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慶華
摘要:部編版低段的教材中每冊均安排了集中識字單元,其中一、二兩冊各安排了兩個單元集中識字,三、四兩冊各安排了一個單元集中識字,而且每個單元都有四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按一定的規律歸類編排生字,這類課文應該怎么教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尋出“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揭示規律,識記生字——運用游戲,復習鞏固”三步教學模式。
關鍵詞:集中識字 激趣導入 揭示規律 游戲鞏固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遵循兒童學習語文的規律,在低段的教材中每冊均安排了集中識字單元,其中一、二兩冊各安排了兩個單元集中識字,三、四兩冊各安排了一個單元集中識字,而且每個單元都有四篇課文,每篇課文都按一定的規律歸類編排生字,或象形字,或會意字,或形聲字,或生活、自然界中的事物……這類課文應該怎么教呢?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探尋出“激發興趣,導入新課——揭示規律,識記生字——運用游戲,復習鞏固”三步教學模式。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興趣是學生主動識字的動力源泉,在集中識字教學中讓學生帶著興趣去讀、去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學伊始,教師就要用生動有趣的方法導入新課,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如有老師在教學《動物兒歌》時設計了這樣的導入:
1.猜謎語。身子像個小豆點,搖著一根小尾巴,從小就會水中游,長大吃蟲叫呱呱。
小飛機,綠翅膀,飛來飛去滅蟲忙,低飛雨,高飛晴,天氣預報它內行。
2.演示課件。(播放有課文小動物活動的場面)夏天到了,小動物都在做些什么?指名說一說。
師:這些小精靈給夏天增添了很多樂趣,讓我們來讀一首兒歌吧。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謎語、聲音、圖畫、顏色都會引起他們的注意,令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這個導入設計了猜謎語和播放動畫兩種生動有趣的方法,都是小朋友喜歡的形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識字的興趣。
二、揭示規律,識記生字
部編版集中識字單元教材編排形式雖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每課生字都按照一定的規律編排,有的根據漢字的造字規律編排,有的按照同類事物列舉編排,有的根據傳統蒙學形式編排,如《日月水火》都是象形字,《日月明》都是會意字,《小青蛙》《動物兒歌》《樹之歌》都是形聲字,《操場上》列舉了提手旁、足字旁的事物,《人之初》《對韻歌》是傳統蒙學形式。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引導學生發現規律、揭示規律、運用規律,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教學時可以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學生自學,尋找規律。這步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生字詞,同時要求學生讀準字音,分析字形、理解意思,然后觀察思考:本課所學生字有什么規律?
第二步:舉例教學,揭示規律。這步師生互動,老師先舉一個例子,引導學生發現本課漢字構字的某一規律,從而揭示規律。如《日月明》中可以“明”為例進行教學:教師先出示紅日圖與漢字“日”,引導學生觀察想象感受太陽的明亮。然后出示明月圖與漢字“月”,提示學生月亮也很明亮。接著老師把太陽與月亮圖合并到一起并提問:太陽和月亮一起出現在天上會怎么樣?再把“日”字與“月”字也并到一起,引出生字“明”,讓學生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猜猜字義。最后揭示規律:“明”是會意字,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根據各自的含義所組合成的一個新漢字,它的意思就是這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漢字的組合。太陽很明亮,月亮也很明亮,太陽與月亮同時出現就更明亮了,“明”的意思就是明亮,這樣學生不必死記硬背字典中的意思,根據會意字的特點就能輕松推斷出它的意思。
第三步:運用規律,再次識記。在教師舉例后,學生發現了本課生字的構字規律,這時候可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小組里運用規律,識記其它生字,說說自己是怎么認識這些生字的。這樣利用構字規律識字,可提高學生獨立識字的效率。
第四步:檢測效果,查漏補缺。在小組合作識字的基礎上再進行全班交流,通過交流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對于一些沒掌握的生字則通過交流引導查漏補缺,讓每一個學生都扎扎實實地掌握生字的音形義。
三、運用游戲,復習鞏固
小學生識字識的快忘的也快,往往是學了后面的生字,忘了前面學過的生字,復習了前面學過的生字,又忘了后面學的生字。根據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及時設計好一定的復習環節是非常重要的,但一般的讀讀認認,有點枯燥,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再加上集中識字課文識字量大,低段學生的注意力又不能持久的集中,通過前面長時間的識字學習身心都已經很疲憊了,因此在這個環節教師必須精心設計,加入游戲活動等元素,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這樣可以再一次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同時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的生字詞,一舉兩得。
如《口耳目》一課的“口、耳、目、手、足”5個生字都是學生熟悉的身體部位名稱,可設計“我說你指”的游戲,一人說生字,一人快速指出相應的身體部位。這個游戲活動營造了自然輕松的識字氛圍,學生在快樂的游戲中消除了疲勞感,同時又復習鞏固了所學生字。再如《日月水火》一課生字都是象形字,在復習環節可設計“猜字游戲”,教師播放《三十六個象形字的水墨畫》視頻,本課所學生字,還有其他一些象形字都藏在畫中,學生一邊看視頻一邊找出藏在水墨畫中的象形字并猜讀出來,老師再演示這些字從實物到甲骨文到小篆到現在的方塊字的演變過程,驗證學生的猜想。這樣的猜字游戲活動引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猜到的和老師驗證的對上了時,他們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既復習鞏固了本課的生字,又學到了更多的象形字,同時感受到漢字的無窮魅力。
以上是本人探尋到的低段集中識字單元課文教學的一種模式,不過教無定法,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不斷探索,找到適合學生集中識字的有效途徑,這樣才能真正打開學生識字的興趣之窗。
參考文獻: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識字4教學設計https://www.docin.com/p-203741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