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翔
(南瑞集團(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結合現狀來看,智能變電站已經相對成熟,被大規模投入使用,屬于電力系統基礎性保障,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智能變電站的出現,讓電力系統趨于穩定,但依然有問題存在,例如:二次設備故障診斷,需要尋求新的方法,提高系統診斷效率,探明故障原因,在此基礎上進行維護,借此來增強電力系統適應能力,發揮智能變電站理想化優勢。
在現實應用中,內部網絡屬于核心構成,是智能變電站發揮信息共享功能的基礎,特殊地位不可替代。在變電站過程層,可以借助GOOSE和SV技術完成高質量的通信任務,在實際應用中,結構的合理性至關重要,可以對繼電保護的實效性和可靠性造成直接影響。研究發現,IEC 61850標準中,智能變電站網絡并不是單一由站控層組成,除了站控層之外,還有間隔層和過程層,三者相互配合組成了網絡體系,這種體系稱為“三層兩網”,各層的位置如圖1所示。
結合圖1,可以對各分層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首先,過程層處于最基層,其系統搭建是由一次設備作為框架,在此基礎上搭配輔助智能設備,通過兩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配電、變電等基本工作,保證電網合理運行。其次,間隔層處于核心地帶,同樣為輔助層,其構成較為復雜,由測控設備承擔主要任務,并配合使用保護設備以及相關的故障錄波設備,從而形成完整體系。最后,站控層處于頂層,主要由自動化系統承擔核心任務,搭配通信系統,在兩種系統的作用下,實現變電站設備的精準測量與控制,并且能夠高效率完成采集監控數據等基礎性工作,同時完成信息保護,實現操作閉鎖,發揮相位同步采集等優勢。

圖1 智能變電站體系結構
面對智能變電站,想要完成故障診斷,診斷模型的搭建必不可少,可以清晰、直觀呈現故障情況,方便故障維修精準定位。在模型搭建中,需要用到的公式如下:

公式(1)和(2)中,i1和i2為高低壓側電流;u1和u2為高低壓側電壓,得出的是Ngu和Ngi為電壓、電流廣義變化。當一次電壓為220kV,并且滿足二次電壓為100V條件時,N= 220/0.1,N為互感器額定變比。如式(3)和(4)所示。

智能變電站的特點隨著研究的深入,逐漸呈現出來,主要是在智能化裝置輔助下,對故障信息完成判斷,并進行搜尋工作,在此基礎上及時處理,確保電力系統穩定,其中故障診斷系統作用無可替代,搭配在線監測技術,可以將電網運行安全系數提高。二次設備故障后,通常情況下,會有大量報警信息匯集在故障處,在這一過程中,故障診斷系統將會第一時間接收指令,立刻做出反應,通過在線監測系統傳輸的數據,對故障進行診斷,然后自動分析處理。通過研究發現,在線監測系統結構復雜,可以分為四個層級,主要原理是:第一層負責基礎診斷,將所收集到的故障匯總,初步判斷;第二層級完成診斷評價,可以實現自檢信息診斷等功能;第三個層級將會進行高質量的綜合診斷,進一步明確故障信息;第四個層級,得出最終診斷結果,給故障維修提供參考。現實工作中,通過診斷模型的搭建,以及在線監測的應用,可以實現理想化的故障診斷,提高診斷效率的同時,還可以避免類似故障。
如圖2所示,在進行故障診斷時,可以借助變壓器來完成,已經支路和阻抗分別用字母i和Z表示。用式(5)的公式可以計算出阻抗值。

圖2 變壓器測量圖

在此基礎上結合變壓器阻抗真實情況,便可以全方位分析電路故障情況,進行高質量的故障診斷方法選擇。
通過研究發現,針對不同的故障,以及呈現出的特征,可以搭配不同的診斷方式,實際應用中,比較有效的診斷方法大體分為四種,在現實操作中,需要結合真實情況,進行靈活選擇,進一步保障故障診斷的效率與品質。
(1)自檢信息診斷。第一種是借助自檢信息診斷,完成故障分析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采取這種診斷方法較為普遍,主要是依據診斷目標的不同,將診斷分為兩類,一類是針對設備來說的,通過設備性能檢測,完成故障初步診斷,另一類主要是針對通信過程。實際表明,前者造成故障的因素非常繁雜,類型有很多,像比較常見的檢修壓板故障或者是保護裝置失效等。通常情況下,裝置出現問題,將會讓整個系統功能下降,影響全局運行情況,但是如果選擇自檢信息診斷模式,便可以規避此類問題,從自身不足出發,對故障精準地判斷,從而查找設備功能異常的核心原因,從源頭予以解決。通過實踐證明,智能變電站中,多種功能的實現主要是依靠信息傳輸,如果信息傳輸一旦中斷,整個系統將會癱瘓,例如:測量、安全保護等,都是需要依靠信息傳輸來維持,由此可見,自檢信息診斷的可行性。通信網絡從某種角度來說,屬于數字化的形式,在系統運行中借助采樣、閉鎖、跳閘等多種途徑,完成信息的傳導工作。想要確保信息傳導的合理性,讓報文發送更加精確,需要讓設備始終處于健康、合理運行狀態,倘若在現實工作中,出現信號中斷,如此一來,就會誘發裝備故障,想要達到理想狀態,此時完全可以借助設備自檢功能,對故障信息進行排查。采用自檢設備作用顯著,一方面能夠起到理想監控效果,保證光纖端口精準監控得以實現,滿足工作效率提高要求;另一方面,針對報文通道故障,可以立即反應,接收到故障信息,同時發出報警提示,在這樣的全方位保障下,設備通信終端情況可以更加詳細掌握。
(2)對時信息診斷。對時信息診斷同樣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知道這類診斷方式針對的是對時故障問題,在實際應用中,對時故障主要表現在對時服務不理想,時間跳變偵測異常明顯,針對這種情況,需要專業、認真分析,確定出現故障的設備。
(3)通信報文診斷。通信報文診斷在現實應用中也比較常見,實際操作中,監測系統異常,報文誤碼率(通信報文中的)不斷升高,并且伴隨流量顯示不正常等特殊現象,此時系統會進行報警。此時如果無法處理妥當,就會讓整個通信網絡崩潰,出現癱瘓現象,對整個變電站的運行真實效果影響較大,將會降低運行安全系數。
(4)綜合診斷。最后一種方法是綜合診斷,屬于全過程的診斷,這種診斷方式較為系統和全面,涉及內容較多,最核心的板塊就是在線監測,借助在線監測系統,將可靠報警信息收集、整理,例如:前文提到的對時報警信息以及自檢報警信息等,在此基礎上,保護二次設備,防止故障的擴大,對保護單元進行診斷。除此之外,還可以進行測控裝置保護以及智能終端檢測等,通過可行性較高的故障分析,提高智能變電站的應用性能。故障判斷流程圖如圖3所示。

圖3 故障判斷流程圖
總之,現階段的智能變電站應用廣泛,功能非常強大,有了智能變電站的參與,電網運行效率提升顯著,隨著需要程度的提高,智能變電站正在大跨度發展,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技術也不斷成熟,特別是各類IED信息模型的高效率運用以及多種診斷方式的出現,這些進步擴展了智能變電站發展空間,提供了新的契機,將智能電網推向了全新高度。在智能變電站使用中,存在許多風險因素,如果想要維持理想的性能狀態(智能發電站的),使其能夠正常、平穩運行,需要加強二次設備的全方位故障診斷,對各方面性能及時反饋和保護,采用性能完善的故障監測系統,掌控二次系統狀態,在此基礎上充分挖掘智能變電站的最大化優勢,提高其在電網中的應用水平,為電力事業發展提供核心支撐。關于故障診斷,應該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收集相關數據,完成診斷模型搭建。其次,優化各項參數,逐步完善診斷模型。最后,選擇科學診斷方法,確保診斷質量的同時,將診斷效率提高,讓電網始終處于安全、有效狀態。
綜上所述,智能電網診斷復雜且全面,在實施過程中難度很高,特別是針對二次設備來說,故障診斷需要結合現狀,提出一種依托智能變電站理念的合理、高效故障診斷方法。通過研究發現,這種新型診斷方法,應用價值較高,可以借助廣義變比建模發揮診斷的功能,在診斷模型搭建的基礎上,通過仿真技術,完成故障全面診斷。結果表明,該方法效果突出,可以很好評估電流狀態以及測量回路故障狀況,讓繼電保護測量回路發揮作用,更加安全、高效,通過有效性驗證,幫助變電站性能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