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田夫 吳葉飛
這幾年,瀨水之畔小城變化喜人,茅山革命老區80萬溧陽人民,正昂首闊步地走在小康路上。
“我53歲了,想不到還能住上這么舒適的新房,黨的政策真是好啊!”這是竹簀鎮陶莊村村民陳某某從心底里發出的感慨。陳某某自小患有小兒麻痹癥,是二級殘疾的低保人員,與母親相依為命,家里老房子年久失修。溧陽市有關部門了解到他家的困境后,迅速將他納入農村貧困戶危房改造計劃。經過翻建改造后,配套齊全的新房子已經竣工。
通過農村危房改造,許多像陳某某一樣的困難群眾改善了居住條件。2017年至2019年,溧陽市分步有序推進危房改造,切實保障了農村困難群眾的住房安全,累計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等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149戶,讓農村困難群眾住上了“安全房”“舒心房”。
溧城街道八字橋村村民夏某某從小患有癲癇,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去尋找工作,全家僅靠父親打零工維持生計。日前,通過溧陽市就業扶貧援助,夏某某被安排到了當地村委做簡單的資料整理及衛生保潔工作,解決了這位年輕人自食其力的問題。
筆者從市扶貧辦獲悉,截至去年11月底,溧陽市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可享受政策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共有4822戶、8133人,按照貧困屬性分類,其中享受低保、特困、重殘補助三類人員占比達53%;按照致貧原因分類,其中因病、因殘戶占比達88%。目前均已實現脫貧。
根據貧困人口致貧原因和特點,溧陽市著力在建立健全防貧長效機制上下功夫,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考驗。2019年以來,全市沒有一戶建檔立卡脫貧戶返貧。
去年6月,該市扶貧辦出資35萬元,為每位建檔立卡低收入群眾購買了一份防貧險,對被保險人實際支出的所有住院醫療費用,在扣除起付線1000元后,按15%的比例給予賠付,最高賠償1萬元;若年末有余額,保險公司將通過捐助的方式,對因疫、因災、因病等困難人員進行二次救助。截至10月底,已完成兩批賠付近10萬元,單人理賠最高達1萬元。戴埠鎮山口村貧困戶老吳因腦溢血住了院,在原本農保報銷后,剩余自費部分再次報銷到手6440元,大大減輕了這個困難家庭的經濟壓力。
在基本醫療保障方面,溧陽市逐步制定了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多重醫療扶貧政策,確保低收入群眾應保盡保,其個人繳費部分由鎮(街道)財政全額資助,家庭醫生免費簽約。低收入群眾在溧陽市一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由原85%提高至90%;大病保險待遇分段支付比例在2萬元以下的補償60%,2萬元至10萬元之間的補償70%,10萬元以上補償80%;取消市內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醫療費用結算起付線,取消大病保險起付線,取消大病保險補償封頂線;將建檔立卡低收入群眾納入城鄉困難群眾醫療救助范圍和慈善大病醫療補充保險范圍,對其發生的符合相關規定的醫療費用實施救助。他們還出臺“先診療后付費”政策,建檔立卡低收入群眾住院就醫免交預付金,就醫出院只需支付自付費用。通過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補償后,政策范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