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的出臺,我國更加重視對大學生勞動精神的培育,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在勞動教育中注重鼓勵大學生利用知識、技能、工具、設備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能夠更好的在公益勞動、志愿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增強奉獻意識。新冠狀病毒疫情背景下大學生在防疫抗戰中對勞動精神的進一步深化,幫助了大學生在勞作中增強勞動觀自信,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擔當認識、情感與實踐能力。
關鍵字:大學生;勞動精神;培養;防疫
任何一種精神, 都是歷史時代的產物。新時代勞動精神是以勞動為根本的實踐活動、以勞動為生存方式的生活詮釋,是以勞動為價值追求的文化自信。新時代勞動精神積極發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對廣大勞動者實踐的精神需求。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在疫情防控的當前,應當承擔起自身的責任與擔當,從而發揮自身的力量,為自己的青春寫一首屬于自己的贊歌,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間培養大學生的勞動精神是有必要性的,也是可行的一項的研究。
在2020年這場新冠狀病毒疫情防控中,大學生成為了社會志愿行動中的一股很重要的力量,全國幾千萬的在校大學生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借助自己所擁有的專業知識,參與志愿實踐,從實踐中不斷奉獻,在奉獻中不斷提升大學自身的擔當、深化自身的奉獻,通過實踐與奉獻從而認識到勞動精神對自身價值的鑒定。1因此,在防疫中應當深化大學生勞動精神培養認識。
一、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大學生對勞動精神的弘揚
新時代,隨著生產力、網絡技術、文化教育的變革,當代大學生任重而道遠,尤其是勞動的創造性、主動性、價值性,理念性,都需要高校教育的理論支撐,需要高校培育一批敬業技藝精湛的勞動者來實現祖國的中國夢,從而真正做到強國富民。因此,在疫情防控中應當提升大學生對勞動精神的弘揚。
(一)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理念,落實立德樹人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主要的目標就是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因此,處在新時代當下,高校應需要厘清立德樹人的真正意義,從而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價值觀認知,不斷在教書育人上開拓創新,在勞動教育活動中發揮教師與學生的主導與主體的雙向性,從辦學、課程設置、教學設計等健全德智體美勞教育體系,規劃好滿足大學生全面發展的條件,保證勞動教育在高校教育應當該有的位置,貫徹好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不折不扣樹立全面發展教育理念。
(二)提升勞動價值觀, 增強大學生勞動意識觀念
新時代勞動精神在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的地位引導下,顯示了當前勞動本質屬性,勞動作為人類實踐最重要的來源,從而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人的全面發展說作為馬克思主義勞動教育的主要觀點,僅此,就說明馬克思不僅提出了教育需要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觀念,而且也肯定了勞動價值觀的發展理念。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勞動精神主要核心就是要有正確的勞動觀,有怎樣的勞動觀才能塑造怎樣的勞動者,大學生有了美好生活的目標,才能暢想美好生活,能激發大學生對勞動的熱愛。“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 [2]因此,應當提升大學生的勞動觀價值性的認知,增強大學生勞動意識觀念。
(三)創新勞動教育的變革,重視勞動精神的結合培育
把勞動教育與思政教育結合起來。依托辛勤勞動作為一種幸福感,增強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掌握社會技能更好的服務社會。把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讓大學生能夠在專業領域發展中感受到勞作的辛苦、無私、創新,從而更好的成長成才,奉獻社會。把勞動精神與勞模、工匠精神、地域鄉土精神相結合,引導大學生真正做到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極致,鉆研刻苦、艱苦奮斗,塑造自身的社會價值,進行創新創業,更好的服務社會,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二、在疫情防控中培養大學生勞動精神中的擔當
在疫情防控中,大學生不斷關注自己家鄉或自己國家的疫情,并且參與到志愿者服務工作中,這種擔當它主要包含如下:
(一)誠實可靠
大學生作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在時代需求下,在疫情防控中,做到了他們勇于承擔新時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了最美志愿者精神,傳遞了一份力量,一份溫暖。3 “若有召、召必回、回必戰、戰必勝,積極投身于一線‘戰場’。通過誠實勞動、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積極承擔起了本次疫情中擔當與使命。退伍軍人回歸大學,疫情期間,不到一天時間就與其他退役軍人組建了一支志愿者突擊隊,通過自身的誠實、熱情以及對這份責任的尊重,承擔起一位大學生的可靠實在的擔當。
(二)服務人民
新時代大學生充分發揮了好大學生的作業,有序引導大學生參與疫情防控,在疫情防控中不斷政策宣傳、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對政策決策進行社會調查等,許多假期大學生跟隨村支書逐戶宣傳、站崗、登記外來人員與村民的出入,并以日報形式與村支書聯絡。還有的根據自身專業問題,參與到疫情拯救中。護理專業大學生,她們經過層層報名、層層選拔成為了一名防治“新肺”的醫護志愿者。她們主要工作是每天穿著厚重的防護服,對進出醫院和縣城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進行新冠肺炎知識的推廣及健康宣教。新時代的大學生在社會需要的時候承擔起了自己的擔當,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做到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在疫情防控中加強大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認知
從本質上說,新時代防控精神是是新時代的中國精神,這種精神也是最光榮、最崇高、最偉大、最美麗的精神。通過不輟的勞作,大學生青年們不斷的奉獻、創造,溫暖全國乃至全球人民的心。
(一)在疫情中加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認知
疫情防控中需要奉獻與奮斗,從而這也是一種擔當的過程,在疫情之中新時代的大學生勇于承擔起大學生的責任,馬克思指出:“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來說的生成過程。”通過馬克思的所說,勞動是人要永恒經歷的主題,而在這場疫情中,新時代大大學生也就是做出人應當的本能,從而他們利用大學所學的專業優勢制作疫情防控宣傳漫畫在網絡傳遞正能量,還有的回到家投入到當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去。他們尊重勞動、辛勤勞動、創造性的勞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積極表現,就是進一步提升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認知度。
(二)在疫情中加強大學生對勞動價值的認同
疫情防控精神作為一種中國精神,在精神的傳承過程中,也有對其被淡化、弱化、軟化的傾向,也有擔憂未來病毒變異的狀況,但是新時代大學生在黨的領導下、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以多種方式參與到防控工作中去,志愿者是一種非營利的工作,也就是這種奉獻的原因,能夠使其大學生可以更貼近生活的了解自我價值的需要,面對疫情兇猛,更深層次提升大學生對勞動價值的認同,只有萬眾一心,才能連接到更多的需要,才能更加感受到勞動和奉獻的價值何在。
四、在疫情防控中提升大學生勞動情感與實踐能力
(一)在疫情防控中培育大學生尊重勞動的情感導向
情感導向是屬于人對自我意識與他人意識的范疇,也是勞動教育中的核心要點內容。《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提出了“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4對勞動的崇尚與尊重是相互發展前進的,一個崇拜高尚勞動的人往往會尊重勞動,一個心中有勞動的人,那么就會熱愛勞動,尊重勞動。新冠狀病毒疫情給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很多勞動志愿的機會,使其他們能夠在這種志愿者勞作中,增強勞模精神,艱苦奮斗,甘于奉獻,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堅定信心、團結應對,攜手贏得這場人類同重大傳染性疾病的斗爭,從而增進對勞動人民的感情。
(二)在疫情防控中強化大學生奉獻社會的實踐導向
實踐導向是人對外部世界掌握的線索之一,從而也是勞動教育最基本的一種開始思維。《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在勞動教育人的原則上就是以“報效祖國、奉獻社會”為出發點,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青年勞動教育的導向。4通過本次疫情,在防控中,很多大學生通過自身的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勞動等提升自身報效祖國的能力,培養社會責任感。疫情中假期大學生參加村里的抗議志愿者活動,與村干部一起在村口管控流動人口,給村民做出入登記;還有的大學生加入各種縣、市的志愿工作,負責為小區居民分發蔬菜,以及協助送貨上門的志愿服務,以上大學生通過自身的吃苦耐勞、艱苦奮斗、在疫情中誠實的勞作,解決災區需求的食物,幫助人民,這種公益勞動,就是一種責任擔當,讓他們體會到了與人民共命運,與新時代共前進的認知。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
2 習近平. 習近平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并發表重要講話[ EB/OL]. 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428/c1024-21322617.html,2013.04.28/2021.05.12.
3 劉博超,靳曉燕,姚曉丹《大學生志愿者,抗疫隊伍中的重要力量》[N]光明日報, 2020.2.19.
4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Z].2020.3.
基金項目 本文系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課題項目“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的基本信念和價值追求研究”(課題批準號:19CI228)階段成果。
本文系2019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思政提升工程課題“新時代大學生勞動精神培育創新研究”(課題批準號:19SZ17)階段成果。
作者簡介 歐重香(1991-),女,湖南長沙,碩士研究生,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