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彭麗
摘要:石油和天然氣作為優質能源與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石油天然氣的自主產能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油氣田為我國重要的資源,為了提高油氣產能,減少開采過程中的損失。勘察人員應該明確地質條件對油氣田開發的影響,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確保開發順利進行。基于此,本文將主要論述油氣田開發地質的措施。
關鍵詞:油氣田開發;地質;措施
引言:
目前我國油氣田開發已經進入了中后我階段,表層油氣基本已經被全部開采,后續的開發難度不斷增大。此階段的主要問題是需要提高油氣田的產量與質量,開采人員應該結合往年的地質材料,動態監測油氣田開采實際狀況,采取有效的監測措施。綜合考量油氣田開發的靜態資料與動態變化,以油氣的運動基本規律入手,進行分析,明確剩余油氣的成分,適當對原有開采方案進行調整,為后續的油氣田開發提供理論依據與數據基礎。
一、油氣田開發地質的開采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研究有限
我國油氣田整體開發年限較短,地質資料不完全,在開發過程中存在著部分的不確定因素,對于油,氣,水的流動狀態分析并不準確,對剩余量把握也不夠精準,實際開采與開發方案制定存在一些偏差,嚴重增大了開采成本[1]。
(二)缺乏有效的評價方式
在油氣田開發過程中,經常會出現滲透問題,但在實際開采過程中,只關注開采數量,不重視內部滲透問題,評價標準偏低,沒有綜合反映出儲層巖的物化性質,給后續的開采帶來了一定的技術難題。此外,開氣行業發展并不平衡,現場數據的集成性較差,采集效率和準確度欠佳,行業內缺乏完整的數據管理標準,數據共享集成中存在著以一系列問題[2]。
(三)技術程度較低
油氣田開發屬于傳統行業,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存在大量數據,但在開采過程中對數據的收集不到位。與此同時,油氣開發是一項較為艱苦、長期的工作,內部缺乏技術型的高級人才,整體技術水平較低。
二、油氣田開發地質的措施分析
油氣田的開發利用與后續的社會生產密切相關,因此為了提高開發效果,勘測人員應該以地質研究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技術方案,不斷提高油氣開發水平,保證我國整體能源體系綠色可持續發展。
(一)強化基礎的理論研究
在油氣田開發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復雜的地質情況,在主體油氣層開采,后,可能會發現一些新油氣層,因此需要重新進行測量,加大后續的開發投入,提高整體的開采效率。油氣田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在長時間開發過程中,油氣將會進行重新組合,因此勘測人員需要對于油藏進行精細描述,定期進行勘測,以事實為基礎,增加或者是刪減一些可采區域,以保證規劃圖的指導性和實際意義。確保地質勘探報告的準確性,做好地質預報監控工作,為后續的爆破工作和開挖工作做準備。在油氣田開發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流程執行,完善應急解決方案,明確具體人員的責任和權利,優化后續的資金使用,形成整體的現場控制。此外,當遇到復雜的地質問題時,要組織多次專家會診,從多方面進行思考,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保證開采安全性與穩定性[3]。
(二)實現整體性的動態管控
油氣田作為典型的流體,在開采過程中受到外力的影響,很容易出現流體流動現象,尤其是在油田開發的中后期,因此管理人員需要對現有的油氣田開發方案進行調整。綜合考量前期的地質研究,整合油藏工程、鉆井工程,實現多維精準部署,同時要對油氣儲氣量進行修正計算,完善井網內部的加密處理措施,指定一個動態的油氣田開發方案。
例如,要綜合判斷巖石的強度、硬度、放射性,需要統籌大量數據。快速定義巖石的初始狀態、邊界條件等重要條件,生成對應的結構單元,連續加載進行建模求解。通過多元規劃,明確地應力和變形行為之間的關系,精確的區分常規性和非常規性巖石,加強對儲層的描述,受到油氣的沉積作用影響,儲層的空間分布并不均勻,應該合理利用注水手段,提高油氣的產量[4]。
(三)加大技術投入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企業要加大資金投入,改善技術員工的工作環境,建立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購買相對高精尖的儀器,簡化數據處理步驟。引進納米結構和敏感礦物研究裝備,以技術帶動油氣田開發,實現設備共用,資源共享,更好地完成油氣開發的地質研究工作。
油氣田開發需要一批專業性強,綜合水平高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內部要加強對于人才的培養,在入職前要做好相應的入職培訓與技能考試。同時應該及時錄入油氣田生產的各項資料,結合油,氣,水井的數據資料,對油氣層進行非均質層的模擬,通過多元線性規劃并結合當下的水氣,油氣的測試資料,確定加密井的分布,進行合理的動態規劃,提高剩余儲量的開采效率[5]。
三、結束語
目前我國資源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愈發緊張,通過對油氣田開發的地質研究,能夠針對性的解決游戲開發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技術性難題,實現科學合理的開發,達到既定的生產目標。因此管理人員應該實時進行定期管理,加強前期的理論研究與數據集成,在油氣田開發的中后期,要重新對油層進行描述定位,調整工作目標,促進油氣層開發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謝鵬, 蔡岳志, 馮濤. 油氣田開發地質措施研究[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0):00218-00218.
[2]梁旺東. 探析油氣田開發地質學發展與規劃[J]. 云南化工, 2018, 45(09):195-196.
[3]彭飛飛. 油氣田地質特征對油田開發的影響探究[J]. 工業, 2017(1):00303-00303.
[4]李羅蘭. 油氣田地質因素對油氣田開發的影響[J]. 化工設計通訊, 2019, 045(011):244-244,246.
[5]劉偉利, 劉強. 油田地質開發技術措施探討[J]. 中國化工貿易, 2019, 011(012):72.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第三采氣廠 內蒙古 烏審旗 01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