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俏慧
摘要:老年患者因其機體功能退化,且骨質疏松情況嚴重,因此其在日常的行走、起立過程中極易出現跌倒的情況,進而引發骨折。而當老年患者在接受骨折手術的治療過程中,其因器官組織處于不同程度的暴露開放狀態,極易受到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進而造成感染的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對老年患者治療效果、術后生活質量以及醫患關系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此,加強老年骨折患者手術室護理顯得非常重要。本文則主要針對手術室細節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感染預防效果展開了探討與分析,希望借此能夠找到有效預防老年骨折患者感染的措施,并提高其治療期間的生活質量與恢復速度。
關鍵詞:手術室細節護理;老年骨折患者;感染預防效果
1.前言
老年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時,其可能因自身體免疫力差、消毒不徹底等多種原因則引發感染情況,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老年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保持。老年骨折患者手術后感染還可能導致其住院時間加長,在心理、經濟方面均無法承擔。而細節護理作為一項全面化且注意各項事件的護理干預手段,其在老年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對其進行了周到且全面地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手術后感染情況發生的幾率。
2.導致老年骨折患者感染的因素
2.1疾病本身的因素
因大多數的老年骨折患者的骨折類型多為開放性骨折,再加上其自身的免疫力較低,就便導致其在就診時便已經出現了切口感染的問題。或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未深入對其進行妥當地處理,或者是未指導老年骨折患者做好感染防護,極有可能在手術創傷之后使得其切口感染的幾率增加,嚴重威脅著老年骨折患者的身體健康。針對這一問題,盡快安排老年骨折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并進行創口感染區域地科學處理顯得非常重要。
2.2引流管的放置
通常情況下,老年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后需放置引流管,以保證其能夠正常生活,但在進行引流管的放置時可能會因護理人員位置選擇不合理、引流管掉落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引發切口感染,使得老年骨折患者術后出現感染的問題頻發。
2.3營養不良
若老年骨折患者自身機體營養不良,再加上其因骨折問題導致病程較強,使得其易發生各種各樣的并發癥,影響到了老年骨折患者進食與生活,臨床上多數情況下老年骨折患者的均存在著營養不良的問題,或者因自身缺血嚴重而導致傷口無法在日常的時間內愈合,這便加大了老年患者手術治療時感染的幾率。除此之外,針對部分長期缺乏運動的高齡骨折患者而言,其因機體功能退化,使得其低蛋白血癥情況嚴重影響到了自身的免疫力,無法抵御病毒對切口的感染。
2.4急性應激性損傷
老年骨折患者在出現急性損傷時都屬于急性應激性損傷,這便導致其極易在出現骨折的早期便出現感染,這與患者的應激反正有著直接性聯系。當患者出現急性骨折損傷后,其應激水平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高于未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急性損傷引起的應激病理性的變化是切口感染發生的物質基礎。
2.5環境因素
由于患者出現大小便失禁是導致切口感染的有一個因素。患者的體溫每升高1℃會導致組織代謝的氧需要量增加10%,持續組織高熱時組織缺血,溫度高將增加切口感染的發生。因此,癱瘓以及昏迷的患者因失禁,機體會過度的出汗、傷口滲出多等原因所致皮膚的過度潮濕,均可增加皮膚組織老化和減低抵抗力。再加之翻身變換體位時的動作粗暴等不當護理以及體位不合理會造成切口局部組織的感染,因此提高了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
2.6操作因素
針對切口換藥以及切口處的皮膚清潔消毒工作做的完善,容易造成切口感染的發生。
3.手術室細節護理對老年骨折患者感染預防的對策
3.1骨折患者切口的一般護理
無論是縱切口還是橫切口的切口,操作者要在縫合時要特別注意將兩側的切口對齊,縫合后術后傷口包扎松緊適宜,術后一日給予切口進行無菌換藥一次,檢查切口是否紅腫、滲血及滲液等情況,針對一般的患者病情情況下術后切口隔日進行換藥,可適當的給予理療進行局部照射促進切口愈合。
3.2預防老年骨折患者感染的細節護理
根據患者的病情遵醫囑與圍手術期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控制感染,針對傷口進行清潔消毒處理,術后切口換藥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技術原則。
3.3預防老年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細節護理
護士密切觀察切口以及切口周圍皮膚是否出現紅腫、熱痛、血腫等炎性反應,測量患者體溫有無升高。要早期發現切口感染,并及時通知醫生做相應處理。處理方法:早期進行切口引流,將膿液引出,在向引流管內注射無菌生理鹽水進行沖洗。感染期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適當的加大劑量與聯合用藥。患者出現體溫高而不退時,可以遵醫囑給予退熱劑治療,必要時可以使用物理降溫如:酒精擦浴、大動脈血管充盈處放置冰塊等。
3.4老年骨折患者脂肪液化的細節護理
出現切口脂肪液化的現象的多見于肥胖患者,它是與以下因素有關:①如患者腹壁脂肪柔軟且層厚、筋膜層脂肪厚、彈性差、組織供血差等,從而使脂肪組織受損造成缺血性壞死;②肥胖的患者切口縫合技術欠佳,如縫合不嚴密、遺留死腔或縫合過緊過密影響局部血供引起缺血性壞死;③患者手術期間免疫力低下,較容易出現貧血、組織水腫以及低蛋白血癥等可使本身局部組織血運差的脂肪組織的血運循環.發生進一步的障礙。以上原因均可使術后切口處的脂肪組織發生無菌性壞死而形成滲液最終對切口愈合產生影響。臨床表現為術后切口局部出現淡黃色的液體滲出、對切口進行擠壓可見有淡黃色滲液并可見表面有漂浮的脂肪滴。患者會有不同程度的切口疼痛,切口外觀無炎癥感染的癥狀,體溫及局部的皮溫處于正常溫度無升高,切口邊緣和皮下組織處無組織壞死的征象,但切口組織會出現愈合不良。對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療要給與及早處理和充分引流是治療的關鍵措施,在組織液化的早期給予液化脂肪引流排出,后留下較小的腔隙經局部加壓包扎后可以切口可以達到愈合。如果滲液較多的患者應該給予切口縫線部分或者全部拆除并加壓引流。
3.5老年骨折患者引流管的細節護理
術后患者帶有引流管時,做好引流管的護理隨時保持引流管引流通暢,防止脫出、受壓、打折。尤其是患者翻身、下床時防止引流管高于切口避免引流液逆流造成切口感染。同時,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與交流,盡可能在患者出現移動、移位以及方便時幫助其調整引流管的位置,防止出現打折、拉扯等現象,減少引流管脫落以及移位問題出現的幾率,從而保證老年骨折患者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密切觀察老年骨折患者引流管,并記錄引流液的性質以及量,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向醫生匯報,及時做出針對性的措施,為老年骨折患者恢復奠定良好基礎。
3.6保持足夠的營養,加強機體抵抗力
術后的患者要維持營養以及體液平衡禁食期間應靜脈補充液體以及腸外營養液。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早期恢復胃腸功能。排氣后可根據食欲調節逐步增加患者的營養以保證機體需要。患者出現營養不良時嚴重影響創傷的愈合,雖然營養不良和脫水不會直接的引起切口感染的發生,但由于營養失衡患者的皮膚失去原有的活力和皮膚的彈性減少,增加了患者出現感染的危險。
結束語
綜上所述,老年骨折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感染作為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威脅到了老年骨折患者術后恢復效果及生活質量。術后切口感染一旦發生,對于患者心理、生理以及資金承擔均造成了影響,且嚴重時還會引發出血、敗血癥等病癥,對老年骨折患者的生命產生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將手術室細節護理融入到老年骨折患者感染預防當中,可有效避免不良因素對于老年骨折患者造成感染影響,提高老年骨折患者術后恢復速度。
參考文獻:
[1]康子浩,張小亮,邱志浩,張葆青,劉軍.骨折術后傷口感染中藥熏洗用藥規律的數據挖掘[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38(09):2015-2020.
[2]李曉鳳,朱曉萍,于曉麗,王金寧,徐娜.預防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最佳證據總結[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5):3382-3389.
[3]查元澤,李松軍.IRT聯合炎癥因子早期診斷膝關節周圍骨折術后感染的研究進展[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1,13(24):191-194.
[4]陳文華.機械輔助排痰對預防老年人股骨頸骨折肺部感染的護理效果[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4):128-129.
[5]許梅辛,孫興霞,劉洋,常亮,曹雪丹.CD64、CHE及sCD14在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感染中的表達及意義[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2021,13(08):1293-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