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依寧
摘要:世界是豐富多彩的,物品都有自己的顏色。雖然在不同的語言系統中基本顏色詞的數量各不相同,但它們幾乎是所有語言的詞匯組成部分。顏色詞的教學和運用是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重要的內容。
本文有助于加深人們對顏色詞的認識,進一步豐富現代漢語詞匯理論體系。一幫助學生更好了解顏色詞的文化含義,講好漢語顏色詞的文化內涵能夠更好地進行文化教學,幫助留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
關鍵詞:顏色詞教學;對外漢語;偏誤分析
一、顏色詞的定義
顏色詞是指那些在語言文字中用來描寫各種各樣色彩的詞,是人類對客觀自然界的主觀色彩感知,并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演變成的固定表達。
在漢語發展史中,顏色詞使用十分廣泛,是漢語詞匯重要的組成部分。文字學家、訓詁學家胡樸安(1941)就對漢語上古“五色之名”——白、赤(丹、朱)、黃、黑、青進行了考證并發現其產生是具有先后順序的,首先從人自身出發,產生出“色”字,然后依次為“白”、“赤”、“丹”、“朱”、“黃”、“黑”、“青”等。①漢語基本顏色詞最初是用來表示具體的顏色或是某種具體的事物,隨著詞匯的演變如詞性、構詞方式的變化,它的意義越來越豐富,這具有文化意義,漢語學習者在學習漢語基本顏色詞時,要注重結合傳統文化進行學習。
二、基本顏色詞在不同語言里的文化含義
2.1“黑”及其文化義
黑色是一個非常安穩的色彩。它很莊重而又高雅。在只使用黑色而不用其它顏色的時候,會有一種壓抑的感覺。《現代漢語詞典》中對“黑”的解釋為:“像煤或墨的顏色,是物體完全吸收日光或與日光相似的光線時所呈現的顏色。”
黑的基本義是顏色。“黑”還有很多引申義。京劇臉譜中,黑色一般代表正直、無私、剛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拯。在新西蘭黑色代表國家橄欖球隊,因為他們的球衣都是黑色。
不同顏色在不同語言中的文化含義是不同的。在漢語中,用煤或墨來形容黑色;而在泰語中,用煤燒過的黑鍋鍋底來形容黑色。泰語中的“黑”還有表示陷進去的動作的含義。
2.2“白”及其文化義
白色,一種包含光譜中所有顏色光的顏色,通常被認為是“無色”的。“白”基本義指具體的顏色或事物,“白”還有很多引申義。如:表示死亡、愚蠢、無知或者純潔、美好。
殯葬時顏色以白色為主,比如孝服、靈堂、挽聯等都是白色,看到白色以此來表達對死者的尊重。戲曲中,白色常常是丑角的扮相,多是扮演反面角色,表示陰險奸詐、善用心計,如曹操和嚴嵩。
在西方特別是歐美,白色是結婚禮服的主要色彩,表示愛情的純潔與堅貞。但在東方,卻把白色作為喪色。西方文化中的白色象征意義主要著眼于其本身色彩,如新下的雪、新鮮牛奶及百合花的顏色。
2.3“紅”及其文化義
紅色對視覺的沖擊力非常之強,是一種十分強烈的顏色,它似乎與許多顏色都能形成強烈的對比。紅色是中國人所喜歡的一種顏色,在五行中,紅是對應火也代表著熱烈而奔放。紅色又叫“朱色”,在中國是褒義詞。
紅色在中國還是革命的象征,含有忠貞、進步的褒義聯想。如人們把政治上要求進步、業務上刻苦鉆研的人稱為“又紅又專”。
在英語中,紅色還可表示經濟色彩的顏色詞,指“負債”或“虧損”,如Red Figure赤字;In the red虧空,負債;人們在凈收入是負數時,會用紅色登記。
除此之外,在泰國傳統文化中,紅色也可以表示“不吉利”,在泰國人的生活中經常把紅色與恐怖、嫉妒和危險等負面意義聯系起來。
三、顏色詞產生的偏誤的原因
3.1母語負遷移
“母語負遷移是學習者不熟悉目的語規則的情況下,只能依賴母語,因而同一母語背景的學習者往往會出現同類性質的偏誤(P194)”②。漢語基本顏色詞除了有其基本義之外,還有其豐富的引申義,由基本顏色詞組成的詞語數量眾多,各個義項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這給留學生習得漢語基本顏色詞帶來了許多困擾,在不了解漢語基本顏色詞引申義的情況下,他們只能依靠母語進行理解,因此造成了偏誤。
“白”色在很多國家有“神圣、圣潔、新生”的意思,這與他們的歷史傳統、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息息相關。伊斯蘭教的同學日常穿著的顏色就是白色,這既與他們炎熱的氣候有關,也與他們的信仰緊密相關。
3.2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目的語知識負遷移也叫做過度概括或者是過度泛化,指的是學習者把他所學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語知識,用類推的辦法不恰當地套用在目的語新的語言現象上而造成的偏誤(P194)”。③留學生在學習一段時間的漢語過后,對漢語基本顏色詞都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在遇到新的基本顏色詞的引申義,會把自己以掌握的義項套用在新遇到的詞語上。
在留學生還沒有學習到“紅”的其他義項或者是其他基本顏色詞的引申義時,遇到不理解的顏色詞知識,他們會過度泛化到“紅”的引申義中,從而造成偏誤。
四、教學策略
4.1直觀教學——以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手段
在講解顏色詞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把顏色詞與具體的實物結合起來,這樣能夠更好地讓學生辨別顏色詞,有了圖畫和聲音的輔助也會增加理解的準確性。另外,以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手段還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真實性,使學生對顏色詞的了解更立體、更形象。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出示有關顏色的圖片,不同的物品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描述物品的顏色。更加直觀地認識每一種顏色。
4.2講練結合,以練為主
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也即是“填鴨式”教學。而如今的課堂教學則是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則要充當引導者、領路人的角色。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十足的練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五、結語
詞匯是漢語要素之一是語言中發展變化最快的部分,社會發展變化。詞匯也隨之變化。
漢語基本顏色詞以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在詞匯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正是由于漢語基本顏色詞數量眾多,內涵豐富,它也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難點之一,留學生在學習漢語基本顏色詞的過程中容易形成各種各樣的偏誤。本文從顏色詞的相關本體知識出發,分析顏色詞的含義,簡單介紹漢語學習者在學習顏色詞時產生的偏誤,概括分析了出現偏誤的原因,進而提出了解決偏誤的相關策略。
六、參考文獻
①劉娜.英漢基本顏色詞對比研究[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17:1.
②劉珣.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 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出版社, 2000: 194
③劉珣. 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 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出版社, 2000: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