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曼梅
摘要:進入新時期以后,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國民素質提升成為新的關注點,基于此,相關部門開始有意識地去組織與策劃各項群眾文化活動,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而要繼續深化群眾文化活動效用,就必須基于各個區域群眾的真實需求,去優化組織與策劃進程,使得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能夠切實滿足當地民眾的整體所需。文章就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作用、策略進行了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研究
引言:在新時期進行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需相關管理人員能夠認知到當前與未來階段群眾的真實文化活動需求,以此為基礎設定總目標與階段性目標,以目標為導向進行相關的組織與策劃工作,并在活動進行期間對其效果進行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明確其合理性與有效性,必要情況下需對相應的組織與策劃策略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發揮出更大的效用,為群眾組織更好的文化活動。
一、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作用
1.推廣與傳播傳統文化
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得以積累并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始終處于核心地位,但是在全球化與文化入侵的當前時代,很多傳統文化面臨著衰落的局面。而在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與策劃進程中,可將諸多傳統文化融入其中,以此來實現傳統文化的推廣與傳播,并可在一定程度上豐富群眾文化形式。
2.豐富群眾精神追求
經濟的快速增長,使得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相應的保障,但是精神領域的匱乏卻又凸顯了出來。而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進行,能夠在緩解群眾壓力的同時,陶冶其情操釋放其煩惱,為其平凡的生活帶來諸多樂趣。例如春節期間可選擇組織群眾寫對聯贈送親朋好友,亦可組織一些詩會、詞會、圍棋會等,創造文化氛圍濃郁的新年氛圍,亦可選擇送戲下鄉、組織策劃民間風俗體驗等,給予群眾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這對于豐富群眾精神追求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
1.做好前期策劃
前期準備充分性與合理性直接關系著后續組織與策劃的效果,且群眾文化活動是需進行科學組織的活動,要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的切實效用,需重點把握以下數點:
其一,要求相關管理人員能夠成立責任到人、責任到崗、分工明確的組織小組,且要求組織小組能夠包括多層面人員,例如組委會、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一線基本事務人員等,其中組委會包括各個單位、各個層級的領導,而技術人員則包括音響燈光師、導演、策劃、場務等,在各個方面人員的組織下,才可推動組織與策劃的合理進行;其二,為保障各項組織與策劃能夠正常實施,保障群眾文化順利進行,還需進行嚴格的資金使用與管理。因此在活動組織前需進行嚴格的經費預算管理,預測各個階段的資金使用狀況,并在組織資金應用進程中,按照事先規劃與組織目標來進行資金合理使用,避免出現資金浪費、不合理、超出的問題,以此來保障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其三,需根據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基本形式做好對應的應急預案,并在策劃與組織文化活動時,保證足夠的安全性,預先考慮活動進行中有可能出現的設備故障、天氣狀況與其他形式的不可控因素,從而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綜合研究、討論,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案,保障活動順利進行。
2.充分利用地方優勢與資源
為便于群眾文化活動順利組織與開展,要求文化館管理人員在進行活動組織與策劃進程中,充分整合與利用該區域的優勢與資源,開展適宜當地民眾的文化活動。并強調以下兩點:
其一,要求拜訪當地群眾,并與群眾一起探索該地最具特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并在組織與策劃中能夠將其合理融入進各項群眾文化中。此外還可利用各條人脈資源,征求與采納相關業內專家的意見與看法,在此基礎上組織與策劃一項具備本地特色的群眾文化活動;其二,要求在應用區域優勢與資源的進程中,需遵循“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核心原則,探究當地群眾對文化活動的具體需求來進行活動的組織與策劃,讓群眾能夠在輕松預約的環境下進行各項文化活動,這對于活動的長遠發展來說有著積極的意義;其三,要求在組織與策劃活動時,可明確活動的目的與理念,開展具備正確價值觀與正能量的文化活動,給予人民群眾正確的價值導向。
3.制定健全的標志文化體系
我國地域遼闊,基本上所有的區域都會有各自的文化與生活習慣特征等,因此在該種環境下,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在組織與策劃文化活動時,能夠綜合分析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制定滿足實際的文化活動。同時為最大限度地保障文化活動進行效果,需立足區域發展,集合區域群眾文化,構建具備當地特色的文化體系,據此展開各項文化活動,建設活動中心,推進氛圍宣傳,構建地區特征標志文化體系。
4.做好系列重點工作
重點工作分為多項,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舉例分析:
其一,要求在設計活動方案時明確系列重點工作,在組織與策劃時,緊抓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話題,突出活動優勢的同時,亦要顯示活動價值。比如在春節、勞動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上,可設計“我們的節日”文化專題活動,以此來對系列文化進行禪釋、繼承與推廣,激發群眾民族傳統文化情感的同時,增加其安全感、幸福感與獲得感;其二,指派專人對整體文化活動過程進行監督管理,把握與控制好整體活動流程,保障整體活動不受其他意外因素的干擾與影響;其三,要求活動對象與群體具備較高的針對性,比如針對老人與留守兒童,可策劃組織一些愛心藝術培訓以及中老年才藝大賽等,豐富其生活元素,提升其生活樂趣。而針對婦女,可選擇進行一些插花、瑜伽、化妝活動等,提升其業余技能,陶冶其情操。這種針對性的設計方式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出群眾文化活動效用。
結語:綜述,文章就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進行了論述與探析,強調活動組織與策劃的前提是基于群眾的真實需求以及當前的發展形勢,并要求在活動組織進程中會諸多不可控因素進行有效控制,使其始終在可控范圍內,以此來保證文化活動的順利進行。此外還要求相關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能夠擔負其相應的責任與義務,不斷優化文化活動組織與進行形式,給予群眾更佳的體驗。
參考文獻:
[1]李琴.試論新時期大型群眾文化活動策劃與組織策略[J].藝術品鑒,2019,(10):18.
[2]王軍.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35):11-12.
[3]張麗.新時期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策略研究[J].戲劇之家,2018,(2):2922.
[4]張文茹. 探討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策劃[J].才智,2018,(2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