川鍋技校,兩年之后成為川鍋焊接車間一名真正的焊工。
在師傅胡明的眼中,“唐成鳳學習特別認真,內心又有興趣,還肯下苦功,也喜歡交流自己的想法,進步就特別快。”同為全國勞動模范的胡明曾經告訴唐成鳳,瑞士、德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制造強國,離不開幾代人的傳承發展,我們也需要這樣一群勞動者,用一輩子或者幾代人去堅守去傳承。這更加堅定了唐成鳳“做一名焊工、做一名好焊工、做一輩子焊工”的決心和信心。
刻苦練出美麗“焊花”
焊接的主要作用是連接各個零部件,要是質量不過關,返工、報廢事小,如果焊縫不牢固,就很容易讓鍋爐在使用中撕裂,甚至導致爆炸。因此,每一個細小的焊縫都要經過射線、超聲波、高溫高壓的千錘百煉般檢驗。
焊接不僅是個技術活,更是個體力活,對于臂力和腕力的要求高。唐成鳳身材瘦小,卻常對人開玩笑說:“我天生手穩,就是吃焊工這碗飯的。”但別人不知道的是,她經常在家里手持紅磚練臂力和腕力,把20斤左右的水桶挎在手腕上練……
還在學徒期間,她認真聆聽師傅的指導,工作之余就勤加練習總結,并一步步成為班組生產骨干。接到生產任務后,她總是第一時間弄懂圖紙、工藝等技術文件,對產品的工作量、技術要求、工藝要求、完工時間做到心中有數。
唐成鳳臉上常帶著富有感染力的笑容,一雙大眼睛也充滿了暖意。在工作之中,她細致且嚴謹。
2012年的一天,在一次小集箱環縫的焊接中,X光射線底片顯示焊縫根部熔合不良,為不合格焊縫,這個失誤導致生產停滯。唐成鳳接到任務后馬上趕到現場,持續鉆研十余個小時,發現了問題的所在。然后針對材質的焊接特性,唐成鳳從控制接頭的間隙、鈍邊等工藝參數入手,用平常練習出來的不同于常規材質的操作手法,解決了這一生產難題。由于技能出眾,她被任命為集箱焊接組長。
之后,唐成鳳多次獲得省市焊接技能大賽第一名,榮獲“成都工匠”、“成都市技能標兵”、“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農民工”等榮譽稱號。2020年,她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傳遞經驗澆灌“焊花”
在眾多榮譽和贊美聲中,唐成鳳依然謙虛謹慎,業余時間堅持學習,時常跟師傅胡明探討技藝。“她總會主動來探討一些教學和技術創新等問題,看得出來,任何時候她都是特別認真的。”
唐成鳳善于隨時總結,把好的經驗、好的技術積累起來,用以帶徒弟、業界交流等。據了解,唐成鳳撰寫的《耐熱鋼管對接45°固定位置焊條電弧焊操作技術》曾在四川省總工會編著的《焊工經典操作技能集錦》發表,此焊接工藝已在全國焊接行業被廣泛運用。
如今的唐成鳳以“傳幫帶”為己任,成立了自己的“勞模工作室”,作為四川川鍋鍋爐有限責任公司焊接培訓中心教師,她的徒弟也成長為分廠的生產骨干,其中有四位獲評“成都工匠”。
“她不僅技術過硬,還經常見縫插針學習理論知識,更可貴的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奮斗精神。現在,她正用這種精神爭取為這個行業培養更多的工匠。”談起唐成鳳,廠里安全生產部副部長嚴雙伍十分感慨。
現在的唐成鳳,小時候留在心中的美麗“焊花”已結成種子,在一期期培訓班上,她把師傅胡明教的,以及自己十多年來的焊接經驗和勞模精神傳遞出去,帶出更多“焊花”工匠,是她新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