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洪廷

怎樣拍好秋景?其拍攝技法及表現形式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著重談談霧中秋景的創作。
秋天既是多彩,又是多霧的季節。秋季霧景與其他季節不同的是,雖然秋霧迷蒙,卻不失色彩斑斕;雖然絢麗多姿,但也時常若隱若現。這給喜歡拍攝秋景的朋友提供了機遇與挑戰。機遇,多指出好片的概率大;挑戰,在于天氣的變化和霧中秋景的拍攝難度較大。秋霧多數會在雨后第二天清晨出現,因此,只要頭天下雨,就應根據將要拍攝的場景和題材,提前做好準備。相機、鏡頭、偏振鏡、防水罩、三腳架,以及自身防水裝備都要備齊。
霧的種類有輻射霧、平流霧、混合霧、蒸發霧和煙霧之分。我們在野外拍攝所碰到的一般是前三種。霧的種類不同,其表現形態也不同,對拍攝場景及拍攝地點的影響自然也不一樣。所以,應該根據霧的不同形態靈活選擇拍攝場景,不能在一個地方“死守”。同時,霧還有高低濃淡之分,對拍攝效果的影響也很大。根據多年的拍攝經驗,我總結了兩點體會:一是“霧高拍低,霧低拍高”;二是“濃霧就近找細節,薄霧看遠拍層次”。

曝光,要遵循“白加黑減”“向右曝光”的原則,根據霧的濃淡和在畫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進行調節,通常要增加1~2級曝光量,甚至可以再多一些。最好的辦法是每拍一張都要查看直方圖,以直方圖中的峰值為依據,及時調整曝光補償,這樣才確保每張片子的準確曝光。霧中拍攝,對焦也是難點。多數人習慣于相機中的自動對焦,而霧中的景物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自動對焦很難鎖定拍攝主體。這種情況下需改用手動對焦,從目鏡中觀察拍攝主體,直到調整清楚為止。也可采用單點對焦,配合相應的光圈,以提高自動對焦的敏感度,拍攝出焦點清晰的霧景照片。

首先是利用好霧的天然特性——清晰前景、朦朧中景、模糊遠景,可以為畫面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感。同時,霧還能幫助我們消除景物中的干擾元素,使人們的注意力迅速聚焦在拍攝主體上。霧的天然特性,為我們取景構圖創造了便利條件。其次是簡化背景。背景越簡潔,越有利于突出主體、簡約畫面。第三是注意留白。發揮霧對景物的天然留白功能,營造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意境和效果,增加人們的想象空間,這也是畫意攝影的一個重要手段。第四是營造神秘氛圍。有些景物在霧氣的籠罩下,會改變原有的形態,產生一種神秘莫測的奇幻氛圍,讓人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這種神秘感也是提升畫面意境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