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 平
低血糖,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心慌、饑餓……當這些狀況發生,不少人會反應:“誒,我是不是低血糖了……”可是,低血糖不只有這些面孔,有時它會“改頭換面”,害大家常常蒙蔽其中。華中阜外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魯平教授提醒大家,如果出現下面這些情況,一定要注意看看自己的血糖。
言語不清、活動不靈,似“腦卒中”。有些糖尿病患者出現低血糖時會有言語不清、肢體活動無力等與腦卒中相似的癥狀,常常被誤診。所以當糖尿病患者出現這些癥狀時,一定要先為自己監測血糖,判斷是否發生低血糖,及時糾正,以免加重病情。
衣冠不整、語無倫次,似“精神病”。王先生是一名教師,平時衣冠整齊、舉止得體。有一天王老師在與家人發生矛盾后,跑到了自己學校操場,一邊趿拉著拖鞋、一邊口中念念有詞。
過于反常的他引起了同事的注意,送到醫院后發現王老師并不是精神有了問題,而是因為血糖。經檢測發現他的血糖只有1.4mmol/L,在醫院及時補充糖水后,王先生精神恢復正常。
心慌胸悶、頭暈冒汗,似“心臟病”。頭暈眼花、面色蒼白、冒虛汗、心慌是低血糖典型的癥狀,當發生這種情況時一定不要忘記測個血糖哦!
噩夢連連、睡眠欠佳,似“神經衰弱”。有些患者白天工作忙,為了增強體質,習慣在晚上夜跑。但在跑完后沒有補充食物,導致在夜間出現低血糖,往往表現為做噩夢、睡不沉,醒來后感覺頭昏腦漲、身上出汗,甚至衣服都濕透了。有這些癥狀的患者建議在夜間凌晨測一下血糖來判斷是否發生低血糖。
四肢抽搐、意識不清,似“癲癇”。存在胰島素瘤的患者發生低血糖時可導致大腦功能失調,出現四肢抽搐、意識不清等癥狀,容易被誤診為癲癇,這些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手術治療。
毫無癥狀,化身“隱形人”。有些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時沒有任何癥狀和先兆,這與患者神經受損、感覺遲鈍、交感神經興奮降低有關。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夜間,若不被及時發現,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陷入昏迷,嚴重者可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死亡。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多關注自己的夜間血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