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劉震云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的寫作經歷過新寫實主義、新歷史主義等重要潮流:《一地雞毛》等作品被視為“新寫實主義”代表作;《故鄉相處流傳》《故鄉面和花朵》《溫故一九四二》等作品被視為“新歷史主義”“鄉土文學重構”的重要收獲;《一句頂一萬句》則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肯定和加持。劉震云的巨大名聲也跟他的作品頻頻“觸電”,特別是與電影導演馮小剛幾度合作相關。他的《一地雞毛》《手機》《溫故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蓮》被馮小剛改編成電影,《我叫劉躍進》被王奕開改編成電視劇。“觸電”使劉震云的名聲真正出圈,但對他寫作的內在精神結構卻得失兼具。劉震云的寫作有一種冷峻的底色,又常形諸于幽默和反諷。劉震云的幽默有時流于油滑,情節的機巧有時過于戲劇化,但劉震云善于在日常的雞零狗碎與歷史的風云變幻中搭建一種文學聯系。他在對歷史的追問中,既有對人性劣根性的揭示和嘲弄,又有對卑微者精神世界的體恤和同情。《一句頂一萬句》中,他深入販夫走卒、拉車引漿者流的精神內在性,體現了他冷峻之上的文學溫度。他對中原大地世世代代苦難的悲憫,也是其最令人動容的部分。本期青年評論家徐兆正,河南作家南飛雁、青年作家陳潤庭和另外十位來自不同職業的讀者,與我們共同分享他們的劉震云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