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方義 李華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黨的光輝照我心……
一
1958年,在陜西銅川礦務局焦坪煤礦簡陋的工棚里,誕生了一首情真意切的小詩——《唱支山歌給黨聽》。詩歌發表后,恰巧被雷鋒同志摘抄到日記上本,后經作曲家朱踐耳譜曲、藏族歌手才旦卓瑪演唱,很快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這首詩的作者蕉萍,是銅川礦務局一線的技術員姚筱舟。在那個火紅的年代,27歲的姚筱舟從抗美援朝戰場歸來后,響應國家“支援大西北”的號召來到銅川,在這個因煤而興的城市里,他和眾多勤勞質樸的礦工兄弟們同生產同勞動,同學習同進步,礦工們“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工作作風和滿懷豪情建設新家園的精神風貌給了他極大的鼓舞和震撼,也激發了他“寫點兒什么”的創作沖動。
1958年5月,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正式提出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全國上下掀起了貫徹總路線的建設高潮。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姚筱舟在煤油燈下揮筆寫下了這首《唱支山歌給黨聽》。作品三段式結構,通過新舊社會的強烈對比,表達了人們對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翻身當家作主的無比感恩、自豪和熱愛。尤其是把黨比作“母親”則是廣大礦工對黨的恩情銘記于心和永遠跟黨走的深情告白,成為一個時代的聲音。
水打山崖,風過林海。從《唱支山歌給黨聽》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一路走來,陜西省的煤炭工業風云變遷,滄海桑田。2004年,由陜西省委、省政府主導,將煤炭部下放到地方的銅川、蒲白、澄合、韓城礦務局等十余家國有重點煤炭企業重組整合,成立了陜西煤業集團公司(2006年重組為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公司)。短短十余年的時間,陜煤集團即從一個產業結構單一、煤炭產業鏈下游企業規模偏小、相關產業分散、銷售收入不足百億的煤炭企業蛻變為集煤炭開采、煤化工兩大主業和燃煤發電、鋼鐵冶煉、機械制造、建筑施工、鐵路投資、科技、金融、現代服務等相關產業多元互補、協調發展的西部能源航母。目前,集團擁有全資、控股企業六十余個、上市公司三家,資產總額6000億元。
再次走進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所屬銅川礦業公司的文化展館,一行行鮮活而生動的文字映入眼簾:
一不等二不靠三不埋怨四不叫,埋頭苦干往上搞!
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
寧叫汗水飄起船,不叫煤炭斤兩欠!
生命至上,安全為天!
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
這一條條宣傳口號,勾勒出了陜西煤炭工業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時代背景的奮斗記憶。
二
“黨建引領,逐夢騰飛,勵精圖治,蛻變轉型,深化變革,做優做強,是十多年來陜煤事業發展的生動寫照?!标兠杭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照乾介紹說:“近年來,集團黨委按照中央對國有企業黨組織的定位,心懷‘國之大者,扭住‘企之要務,以黨建領航驅動的這艘中國西部能源航母,黨組織能力的提升與企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的提升始終同構。黨的建設已然融入集團的血脈肌體,成為企業發展的‘根和‘魂。”
回望“十三五”之初,面對波譎云詭的外部市場環境,陜煤的發展曾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河出潼關,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風回三峽,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號?!泵鎸ξ>?,集團公司黨委舉旗定向,精準施策,提出全面戰略北移的遠大構想,用一輪分筋錯骨、甚至傷筋動骨式的改革,實現了企業的涅槃重生。
何為“戰略北移”?顧名思義,即將集團的核心產業從陜西關中腹地向陜北地區遷移。這是陜煤集團發展史上一個極不平凡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2014年始,陜煤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要求,關閉了18處礦井,退出劣質產能1815萬噸,并利用國家“存去掛鉤”的產能置換政策,圍繞一批在建煤礦項目的手續完善,在陜北地區新增優質產能六千余萬噸,使企業優質煤炭產能達到96%,實現了產業結構在一“退”一“進”之間的全面優化。伴隨著陜西關中地區煤炭產業的大規模退出,涉及員工分流五萬余人,于是從渭北老區到彬黃西區、陜北新區,陜煤集團實施了陜西省內工業企業最大規模的成建制劃轉遷徙工程。
楊照乾董事長坦言:“這種成建制的劃轉遷徙,確保了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讓我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人心不散,底色不變,隊伍不亂!”
回顧北移,這是新時代陜煤人聚集在黨的旗幟下開拓創新一往無前的光榮史,是一部從無到有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創業史,更是一部在大漠中拼搏的可歌可泣的奮斗史。翻開陜煤北移大事記,一件件標志性事件鮮亮耀眼:
2014年5月8日,智能化無人開采在陜煤集團黃陵礦業一號煤礦首次實現,第一次用科技的力量把礦工從艱苦的環境和超強度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成為中國煤炭開采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革命!
2017年5月8日,陜煤集團檸條塔礦業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合作的世界首例井工長壁采煤新技術——“N00工法”在北京通過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組織的成果鑒定,實現了N個工作面,0條巷道,0個煤柱,改變了傳統的預留煤柱開采方式,被業內專家譽為“第三次煤炭開采技術革命”。
2020年12月3日?,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名單發布。陜煤集團所屬的檸條塔、曹家灘等七處煤礦入選,領跑全國步入工業互聯新時代。
“十三五”期間,陜煤集團堅持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集團發展,探索加強國有企業包括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建設,黨的領導力、融合度高質量提升。五年時間,“以煤為基,能材并進,技融雙驅,蛻變轉型”發展戰略落地生根,生存保衛戰全面打贏。轉型升級取得決定性成果,陜北千萬噸級現代化礦井群集中形成。北元化工登錄A股市場,千億投資高端煤轉化產業項目落地,智能化無人開采、煤炭分質清潔轉化、煤焦油基航天煤油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千萬噸鋼鐵振興戰略一朝圓夢。與重慶市合作開創的“產能置換+煤炭保供+常態儲煤+物流投資”跨區域能源戰略合作模式得到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高度肯定,并在江西、湖南、湖北得到復制推廣,“沿??磭埽胁靠搓兠骸泵禾抗┙o新格局逐漸形成。“千人計劃”“百人工程”穩步推進,“三項機制”“三項制度”改革落地落細,干部人才隊伍活力不斷迸發。全省國企黨建典型示范有聲有色,主題專題教育扎實開展,經營、黨建在全省追趕超越考核檢查中持續名列前茅,連續三年成為陜西唯一進入“中國企業可持續發展100佳榜單”企業……十二萬陜煤人用辛勤和汗水扛起了“陜煤擔當”,為集團高質量發展奏響了恢弘壯麗的樂章!
三
2021年8月2日,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憑借2020年營業收入49314.3百萬美元位列榜單220位,較上年273位排名前移53位。這是陜煤集團自2015年連續第七年入圍世界500強榜單,排名穩步提升,展現出良好的成長性??v觀整個“十三五”,集團總資產規模達到了五千九百多億元,營收規模連續突破2000億元和3000億元大關;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3953萬億元、實現利潤603億元,年均分別增長12.3%和218%;累計上繳稅金936億元,完成重大建設項目投資1572億元。在“十四五”的開局之年,陜煤集團上半年即實現營業收入突破2000億元大關,利潤突破100億元大關,營業收入、利潤均居全省工業企業第一位,經濟規模增長和經濟質量發展在省屬企業中的“頂梁柱”作用更加凸顯,經濟效益增長“壓艙石”分量更重。
發展才是硬道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只有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毫不動搖地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應該是科學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想,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才能全面增強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才能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雄厚的物質基礎?!?/p>
行必忠誠,事必盡善。作為陜西省工業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陜煤集團素來以助力陜西經濟發展、富裕三秦百姓為己任,時刻不忘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國有大企業的使命擔當和政治擔當。
近年來,集團按照黨中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決策部署,主動肩負起陜北、關中、陜南20個村和安康市漢陰縣牽頭單位的幫扶職責,并承擔陜西省國資委助力脫貧攻堅第六合力團攻堅任務。截至2020年底,累計投入幫扶資金8.31億元。在榆林地區開發實施扶貧項目六個;推動精準幫扶項目317個。包聯幫扶的2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九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累計幫扶脫貧3802戶12099人。在第四屆中國能源產業發展年會暨“脫貧攻堅·能源扶貧成果報告會”上,陜煤集團被授予十大突出貢獻企業、扶貧特色案例等12個獎項。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全國脫貧攻堅楷?!睒s譽稱號獲得者頒獎并發表了重要講話。陜煤集團派駐安康市漢陰縣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組憑借自身在脫貧攻堅領域的切實行動與積極成效,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危難時刻,陜煤集團將復產保供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所屬各礦井優化生產組織,減少人員聚集,提高生產效率,有力保障了疫情重災區能源供應。集團所屬的蒲城清潔能源化工公司、北元化工公司等煤化工企業迅速切轉至防疫物資原材料的生產、口罩、防護服所用無紡布的加工制作。在西安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建設中,集團所屬生態水泥公司快速行動捐贈水泥2754噸。國有企業鐵肩擔義的精神品格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斗爭中綻放出了新的光華。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無論是汶川、玉樹地震還是南方雪災,在每一次事關國計民生的困難災害面前,陜煤集團總是反應迅速,挺身向前。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這是我們企業歷經坎坷而信念愈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的力量源泉,這種過硬的作風,真摯的情感,源遠流長,是流淌在企業血液里的文化基因,生動詮釋著國企姓黨,初心不忘!
四
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前夕,一場名為《唱支山歌給黨聽》的情景歌會在陜煤集團銅川礦業公司礦工俱樂部隆重開演,姚筱舟老人與當代青年詞曲作家祝云英共同譜寫的《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姊妹篇《我唱山歌給黨聽》被搬上了舞臺,并經陜煤集團職工任敬深情演繹,再次引發了強烈共鳴:
一輩輩教導,心長語重,永遠跟黨走,堅定從容,今天我唱一首感人的歌,聽到五湖同慶,四海共鳴。
我唱山歌給黨聽,帶上母親的叮嚀,共筑中國夢,我唱山歌給黨聽,這里有歲月的情,有不變的初心……
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新中國成立初期,陜西煤炭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三特”精神,百里礦區為共和國的建設持續不斷地輸送給養,點燃了千家萬戶的爐膛。
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改革開放以后,陜煤人緊緊抓住中國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乘著煤炭行業“黃金十年”蓬勃發展的東風,闖字當頭,干字貫穿,逐漸形成了煤、化、電、鋼等多點支撐又互補共生的產業格局,實現了企業的做大做強。
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邁進新時代,陜煤人積極推進供給側改革,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大規模實施戰略北移,締造了陜西能源向著智慧化、數字化邁進的新的起點,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共和國長子鐵肩擔義的大愛情懷。
回望過往歷程,眺望前方征途。陜煤集團十二萬干部職工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
當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打造引領能源材料行業發展、在產業發展中具有話語權和影響力的世界一流企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楊照乾董事長強調:作為陜西國有企業的領跑者,集團要緊扣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提出的“不斷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創造新的更大業績,邁上新的臺階”要求,通過積極打造黨的領導堅強有力、體制機制高效靈活、新型產業引領發展、內外協同輻射國際、產品性能國內領先、黨建工作體系完備有力的一流企業,推動黨建領航陜煤高質量發展新征程。
繼承前人的事業,進行今天的奮斗,開辟明天的道路。到“十四五”末,陜煤集團的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體系將全面建成,黨建躋身全國國企一流水平,持續打造國有企業先進基層黨組織。引領企業在2022年全面完成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到2025年建成全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標桿企業。到2035年,經濟規模跨上“萬億級”,世界500強排名位次邁上“1字頭”,實現集團遠景目標,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行列。
初心映日月,大潮起三秦。六十三年前,從這片土地流淌出來的那首紅色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唱出了礦工群體和人民群眾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對新中國的謳歌,對新生活的向往。歲月的年輪又添幾道褶皺,世間幾多滄桑變換,從新中國誕生到社會主義新時代,從關中平原到陜北塞外,任時空變換,忠誠奮進的底色鮮亮如昨,愛黨愛國的傳統代代相傳!今天,十二萬陜煤人正循著前人的足跡奮勇爭先,用興能強國、智領未來的實踐創造,共同譜寫一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歌,把它獻給復興崛起的中國,獻給偉大的中國共產黨!
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的陜煤,再唱山歌給黨聽!
梅方義:1967年出生。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宣傳部長、新聞中心主任。中國煤礦作家協會理事、陜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煤礦文藝志愿者協會理事。著有文集《梅苑寄情》,作品發表于各類文學刊物。
李 華:36歲,陜西延安人,畢業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現任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宣傳部主任主管,高級政工師。從事企業新聞宣傳工作十余年,作品散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能源報》《中國煤炭報》《中國化工報》等國內、行業內主流媒體。著有長篇報告文學《走過寒冬》《中大石油西游記》《大船出?!贰段业膱F長我的團》《我和小康有個約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