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穎華

目的:研究階梯式護理干預在肝膽胰外科PICC患者中的應用。方法:60例肝膽胰外科PICC患者自愿參與,隨機分成對照組(n=30,常規護理)、觀察組(n=30,階梯式護理),比較兩組護理結局。結果: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3.3%;對照組:30.0%;觀察組較低(P<0.05)。結論:為肝膽胰外科PICC患者實施階梯式護理,可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效果良好。
PICC是經外周靜脈為患者置入靜脈導管,在腫瘤患者的化療期比較常見,這就需借助血管的回血流量,加速藥物的稀釋,預防對靜脈的反復穿刺,以免血管被藥物損傷。但長時間對PICC置管的留置很容易誘發諸多并發癥,這就需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對患者展開正常的治療,將導管的使用壽命延長。階梯式護理是一類逐層遞進護理模式,不同病情階段所展現出的特征均不同。護理人員可針對這些特點,結合患者的耐受程度滿足患者護理方面的需求,將護理質量提升。本研究為探析階梯式護理的實際效果,將所納患者分組予以不同護理,觀察護理效果,護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0例肝膽胰外科PICC患者自愿參與,納入時間:2019 年1月—2020年3月; 分組形式: 隨機抽簽; 組別: 對照 組(n=30, 男女比例15∶15)、觀察組(n=30,男女比例 16∶14); 前者年齡為34~66歲, 平均年齡為(47.8±7.3) 歲; 后者年齡為33~65歲, 平均年齡為(47.2±6.9) 歲; 兩組患者常規資料差異不大(P>0.05), 可對比。所選患 者均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書,獲取醫學倫理委員會許 可認證。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實施巴德三項瓣膜式導管行PICC置管,運用薄型泡沫敷料在患者的穿刺口敷貼。
對照組:常規護理。做好患者的口頭宣教,叮囑患者需注意的問題。
觀察組:階梯式護理。護理措施為:
置管前護理。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講述PICC置管的優勢與目的以及注意事項,借助宣傳冊為患者口頭宣傳,強化患者對PICC的認知程度,使其能夠更好地配合護士的工作。
置管中期護理。叮囑患者在置管后立即旋轉活動手腕,在穿刺處上方涂抹喜療妥乳膏,每日3次,置管后6 h攥緊拳頭進行運動,每日3次,每次10 min,置管后6 h為患者熱敷,預防敷料區域,每日3次,每次10 min,持續時間為一周。多觀察穿刺點,一旦出血、 滲血,立即預
估穿刺管道的暢通度和并發癥,有針對性進行護理。叮囑患者保持穿刺位置清潔,不能擅自撕下泡沫敷料,一旦貼膜松動或卷曲,及時更換。置管后期護理。醫護人員為患者講述PICC置管需要注意的問題以及維護方面的問題,每日觀察穿刺部位狀況,若有不適癥狀出現可及時處理。叮囑患者不宜干重活,禁止游泳與盆浴。在患者睡眠時以免壓到置管,預防置管在高凝狀態造成導管堵塞。叮囑患者避免碰尖銳物品,以免導致導管破裂。定期開展PICC置管方面的講座,加強自身的護理意識。
1.3觀察指標。登記兩組患者出現的并發癥,計算并發癥發生率,兩組加以比較。
1.4統計學分析
SPSS 20.0軟件用來分析數據,計量資料:(±s)、計量資料:t檢驗,計數資料:χ2檢驗對比。P<0.05有差異。
2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觀察組較低(P<0.05),見表1。
3討論
PICC置管使用的材料是高級硅膠,生物相容性,容易對血管造成刺激,屬于一類較好的靜脈用藥。但長時間使用會導致并發癥的出現,這在無形中加劇治療難度,對PICC置管的使用時間也造成較大的影響。階梯式護理是一類依據置管前后的疾病規律實施的護理方式,可針對置管前后的目的,有針對性展開健康教育,使護理更加標準與規范化,提高患者對PICC置管的認識,使患者具備較強的自我護理能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階梯式護理是分階段實施,可指導患者掌握不同護理的側重點,使患者明確各個階段的導管護理方式,加速患者的自我護理方式。這一護理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出現,本研究數據中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護理效果比常規護理好,可提高患者的舒適度,提高置管效果。綜上所述,為PICC置管患者予以階梯式護理,可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提升,降低并發癥,提高PICC置管效果,臨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潘汝梅.PDCA護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PlCC置管中的應用效果及對其并發癥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19,017(006):90-91.
[2]邊麗,趙穎,王紅勇等.自我管理項目在腫瘤聯合放化療患者PlCC管理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7,034(005):1000-1002.
[3]黃秀娟,石曉雪,楊慧.延伸護理服務在化療間歇期留置PlCC患者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016(034):106-107.
[4]湯肖肖.PlCC在腫瘤患者化療中的應用護理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7,027(009):325-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