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米
秋山利輝,秋山木工的創始人。六十年前,他十六歲,父母將他托付給一個木匠,做學徒。
師傅的手藝不錯,但師傅去世時,出席葬禮的徒弟竟寥寥無幾。原來這師傅只想著如何從徒弟身上賺錢。少年秋山暗下決心,如果有一天自己帶徒弟,一定不會那樣。
輪到他帶徒弟了,聽起來卻更過分:八年學徒期間,不論男女必須留光頭,不許談戀愛。每天早上六點準時起床晨跑,一年只能在中元節和新年回家兩次。不得接受家里的錢,禁用手機、電腦,與家人的聯絡只能用書信……
受不了的走人。秋山木工成立了快五十年,學出來的合格工匠僅有六十多位。學成之時,師傅會讓他們離開另立門戶。
每位徒弟離開,新老交替之時,工廠的營業額就難免下滑。但他不想讓這些優秀的學徒只為自己公司賺錢,他想讓他們造福天下。師傅的心何其大!師傅又何其自信,相信自己的學徒人人都能獨闖天涯。
聽過秋山公司故事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匠人三十條。匠心在于精、誠,為此秋山利輝特別制定了《匠人須知三十條》來對匠人進行工作上的規范。
三十條乍一看,實在普通:能打招呼,能自我介紹,能夠感謝,儀容整潔,和藹可親……這不就是一般的禮儀嗎?
有時間觀念,善于打電話,耐心聽別人講話,認真回答,善于聯絡、匯報、商量,把報告寫得通俗易懂……如果一個人不想砸自己的飯碗,這些,也只是基本要求。
準備好工具并用好工具,擅長打掃、收拾,包括打掃廁所,工作負責,花錢謹慎,樂于助人……有點像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勞模。
性格開朗,為他人著想,遇事好好說,不讓周圍的人感覺焦躁……這就是職場高情商吧。
有一條蠻有意思:吃飯要快。秋山的意思是,懷著感恩之心,感謝種植與烹飪者,吃什么都津津有味,而不是挑三揀四,邊吃邊東拉西扯,揮霍浪費。
還有什么顯得“高大上”的?清楚自身立場,積極思考,執著求索,精打細算,為工作自豪……
好了,當三十條羅列完畢時,細碎的條例整體升華,一位積極、認真、謙遜、友善的匠人,職場上人人喜歡與之合作的、盡善盡美的同事,不就是這樣的嗎?
從細碎小事做起,人人都可以成為如此優秀的人。
(選自《今日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