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君,孔胃,許衛榮
(濟南市勘察測繪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13)
專題地圖是突出反映一種或幾種主題要素的地圖,地圖的主題要素是根據專門用圖的需要確定的[1]。20世紀中葉以來,各學科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對地圖提出了更廣泛的要求。伴隨著測繪技術的不斷進步,專題地圖出現了蓬勃發展的態勢,新品種不斷增多,地圖內容、類型、表示方法不斷變革[2]。
濟南名泉數量眾多,號稱“天下泉城”,濟南的泉水已經列入了申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國家推薦名錄[3],“泉生濟南——濟南老城區泉水游覽圖”(以下簡稱泉水游覽圖)是為配合濟南古城名泉文化景觀申遺研究而編制,將地圖載體與泉水專題內容緊密結合,多方位、多層次深化表達泉水主題。
濟南市位于北緯36°40″,東經117°00″,南依泰山,北跨黃河,地處魯中南低山丘陵與魯西北沖積平原的交接帶上,地勢南高北低。地形可分為三帶:北部臨黃帶,中部山前平原帶,南部丘陵山區帶。濟南境內河流主要有黃河、小清河兩大水系。
根據2011年進行的泉水普查結果,濟南共有天然泉水747處,分布有十大泉群。在濟南市老城區范圍內,分布有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和一些散落泉池。除40處名泉被評為新七十二名泉外,還已知有111處有名或無名泉分布于公園、街巷、庭院之中。
地圖作為一種技術產品,發揮著傳遞多種信息的作用;作為一種特殊的視覺圖形產品,具有很強的藝術屬性[4]。泉水游覽圖由于泉水申遺項目的開展應運而生,因此在地圖的受眾和應用層面,既能滿足服務大眾的空間查詢功能,又要考慮申遺項目宣傳的審美格調。
泉水游覽圖以泉水為主題。這里的泉水廣義上指泉水聚落環境,既包括泉水的自然現象,亦包含由人與泉水長期互動而形成的各種人工水道、人工湖泊、人工渠系、泉水街巷、泉水宅院等泉水利用實體,以及提升泉水觀賞體驗的泉水旅游路線、特色街區等人文景觀。
地圖尺寸為對開幅面(87 cm×58 cm),分正、反兩面。地圖周邊劃分圖文版塊,介紹泉水申遺項目和專題要素內容。
地圖的色彩是一種特殊的語言,作為一種形式因素擔負著符號的功能,是要表達某種思想[5]。泉水游覽圖以契合泉水主題的藍色為主色調,以水墨風格增強地圖的藝術化表達。
正面地圖表現濟南老城區范圍內泉水的自然地理分布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千百年來,濟南的泉水已深度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這座城市一個極具特色的標簽。作為泉水申遺的一個重要方面,正面地圖從景觀呈現的角度挖掘泉水與人們生活親密互動的各個方面,重點表示老城區范圍內的泉水分布、泉水人文景觀;為方便游客查找交通信息,標示公交線路、公交站點及游船站點位置。
背面地圖將地圖范圍向北延伸至小清河,所截取的專題表達主體是濟南泉水核心區要素和范圍,體現的是泉水申遺項目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城冷泉利用系統”[6]。古城冷泉利用系統是基于濟南巖溶水系統冷泉集中出露所形成的特殊泉水環境,經過人與環境的長期互動和演進而最終形成的獨特大型聚落冷泉人工利用循環體系,面積約164公頃。該系統由泉水、人工水道、人工湖泊、人工渠系、水閘及城墻、泉水公共空間、泉水街巷、泉水宅院、泉水園林、泉水寺廟等10類、89個泉水要素遺產點構成。專題要素如表1所示。

專題要素 表1
專題地圖符號系統是專題地圖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7]。專題地圖符號設計應根據地圖的性質、用途、內容制定各種符號的形狀、尺寸、顏色、注記、字體以及有關注釋統一的圖式規范。
泉水游覽圖中點狀、線狀、面狀專題要素分別采用定點符號法、線狀符號法、范圍法表示。地圖中專題符號的設計表達通過以下原則實現:
①專題符號主要有圖形和色彩兩個視覺變量[8],通過改變其中某一項變量來區分表達不同的專題內容。
②同時代表兩個意向的要素,可在符號外形和內部結構兩方面與指代意向相關聯,意在更直觀地表現要素的含義。
③專題要素名稱應表示,但超出圖上載負的專題內容,可在點狀符號內部標注數字,在圖邊列表說明。
④對需要突出表現的、數量不多的專題要素,可設計較為復雜、能表現其含義的圖形符號,甚至選取實景圖片表示,以襯托區域的氛圍色彩,增強地圖的藝術化表達。
⑤符號注記字體、色彩等設計與符號的設計之間應建立聯系。
3.5.1 正面地圖
專題地圖中,專題要素是地圖的主題,必須突出地表現于地圖整飾效果的上層平面;底圖要素是說明主題所發生的地理環境,是作為專題要素定位與定向用的,一般應處于從屬地位,處于視覺效果的下層平面[2]。
(1)專題要素表達
專題要素按照專題內容的重要程度和邏輯次序,分為主專題要素和次專題要素。
①主專題要素
指泉水信息及相關要素,是該圖重點表達的內容。泉水信息包括七十二泉、其他名泉和無名泉,及取水點、直飲點等泉水飲用體驗點;泉水相關要素包括泉水游覽精品線路、特色街區等內容。
點狀要素符號以水滴輪廓點狀符號表示。七十二泉、其他名泉和無名泉以不同色彩區分表達;取水點和直飲點屬于泉水利用節點,在水滴輪廓符號內,使用根據其含義抽象提取的齒輪和水龍頭形象制作單體符號,表達方式如圖1所示。

圖1 點狀符號表示一
圖1對泉水游覽標志性建筑、護城河游船碼頭等部分泉水利用重要節點進行了藝術化處理:以手繪圖片符號表示游船站點;選取部分飲水點或者泉水特色建筑,對其照片以圓形邊框裝飾,用引線箭頭指向圖中點位。表達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點狀符號表示二
線狀要素和面狀要素類型較少。線狀要素以加粗線劃繪出,對色彩做漸變處理;面狀要素選取適當填充色和邊框色表示。表達方式如圖3所示。

圖3 線狀符號和面狀符號表示
②次專題要素
次專題要素為公交線路,包括公交線路和站點。該類專題要素為市民到達泉水游覽目的地提供查詢服務,是專題內容中的次要表達,色彩選取統一色調。表達方式如圖4所示。

圖4 次專題要素表示
(2)底圖要素表達
底圖要素滿足地圖最基本的定位功能,在圖上弱化表示。底圖要素包括道路、鐵路、水系、綠地等基礎地理要素,及政府駐地、廁所、停車場、賓館、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等興趣點要素。
(3)成圖效果
正面地圖成圖效果如圖5(局部)。

圖5 正面成圖效果(局部)
3.5.2 背面地圖
背面版塊分為“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核心區要素及范圍圖”和泉水申遺信息兩部分。
(1)“濟南泉·城文化景觀核心區要素及范圍圖”
此圖專題內容為10類、89個泉水要素遺產點和申遺范圍線、明渠暗渠線路。
點狀要素即泉水要素遺產點采用10種不同顏色的圓形符號表示,符號上標注遺產點編號。線狀要素以線型虛實和色彩來區分,面狀要素以填色表示,表達方式如圖6所示。
基礎要素包括道路、水系、標志性建筑、單位、政府駐地、村莊等內容。

圖6 泉水要素遺產點等專題內容表示方法
(2)泉水申遺信息
將圖中用序號表示的各類泉水要素遺產點展開,注釋相應的中英文名稱,如圖7所示。

圖7 泉水要素遺產點注釋(部分)
泉水游覽圖正面地圖從面向大眾的旅游和人文的角度表現濟南泉水利用現狀及衍生出的泉水文化背景,利用專題符號的設計,拉開泉水專題內容的表達層次,用地圖符號藝術化的處理手法,強調了泉水景觀的視覺體驗,專題呈現效果趣意盎然;背面地圖專題內容的設計遵從泉水聚落發展形成的“古城冷泉利用系統”的十個組成部分內容,嚴謹、清晰、條理地表現不同種類泉水要素遺產點和申遺區范圍等內容。兩部分內容動靜有序、張弛有度,既風格迥異,又相得益彰,凸顯了泉水申遺項目的自然形成基礎和人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