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原誠
蘇州這座煙雨迷蒙的江南水鄉,在那早已逝去的革命年代,多少仁人志士為了這片熱土,曾不惜血灑于斯。金瑞生便是這眾多姑蘇英雄兒女中的一個。
1913年,金瑞生出生于蘇州虎丘山附近方浜村的一個雇農家庭。抗戰爆發蘇州淪陷之時,金瑞生在蘇州城里跑小生意,親眼目睹了日軍慘絕人寰的殘暴行徑。1939年,新四軍東進來到江南,開辟根據地打擊日偽頑。在時代的洪流中,金瑞生成為了一名抗日積極分子。1942年,金瑞生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歷任新四軍江南辦事處警衛隊隊長、蘇州縣抗日民主政府短槍隊隊長、蘇西北武工隊隊長等職。
1945年7月的一天,時任短槍隊隊長的金瑞生和中共黃橋區委書記李覺獲悉駐湘城的偽保安中隊將于第二天調防,便決定以“智”取勝。第二天一早,喬裝改扮成偽軍的李覺與3個游擊隊員來到蠡口車站,以城防部特工隊的名義檢查過往車輛,其間要求一輛卡車停車接受檢查,意圖是用這輛卡車擋住調防偽軍車輛的通行。不久,一輛偽軍的小車急駛而來,被前面的卡車擋住了通道。李覺上前厲聲喝道:“我們是新四軍游擊隊,繳槍不殺!”偽軍剛要反抗就被繳了槍,車上7名偽軍全部乖乖地當了俘虜。
當李覺等游擊隊員押著俘虜走向蠡口鎮時,兩輛滿載調防偽軍的卡車也駛到了蠡口車站。當趕來的偽軍看到空空如也的小車,望著走向蠡口鎮人群的背影,正欲驅車前去救人時,金瑞生指揮埋伏在蠡口大橋下的游擊隊員一齊向偽軍車輛開火。不明底細的偽軍遭遇突襲,一面胡亂還擊,一面急速駕車逃跑。一次嚴謹周密的謀劃,取得了伏擊戰的勝利。
1945年10月,江南新四軍部隊奉命渡江北撤,以金瑞生為隊長的敵后武工隊,奉命留守蘇州西北城鄉交界地帶,繼續與反動勢力進行斗爭。不久,蘇西北武工隊奉命到無錫開會,反動分子乘機利用叛徒楊景春大肆抓捕地下黨員和積極分子。為了打擊反動派的囂張氣焰,金瑞生決定伺機嚴懲叛徒楊景春。
12月初的一天,金瑞生獲悉楊景春將于第二天去虎丘三佛橋小老婆家赴宴,立即和指導員李覺商量,決定抓住這一機會,處決這個無恥的叛徒。第二天中午時分,河面上一艘擺渡船進入金瑞生的視線。船靠岸后,走下一個身穿長袍、頭戴禮帽的高個兒,一下船就拉低帽沿,急匆匆向火車浜走來。當楊景春哼著小調進入伏擊圈時,他的腰部已被槍口頂住。“不許動!把手舉起來!”楊景春知道碰到了武工隊,他一邊假裝慢慢舉起雙手,一邊迅速將手伸進腰兜,企圖取槍反抗。金瑞生等人立即把他按倒在地,從他腰間繳獲了一支勃朗寧手槍,當即處決了這個叛徒。
1945年12月,以行醫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的地下黨員錢克,被叛徒顧老虎等人殺害于虎丘放鳥浜。次年1月12日晚,蘇西北武工隊隊長金瑞生、指導員李覺和隊員楊阿考一行三人穿插到虎丘山東北,準備嚴懲顧老虎等人。由于時間較晚,他們決定夜宿虎丘附近的梅林廟。第二天凌晨,突然聽到樓下傳來雜亂的腳步聲,并聽到有人在向廟里的和尚打聽樓上住了幾個人,警覺的金瑞生他們立即進入戰斗狀態。
原來駐黃橋的國民黨保安分隊接到暗探的密報,糾集30余人包圍了梅林廟,并先派了幾個人進入廟內探路。金瑞生決定先下手為強,李覺、楊阿考扔出兩顆手榴彈,敵人被嚇得逃出了大殿,用機槍、步槍向廟內密集掃射。金瑞生一行當即向敵人還擊,雙方對射達十多分鐘。
由于敵眾我寡,金瑞生決定分頭突圍。金瑞生從窗口爬到樓頂,敵人發現后立即向上射擊。雙方相持了一陣子,失去耐心的敵人一面向樓頂掃射,一面搬來柴草準備放火燒樓,在情況十分緊急的情況下,金瑞生從樓頂跳下,不幸身中數彈。他忍著劇痛踉踉蹌蹌地繼續向前奔去,又被敵人的子彈打中胸口,倒在了血泊之中。李覺突圍時,跳樓不慎腳踝扭傷被敵人抓獲,而肩胛中彈的楊阿考也未能逃脫敵人的圍捕。
在流淌不息的歷史長河中,金瑞生烈士的英雄事跡已幻化成的豐碑,矗立在人們的心中。