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
摘要:肖像畫不僅僅是人物形象的真實反映,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社會狀態。透過人物表情可以直接體會到人物的內心世界,處理好畫面中人物的表情才能真正達到形神兼備。弗蘭斯·哈爾斯的肖像畫塑造了許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在他畫面中人物的“笑”是一大亮點。哈爾斯以博大的胸懷,不僅描繪了荷蘭上層社會貴族的笑,還對社會中的下層人民抱以極大的同情心,描繪出底層人民美麗動人的笑。通過對哈爾斯作品的分析,更加深刻地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了解荷蘭人民樂觀向上的品格。
關鍵詞:哈爾斯;肖像畫;笑
一、17世紀荷蘭的社會背景與肖像畫
(一)時代背景簡介
17世紀是荷蘭經濟、政治、藝術等社會各方面發展的黃金時代。15至16世紀開辟了新航路,極大地發展了西方國家的社會經濟,17世紀的荷蘭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厚的物質資源成為西歐最為發達的國度。
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政治民主、信仰自由,這些為荷蘭繪畫藝術的空前繁榮提供了條件,一時間涌現出大量的杰出藝術家,使得荷蘭的繪畫藝術也迎來了黃金時代。17世紀的荷蘭繪畫繼承和發揚了尼德蘭藝術始終堅持描繪現實生活的傳統,荷蘭藝術家開始將繪畫創作的重點轉移到人本身的生活,注重對人物現實生活的關注,講求真實。不管是現實主義繪畫,還是荷蘭小畫派,都極大地迎合了市民階級的喜好,使得17世紀的荷蘭繪畫空前繁榮。
(二)哈爾斯的肖像畫
弗蘭斯·哈爾斯是17世紀荷蘭最優秀的藝術家之一,也是荷蘭現實主義繪畫的奠基人。哈爾斯是一位有自己獨特個性的畫家。我們對哈爾斯的平生所知不多,但長期以來傳說極多。1581年,哈爾斯出生于比利時安特衛普一個毛紡工人家庭,大約1585年之后,他便跟隨父母到荷蘭居住,在哈勒姆過完他的一生。哈爾斯的生活一直比較貧困,過著并不穩定、朝不保夕的生活。他于1666年在哈勒姆去世,并埋葬于圣巴弗教堂。
哈爾斯筆下的人物形象都是依照現實生活中的人物來塑造的,對日常現實生活不加雕飾的表現,以強大的現實主義風格體現出自己的繪畫語言。他筆下的人物取材范圍也十分廣泛,高大英俊的軍官、天真可愛的兒童、氣質優雅的樂師、街頭的流浪漢、醉酒后憨態可掬的人都出現在他的畫面中。不同階層、不同年齡的人物都有著鮮明的性格特征。他的畫面中充滿了歡樂熱鬧的場景,樂觀奔放的笑容,富有感染力的生機勃勃的市民形象。哈爾斯一生所做約300幅畫,迄今為止已知的作品都是肖像畫。哈爾斯筆下的作品真實地展現了了荷蘭人民的形象,為我們呈現出17世紀荷蘭人民的風貌,為17世紀荷蘭繪畫藝術的蓬勃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
二、哈爾斯肖像畫中“笑”的特點
(一)充滿世俗色彩
哈爾斯描繪了許許多多的荷蘭市民形象,真切的反應了荷蘭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與幸福面貌,充滿了世俗色彩。
《漁夫拉小提琴》這幅畫充滿了世俗色彩。畫面中年老的漁夫在拉小提琴時快樂的情緒蔓延開來,在他飽經風霜的臉上洋溢著抑制不住的笑容。老人皮膚黝黑,眼睛不再明亮已經變得模糊,眼窩也開始往里陷了,眉頭和眼角已經出現了道道皺紋,胡須也花白了,但是他的笑容依舊動人,十分具有感染力,讓人暫時忘卻生活的煩惱與疲憊,仿佛他演奏的優美樂聲就在耳邊飄蕩。正是對于這些平民形象的塑造,使得哈爾斯的作品在浩如煙海的藝術作品中脫穎而出,形成別具一格的特點。
“笑”可以說是哈爾斯筆下人物形象最大的特點,從漁夫世俗化的形象中體現出那個時代荷蘭人民對生活的熱愛。
(二)表現人物特征
人物特征往往指一個人的特色、喜好、性格等。通過分析哈爾斯肖像畫作品中不同階級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的不同微笑,我們能在人物的表情之下感受到人物不同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
從哈爾斯最有名的作品便是《彈曼陀鈴的小丑》 ,這幅畫大約創作于1625年-1626年間,現在收藏于盧浮宮內。第一次看這幅畫的人大多會被這個小丑的可愛笑容迷住:頭上戴著一頂紅色便帽,手里捧著曼陀鈴,正在熱情洋溢地演奏著。哈爾斯準確地把握住了這一稍縱即逝的刻:小丑身上紅黑相間的條紋上衣刻畫的十分細致,衣服上的花邊蜿蜒曲折,好像在畫布上跳舞,而他那卷曲的頭發也像是在隨樂聲飄動,好像畫家在創作時,整個人都是歡樂的。斜彌的眼神透露出他的機智與活潑,幽默感也撲面而來,他那似乎隨樂聲而擺動的身軀,體現出內心的歡樂,也體現了荷蘭人民的性格特征:即使生活在社會底層,也始終對人生懷著自信樂觀的態度。這雖然是一幅單人肖像畫,卻能給人很強的感染力,好像周圍有欣賞他音樂的人,共同組成一個場景,讓人身臨其境。
(三)氣氛輕松活潑
微笑的表情往往能帶給周圍的環境輕松愉快的氛圍,哈爾斯的肖像畫也不例外,他畫面中人物的笑容不同于達芬奇筆下《蒙娜麗莎》神秘莫測的笑容,也不同于委拉斯貴支筆下《教皇英諾森十世的肖像》中威嚴的笑容,而是在人物歡愉的表情下營造出輕松的氛圍。
哈爾斯的單人肖像畫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此外,在他筆下還創作了很多矚目的團體肖像畫。把歡快的場面描繪得淋漓盡致。對一個藝術家來說,在短時間內抓住場景內每個人的特點絕非容易之事,而哈爾斯做到了。《圣喬治射擊手連軍官的宴會》這幅畫中一共有12個人,他把畫面中的每一個人都安排得有條不紊,每個人物都是群體的一員,同時又是具有鮮明個性的獨立個體。黑色的制服,白色的飛邊,統一的著裝并沒有阻止哈爾斯對人物個性的展示,有的人手持酒杯看向畫面,有的人直視觀眾或望向自己的伙伴,有的人面帶微笑,也有的人表情嚴肅,或死板,或活潑。哈爾斯記錄下了人物稍縱即逝的面部表情和細微動作,創造出一種即興的效果。每個人都可以被清晰地辨認出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同時也為整個畫面帶來了生動且和諧的氛圍。
三、哈爾斯肖像畫對后世的影響
17世紀的荷蘭現實主義畫派蓬勃發展,其影響不容小覷。哈爾斯是荷蘭現實主義畫派的奠基者,他的作品大多從現實生活中出發,人物形象生動活潑,形神兼備,精彩紛呈,展現出荷蘭肖像畫的新風貌。
哈爾斯一生貧困潦倒,對生活有著獨特的感受,其別具一格的作品在荷蘭盛行起來,影響了當時乃至后世畫壇的許多畫家。彼得·科德、揚·米恩斯莫勒納爾、阿德里安·布勞爾及他的妻子尤迪特·萊斯特等人都是他的學生,19世紀的時候,很多杰出的畫家都在哈爾斯那里受益匪淺,特別是寫實派與印象派的愛德華·馬奈,從他的作品以及他的新技法中學到了不少東西,由此才開創了19世紀繪畫藝術的繁榮局面。
四、結語
哈爾斯的肖像畫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他筆下的人物好像都是抓住了一瞬間的動作表情進行描繪的,這極大地體現出畫家敏銳的觀察力、卓越的概括能力以及精湛的繪畫技巧。通過人物的“笑”表現出荷蘭人民的生活面貌,體現出濃郁的世俗色彩;通過人物的“笑”把握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狀態,從畫面人物的表情神態中讀出人物內心的情感世界;利用人物的“笑”烘托出畫面的外部空間,營造了輕松愉悅的畫面氛圍。在繪畫技巧上也是獨具特色,經過不懈的努力與探究,終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現實主義肖像畫風格,對后世的藝術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哈爾斯的創作精神也是讓人敬畏的,這種對待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值得我們每個人去認真學習。
參考文獻
[1]魯成文.荷蘭文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3:15-17.
[2]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M].范景中,譯.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1994:414-416.
[3]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123-125.
[4]趙海濤.捕捉“笑”的瞬間[J].閱讀2018(74):56-57.
[5]王華旗.解讀弗朗士·哈爾斯的肖像世界[J].藝術評鑒,2018(2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