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探討民族民間舞蹈生活化動作運用的審美價值和現實價值的基礎上,從真實性、生動性、感染力、情緒性、創新性和繼承性的角度,本文分析了生命運動的運用對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的意義。本文分析了生命動作在民族民間舞蹈中的應用,即生命動作的選擇與提煉,生命動作的合理運用在民族舞蹈創作與編撰中的體現。肯定生命運動在民族民間舞蹈創作和編舞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生活化動作 民族民間舞 傳承發展
一、生活動作的運用對民族民間舞傳承的意義
(一)生活動作讓舞蹈的情感表達更豐富
舞蹈是一種抒情藝術,情感是舞蹈藝術的共性。民族舞蹈的情感表現在舞蹈作品或民族即興舞蹈中。民族情感表達的主題豐富多樣,包括愛情、民族團結、民族精神、民族和諧等。中國民族舞蹈注重民族情感之間的交流,民族情感審美也有許多共同之處。民族民間舞蹈往往是自我娛樂和表演的統一,有些舞蹈是自我娛樂的,也是為觀眾看的表演。因為收獲的喜悅,因為新年的祝福而偏偏起舞,是一種自發的、隨機的、情緒化的表達。這種情感表達的隨意性反映在節奏感上,可以表現出一種原始的民族情感表達。這種生活動作不是經過專業的藝術加工、提煉的。
(二)生活動作讓舞蹈的感染力更直接
通過民族舞蹈設定的故事,觀眾可以體驗到民族情感,利用生命運動創造的民族特色舞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民族舞蹈的感染力與其傳統的審美取向密切相關。通過舞蹈意境的創造,讓人們感受到民族舞蹈的美。特別是民族舞蹈的藝術特色突出,載歌載舞、自由活潑的舞蹈風格對傳播的吸引力不同于其他類型的舞蹈。
(三)生活化動作讓舞蹈形象更生動
民族民間舞蹈藝術形象的共同特征是生動性。在民族民間舞蹈中,生命運動表現形式的運用比較自由,往往由歌舞相輔相成。歌舞已成為民族舞蹈的一大特色。它真實地表現了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場景中的內心情感,以及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生活的熱愛。這種形象生動的民族舞蹈,往往借助各種道具來展現,巧妙地結合道具的功能,延伸民族舞蹈的表演藝術。生命運動豐富了民族舞蹈的生活場景,華麗的動作與即興創作相結合,從而進一步展現了民族舞蹈生動的形象。
(四)生活化動作讓舞蹈跟貼近生活
從民族民間舞蹈的民族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栩栩如生的動作,直接反映了民族生活的真實狀態和風土人情。
首先,民族舞蹈的原始生態民族價值是基于特定的民族、民間儀式活動,真實再現特定的民族環境和民族舞蹈風格。民族舞蹈的創作與編撰需要將傳統的民間活動與原始生態的民族生活相結合。其次,民族民間舞蹈中栩栩如生的動作的相對真實性。生命導向行為的真實性主要體現在其相對客觀性上。選取民族生活中的象征性動作進行藝術處理,轉化為符合舞蹈審美的舞蹈動作。最后,滿足民族舞蹈傳承在不同時期對真實性記錄的民族生命保存的需求。在傳承的過程中,既要注意其真實性的再現,又要注意生活化行為的延伸和適當利益的創新。保護不同地域民族生活文化模式的差異,注重生命運動在相對真實再現原始民族生態狀況中的作用。
二、基于生活動作的傳承與創新
(一)民族民間舞蹈生活化動作的傳承性
在以生活為導向的動作創新成為民族民間舞蹈長期傳承的過程中,現代人仍能感受到不同民族從原始時代傳承下來的民族氣息,體味不同民族風俗的品牌信仰。民間舞蹈風俗的傳承具有鮮明的特色,生命運動的延續具有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它具有舞蹈文化的象征符號。在現代文明時代,很容易忽視民族產物。但民族民間舞蹈動作與民族歷史有關,對民族藝術的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在多元的國際文化元素的沖擊下,民族舞蹈融合的生活化動作表現為自身的民族特色。與外來文化相比,民族舞蹈的傳承努力突出民族生活化的行動對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將簡單的人文精神傳遞給舞蹈藝術。特別是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來看,民族舞蹈中栩栩如生的動作的運用源于各民族的實際生活。
從原始民間舞蹈傳承中存在的問題入手。一方面,它受到現代大眾文化和審美觀念的沖擊。另一方面,具有藝術價值的原始民間舞蹈的生存空間相對有限。保護是充血,傳承是造血。傳承絕不是對發展的排斥,所謂傳承,更多的是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記憶的延續。因此,認識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支持和保護民族傳統民間舞蹈是關鍵。只有建立一個開放的體系,重視與其他文化因素的交流,才能真正的傳承和發展。
(二)民族民間舞蹈生活化動作的創新性
通過對大眾精神文化生活消費取向的分析,傳統民間舞蹈對文化市場的吸引力并不突出。也有一些不同于傳統民族舞蹈,將現代因素與審美觀念相結合的民族舞蹈創作作品。但對其創作根源的探索,卻離不開民族傳統舞蹈和民族生活。民族生活運動的創新將與民族民間舞蹈的創新同步發展。這種創新不僅要體現在創作主體上,同時也要對創作對象的變化進行敏銳的感知。民族背景的變化,民族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交往方式的改變,都是民族生活和民族情感表達的基礎。同時,在民族民間舞蹈的表演方式上,表演技巧的創新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民族舞蹈的傳承過程中,與生命運動相傳承的民族舞蹈將繼承原始部落民族勞動的特點,并將民族圖騰、民族文化特征、信仰等共同傳承。
創新的基礎是繼承,繼承在創新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民族民間舞蹈的創新應包括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多樣性和差異性,并保留民族民間舞蹈的特點和審美習慣。無論是生活化的行動捕捉、提煉還是具體運用,都必須用文化創新的眼光去看待。以文化產業為導向的大眾文化必然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民族民間舞蹈多樣化存在的空間。
三、結論
社會生活是舞蹈創作的源泉,民族生活是民間舞蹈創作的源泉。生活化動作在民族民間舞蹈中的應用,從古至今都有詳細的體現。合理運用能真實反映民族生活的生活化動作,對推動植根于民族生活的民族民間舞蹈作品的創作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對民族民間舞蹈創作和編舞中常用的提取方法和篩選原則進行分析和梳理,可以為民族民間舞蹈創作和編舞的實踐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施懿珊.民族民間舞的藝術特點與情感表現探究[J].藝術家,2021(06):124-125.
[2]班瑪草.試論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和發展[J].尚舞,2021(10):70-71.
[3]阿依努爾·買買提沙吾提.新時代民族民間舞蹈的藝術審美與文化傳承研究[J].今古文創,2021(18):89-90.
[4]張慧.廣西民族文化傳承視域下的民族舞課程教學改革[J].教育觀察,2021,10(09):121-123.
[5]孫達來.淺談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與文化傳承[J].尚舞,2021(0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