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升級固態硬盤,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肯定是速度越快越好,但仍需結合平臺以及實際需求和預算來決定。事實上,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說,PCIe 3.0 SSD的性能也足夠了。主流配置更多的是要求性價比高,銳龍5系列CPU搭配PCIe 3.0 SSD也能保證用四年不落伍。所以,廠商在研發更快速度的PCIe 4.0甚至是PCIe 5.0 SSD的同時,也并沒有放棄往市場上輸送性能更為穩定的PCIe 3.0 SSD。今天編輯收到了西部數據新品WD Blue SN570 NVMe SSD,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它的表現。
WD Blue SN570 NVMe SSD提供了250GB、500GB、1TB容量可選,徹底摒棄了120GB容量款。僅僅是日常簡單使用的用戶,250GB容量足夠應對一些報表、文檔的存儲與更新;當然,主流選擇建議從500GB容量規格起步。尤其是對于內容創作者來說,我們需要日常儲備大量的圖形、視頻素材,還會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產生新的素材與成片,在追求極致高清畫質的情況下,素材占用的空間越來越大,SSD容量必須足夠大才行。當然,如果你需要經常剪輯一些時長較長,且情況較為復雜的視頻時,恐怕要1TB容量才夠用了。另外,不僅僅是容量規格的問題,選擇大容量SSD在性能穩定、兼容性以及壽命問題上也更有優勢。
當SSD容量越大時,往往單個閃存顆粒被反復讀寫的機會、次數就會越少,因此SSD的壽命也更長。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這個容量區間的SSD在性能上更“合理”。肯定有不少玩家已經發現小容量SSD在順序讀寫和4K表現上會比大容量 SSD差上一些,而達到480GB甚至更大容量規格時,實際讀取速度就變得相對穩定了。同時,在應用中的性能差距也并不那么明顯,更加經得起不掉速測試考驗。
SN550作為西部數據旗下WD Blue系列一款誕生許久的經典產品,在廠商大力研發PCIe4.0 SSD的年代,依舊保持著相當的生命力,無論是從電商銷量、線下渠道,還是使用者口碑、實際應用場景,它都是極具性價比的攢機首選產品之一。這次升級版的SN570依然沿用SN550系列的產品設計風格,也是期待能像后者一樣成為消費者攢機新選擇。
在主控和顆粒方面,SN570選用搭載西部數據自研主控和NAND閃存顆粒的第三代DRAM-less SSD,采用高耐久性和低功耗的設計,讀取速度高達3500MB/s(500GB-1TB容量版本),比WD Blue SATA SSD快約5倍,相比SN550也有一定的性能提升。
說了這么多,想必大家更想知道SN570的實際速度表現如何。接下來就為大家揭曉。
測試平臺
CPU:AMD 銳龍9 3900X
內存:宇瞻黑豹DDR4 3200 8GB×2
主板:ROG CROSSHAIR VIII HERO(WI-FI)
系統盤:WD_BLACK SN850 1TB
測試盤:WD_BLACK SN570 500GB/1TB
顯卡:華碩ROG Strix RTX 2080s
電源:華碩雷神12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0 64bit專業版

在CDM測試中,SN570 1TB容量款在不同數據量文件包測試情況下,連續讀寫速度都能夠維持穩定。其中讀取速度超過3500MB/s,寫入速度超過3100MB/s,并能在不同文件數據量寫入的情況下保持穩定,SSD穩定的傳輸應用正好是用戶最需要的。
也許有人說空盤測試成績往往跟廠商標稱值一樣,實際使用過程中卻不盡然。在這里,也針對這個問題對SN570 500GB/1TB兩款產品進行了滿盤載入測試,一起來看看結果吧!
在對SN570 500GB/1TB的實際檢測中,500GB容量款在空盤、57%占用、78%占用以及99%占用的情況下,順序讀寫速度均達到了官方標稱值。其中,最高順序讀取速度超過了3500MB/s,最高順序寫入速度超過2300MB/s。并且不管是在空盤還是磁盤滿載的情況下,測試速度相差不大,可見產品的穩定性能。

而SN570 1TB在實際檢測中,隨機讀寫速度也表現優秀。在空盤、占用23%、占用46%、占用76%、占用99%的情況下,隨機讀取速度均超過460K IOPS;隨機寫入速度則因為不同平臺性能差異在450K IOPS附近小幅波動,表現也是可圈可點。尤其是在載入99%的數據之后,傳輸一個9GB的視頻文件,還能保持超過1.66GB/s的穩定傳輸速度,這對于內容創作者拷貝圖片、視頻素材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
相比WD Blue系列曾經的經典款SN550來說,SN570絕對是內容創作者提速不加價的選擇。在1TB容量的性能對比中,SN570的順序讀寫速度足足提升了1GB/s,在實際傳輸過程中的效率提升效果絕對是肉眼可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